申命记第廿七章
第 27 章
申 27:5-6> 凿和没凿过的石头有何不同?神的本意是什么?
27:5-6 神明令以色列人,用没有凿过的石头筑一座祭坛,免得百姓把祭坛当作偶像来敬拜。使用凿过的石头给神造祭坛,就是亵渎神(参出 20:24-25 )。并且,百姓当时还不会使用铁器,若使用铁器的话,就可能意味着与别的民族合作,靠赖他们的专业技巧了。
申 27:9-10> 静听并遵行神的话,作为神的百姓,我做到了吗?
27:9-10 摩西对以色列新一代的人重申神的律法。我们决心信靠神,也必须立志顺从祂的道。我们所行的,表明我们衷心所信的。别人能否从你的行动中,看出你是神家族中的成员呢?
申 27:15-26> 为什么要宣布咒诅呢?神的警戒是出于烈怒?是出于大爱?
27:15-26 这几节的咒诅,本来是祭司所起的誓,由百姓所认同。他们应承不做会受咒诅的错事。百姓所说的“阿们”,就是“诚心所愿”的意思,他们如此回应,表示负起自己行为的责任。人有时看到这里有许多咒诅,会以为神有坏脾气,凡不守规矩的都要受祂严惩。但是我们要看见,这些限制并不是威胁恐吓,只是爱心的警告,叫我们留意生活中的表现。正如我们警戒儿女,不要靠近火炉,别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追逐一样。神警戒我们不要做危险的事。宇宙间的自然律,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欺负别人或得罪神,会有悲惨的后果。神是大有怜悯的,祂将这种真理明示我们。祂是出于爱心,而不是出于烈怒,祂讲的话虽然厉害,却免我们因忽略祂或欺负别人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不过,神并不仅讲出咒诅违命的后果,紧接着这些咒诅之后,我们看到许多祝福(正面的结果),就是为祂而活之人必有的大福气。──《灵修版圣经注释》
申命记第廿七章
约的重申(二十七 1 ~ 10 )
二十七章与二十八章是圣约延续的吩咐,包含一项祭祀仪式及宣布祝福与咒诅,今日先看仪式的设立。
这仪式于渡约旦河之后举行,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立石、墁灰、然后写上律法。这种书写的方法是典型的埃及人技巧,此行动不单作为律法的记录,也是重申约的见证(参书二十四 27 )。立石于以巴路山,其可能的意义是违约者必招致咒诅,是神早已作出的警告,人在受病苦时常有怨天的反应,以色列人当然也不例外,但神早已对他们明示可能遭遇的刑罚,使他们不能推诿。我们在这次约的重申仪式中,可以体会神十分重视人记念祂,我们也当常常记念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带领;此外,以神的话为真实、可畏,也是我们当有的态度。
第二筑坛献祭,神禁止以动过铁器的石头为坛,可能与当地的某些异教风俗有关,因凡动过铁器的百头,神都视为污秽(参出二十 25 )。筑坛后要献上的是燔祭与平安祭,燔祭的主要意义是全部的奉献,作为选民全心奉献的象征;平安祭则强调神与人共乐,当天神与百姓在重申约的关系后,一起快乐、吃喝( 7 )。我们每逢思想神在我们生命的拯救时,也当愿意作全部的奉献。你感到与神同在的喜乐吗?神是否成为你生命喜乐的源头呢?
9 ~ 10 节则又一次强调以色列人当有的守法生活,以神所赐的律例典章作为生活的规模。今日信徒也当以神的话语作为生活准则,且愿意顺服遵行。
思想 约的不断反覆重申,对我们今日作基督徒的,有特殊的意义吗?
阿们(二十七 11 ~ 26 )
这里所吩咐的仪式,是承接立石献祭的行动,而这里所言与二十八章中的祝福成一对比,当日六支派的人站在基利心山祝福,而另外六支派的人则站在以巴路山宣告咒诅,利未人极可能与约柜同立于二山之间的示剑城,然后彼此和应,“阿们”是同意,或诚心所愿的意思。利未人启咒诅,而百姓则应以阿们。综观十二项咒诅的内容,涵盖了神的诫命,包括敬畏独一的真神;不立任何偶像( 15 );对父母的孝敬( 16 );持守神的公平;不以武力夺人之地( 17 );怜惜弱者、无依者( 18 ~ 19 );伦常关系的清洁( 20 ~ 23 );尊重人的生命( 24 );不贪财枉法( 25 );坚守律例( 26 )。那些当受咒诅的行径提醒我们,人在生活各方面均需遵守神的吩咐,否则必遭神的惩罚。
从以色列人的历史显示,他们完全不知道这里所列的禁例,他们行尽恶事,却不敬畏神。有时,反面的说话不易听得明白,更难藏于心中;就算仍然记,在行恶之前人也可以找到藉口,或是歪曲、或是否定,总不与他将行的恶事相左。否则一个自命信神、跟随神的以色列人,何以明目张胆的违反禁令,也不怕神忿怒的惩治呢?
我们当竭力遵守神所赐下的律例,不可留有任何地步。其间只有两种态度,一是遵守,一是背逆,没有任何中间派,而神的要求也是绝对的。一种有口无心说“阿们”的心态,神当然不会欣赏,但往往已成为我们的惯用语,没有丝毫宣告委身的内涵。弟兄姊妹,当留意我们每一句说话的真实性,因为神是看透人心的。
祈祷 主啊,不要因我的虚假惩罚我,只求更多的提醒,使我在面前过一个真诚的生活。──《新旧约辅读》
申命记 第廿七章 注释
27:1-26 日後重新立约的仪式
1-10 当写下律法并吩咐百姓遵行
1-4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後,就要把律法的一切话写在立好在以巴路山上的大石头上。在巴勒斯坦及埃及一带常有石头上刻字的做法
,有些是刻在石头上,有些则写在那些人工涂上的石灰面上。
「以巴路山」:见11-26注。
5-8
摩西吩咐百姓日後要用未经人手雕凿的天然石头 (参出 20:25)
在以 巴路山上建坛敬拜神,并要献上燔祭和平安祭,表示对神完全的奉献
,并藉着献祭与神交通。
11-26 祝福与咒诅
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是两个小山,位於巴勒斯坦的中央、示剑附近(参创 12:6-7;
33:18-20)。 祭司和利未人先向站在基利心山上的六个支
派说祝福的话,然後向站在以巴路山上的六个支派说咒诅的话。人民都同声回应阿们,表示赞同。咒诅一共有十二种,都是对个人的良心
而发的,以色列民聚在一起,公开地裁定这些恶行的罪。百姓必须遵守律法,否则便遭受咒诅。咒诅与祝福乃古时近东盟约的主要部分,
臣属若不忠於主人,背叛盟约,便遭受咒诅(受放逐,疾病,死亡等刑罚的恐吓);对那些忠信守约者,则应许兴隆与祝福。
17「挪移地界」:即霸占别人的土地。
18「使瞎子走差路」:可象徵各种欺凌瞎子的行为。
思想问题(第 26, 27章)
1 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後,须将初熟的土产带到祭司的面前、声明神已履行 的诺言。
这种感恩敬拜可否成为今日信徒的榜样?
你是否常常思念耶稣救赎的大爱呢?
2 试从 5-9节的整个历史过程思想神如何应验 给亚伯拉罕的应许 (创 12:2-3;
13:15-17)。
以色列人的历史给你什麽激励?参林後 1:10;
12:9; 腓4:13。
3 以色列人在欢乐敬拜的日子要与有需要的人分享筵席( 26:11)。
今日,信徒若不与有需要的人分享神的恩典(如救赎恩典,神丰足的物质供应等),他的敬拜是否完全?
4 认耶和华为神的人应有什麽特质?参 26:17;
太7:21-23。
5 信徒既是被神拣选的,是神的儿女,有尊贵的身分,如昔日以色列人一般 ( 26:19)
, 便应怎样行事为人?参约13:1-6。
6 摩西重复提醒以色列人要谨守遵行神的诫命,声明这与他们进入迦南地息息相关( 27:1-3)。
信徒奔走灵程,迈向天上的家乡,该以什麽态度对待神的话语?
7 摩西不只颁布神的诫命、吩咐百姓遵守,也教导他们与神相交。( 27:7)
基督徒与神相交重要麽?
一种宗教信仰若只强调要遵守的诫命,而不包括与神相交的关系,会产生什麽问题?
8 「阿们」是会众赞同、回应的表示,在教会生活中也常采用。
申命记第廿七章
要默然地听(廿七 1-10 )
第廿七章一开始即顺便提醒读者,本书许多章是摩西讲的(参五 1 )。廿七和廿八章共同发表一项特别礼仪,作为上帝与以色列人之间圣约的批准;廿九章一节形容这是先前西乃(何烈)圣约外多加的一个约。重要的是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应当遵守这圣约中的律法,一如在西乃旷野那样遵守;当然,申命记最紧要的目的,是指出每一代的以色列人,都应当守上帝的命令。许多学者相信,更新的圣约之仪式或祭祀,是以色列人宗教年历中例行的部分,若是这样,申命记廿七和廿八章就是在为这项仪式或祭祀订定内容大纲。明显的,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不可能在纪元前十世纪末,以色列王国一分为二的时候,在以巴路山(又译以巴录山,编者注)上举行仪式,这山靠近北方的城巿示剑。我们也注意到五节中的祭坛和十二章主张独一圣所(即耶路撒冷)的训令有冲突,除非这里预示的是一个单独且只进行一次之仪式。也许本书的逻辑,总的来说,是早期被认可之祭坛,于征服迦南不久,的确曾在以巴路山上,但到后来它的作用让给耶路撒冷的圣所。(实际上,许多祭坛及圣地直到纪元前七世纪末约西亚王改革时仍然存在:见绪论──日期和作者 。)
此外,关于祭坛究竟在以巴路山上,或在邻近的基利心山上,也不能完全确定;十二节提到后者,而且,在一部重要的旧约手抄本中,基利心山取代了四节中的‘以巴路’山。
尽管有这一些问题和困难存在,申命记廿七章的基本训令仍然颇为清楚。以色列人被定义为‘耶和华你上帝的百姓’( 9 节),负有‘听从耶和华你上帝的话’( 10 节)之责任。这项仪式从两方面强调了这些要点。(一)献祭及偷快地与同伴吃平安祭( 6-7 节),使圣约的双方──上帝和以色列人──尽可能有最亲密的相通。对基督徒而言,圣餐中的‘杯和饼’也有非常类似的功用。(二)这里要求以色列人在聆听上帝话语时要 保持静默 ( 9-10 节)。为了实际的理由,我们在教会里聆听讲道时也该安静,但这里的安静是象征性的。在圣约的关系里,双方决非平等:上帝发布命令且订定模式,但以色列人无论如何不能命令祂。在崇拜中他们并不安静(例如诗篇一五○篇中描述以各样的乐器合奏赞美上帝),但是在上帝的律法面前,崇拜者只能谦卑地承认人不能争论或违背。我们有时候非难传道人不可一世的样子;但是,倘若他们真是将上帝的信息传递给我们,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了。
咒诅一览表(廿七 11-26 )
十一章廿九节简略提到祝福与咒诅的仪式。现在则讲得更详细些,且指明十二支派分组的位置所在( 12-13 节)。这个分组似乎是就地理上大略的位置而分的,较北边的支派就分配至两座山较北的一座── 以巴路 山。我们只可猜想这项仪式的实际形式,却不可认为分配至以巴路山的六个支派是 被咒诅 的。相反的,所有十二支派皆蒙上帝喜爱,祂同样赐给他们土地。这里不是咒诅支派,而是咒诅破坏律法的个人──换言之,就是那些不守诺言、不遵守律法的人。
咒诅之仪式对我们而言似乎很陌生。然而,严肃地咒诅在以色列却是极平常的事。例如,两个国王在厘订一项条约时,条约的内容会列入许多的咒诅;因此,倘若日后其中一方破坏条约的规定,他将招来神明之惩罚。希伯来文中‘圣约’的意思和条约的意思一样,而旧约中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圣约,与当时政治上的条约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这里列的咒诅在以色列人看来是完全自然的。就某方面而言,这些咒诅不过是另一种严肃地表达上帝的应许,并使人了解任何破坏它们,将遭受祂的惩罚。
咒诅的理由有些来自前头的律法。首先两条( 15-16 节)引用了十诫中的两条诫命(五 8 , 16 ),但十八节却找不到和申命记前头之律法完全平行的部分(最接近的平行经文在利未记十九章十四节)。我们可以猜测,仪式本身包含远比这里所提到的更广泛的咒诅一览表,这里相当简短的目录是为了方便记忆,以作每日行为的一项指引,也成了上帝律法范围的一个提醒。最后的咒诅( 26 节)本身是个很广泛的宣告,像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十节中指出的那样。一点不错,只要破坏单独一条律法,将使人落入咒诅里。 利未 人( 14 节)朗诵咒诅的话,但 所有人 要在每说一次咒诅的话后说 阿们 ,以表示他们同意每个咒诅及每条律法。因此,破坏律法者再没有任何藉口。在这种意义下,律法成了敏锐的良心的一个担子,一种不停的努力,去遵守一大系列的命令和要求。上帝的标准范围十分惊人,而我们很容易在理智上赞同它们,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完全遵守它们。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里将它们置于一旁,认为基督的福音已经取代它们。他丝毫没有不尊重摩西律法的意思。这不是说上帝的标准过时了,而保罗也没有这样暗示。──《每日研经丛书》
申命记注释 十八·咒诅与祝福(二七~二八)
二七1~8 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进入应许地之后,要立起几块大石头,墁上石灰,把这律法的一切话写在石头上。这记念碑要立在以巴路山上,同时要筑一座石坛,而且要用没有凿过的石头。神明令以色列人用没有凿过的石头来筑祭坛,好使百姓不会把祭坛当作偶像来敬拜。使用凿过的石头给神造祭坛,就是亵渎神(出二十24-26)。
二七9~10 犹太人作为神所拣选之民已经有一段时间,现在他们即将进入应许地,于是在一种特别的意义上,成为他的百姓。神向他们所显的恩慈,也要求他们以出于爱的顺服来回答。
二七11~13 六个支派的人被派去站在基利心山上,以“阿们”来回答神的祝福。这六个支派是利亚与拉结的后裔,其余的支派要站在以巴路山上,以确认神的咒诅。留意这里并没有分述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却列出约瑟的支派。以色列的长子(那失去长子权利的)流便,和利亚的幼子西布伦,都与婢女的众子一同站在以巴路山上。
我们只可猜想这项仪式的实际形式,却不可认为分配至以巴路山的六个支派是被咒诅的。相反的,所有十二支派皆蒙上帝喜爱,他同样赐给他们土地。这里不是咒诅支派,而是咒诅破坏律法的个人──换言之,就是那些不守诺言、不遵守律法的人。
二七14~26 利未人(参看第9节)要站在两座山中间的山谷。当他们宣告咒诅或祝福的时候,所有的百姓要在每说一次咒诅的话后说“阿们”,以表示他们同意每个咒诅及每条律法。这几节的咒诅,本来是祭司所起的誓,由百姓所认同,他们应承不做会受咒诅的错事。百姓所说的“阿们”,就是“诚心所愿”的意思,他们如此回应,表示负起自己行为的责任。因此,破坏律法者再没有任何借口。这些咒诅也从另一方面严肃地表达上帝的应许,并使人了解任何人破坏它们,将遭受神的惩罚。这些限制并不是威胁恐吓,只是爱心的警告,叫我们留意生活中的表现,要与“神的子民”这个身份相称。
第15至26节说出咒诅的话,这些咒诅是由于拜偶像;不孝敬父母(16节);不诚实地挪移邻舍的地界(17节);欺骗瞎子(18节);欺负穷苦无助的人(9节);种种的乱伦(20,22,23节):与兽淫合(21节);暗中杀人的;受贿赂害死无辜的人(25节);和不遵从神的律法(26节)。我们从约书亚记八章30节及其后经文可看见这仪式的历史记载。留意约书亚怎样紧紧接着摩西的指示而行。
本章只列出咒诅是重要的。这里不能有另外的做法,因为正如保罗提醒我们说:“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0)以色列人不仅违犯律法,他们还在律法之下,以之作为一种原则。
申 命 记 27:15
他 …… 领 我 们 出 了: 以 色 列 人 应 当 时 刻 牢 记, 由 于 神 为 他 们 所 施 行 的 大 能 作 为, 他 们 才 得 以 存 活 并 且 得 蒙 救 赎。
1. 以 色 列 人 应 当 公 开 承 认 这 个 真 理 (3~9 节 ) , 并 以 献 祭、 感 恩、 喜 乐、 善 待 他 人 和 顺 服 神 的 命 令 来 回 应 神 的 爱 (12~15 节 ) 。
2. 基 督 徒 同 样 因 着 神 在 基 督 里 的 怜 悯 而 得 着 属 神 的 生 命 和 救 恩。 我 们 借 着 耶 稣 基 督 的 死 被 赎, 我 们 是 他 用 重 价 买 赎 回 来 的 属 他 的 产 业 ( 比 较 弗 1:14 ;彼 前 1:18~ 19 ; 2:9~
申命记
注释
二十七 1-26 笔录律法
二十七 1-8 以巴路山上的祭坛
此处是两个仪式的指引,而这些仪式要在以巴路山举行,而在第二个情况下,也在基利心山举行。这两座山在示剑附近,接近应许地的中心,而以色列民要在进入应许地后不久,即举行这些礼仪。第一个礼仪(已在十一 26-32 预示)是在以巴路山上竖立几块大石头,上面写上「这律法的一切话」,可能指一至二十六章全部的内容。因此,这些写上律法的石头,要永远作以色列人的提醒。
竖立石头后要严肃地献祭,并要为献祭而另立石坛。示剑似乎并非耶和华所选择及以色列人所寻找的敬拜中心(十二 5 );以巴路山上这敬拜的行动是一件独特的事件,标示着以色列人开始在应许地上生活之始,先确定与神所立之约。关于筑坛的条例,参看出埃及记二十章 24 至 25 节。
在整个仪式中,申命记再次像古代的条约般,立约每一方的神庙里均备一份条款,而仪式也伴以献祭。事实上,这仪式后来由乔舒亚来执行(书八 30-35 )。
二十七 9-26 从以巴路山发出的咒诅
摩西和祭司聚集众支派,准备他们在示剑的山上进行第二个礼仪。古代的条约常伴随着严肃地宣告祝福和咒诅。众支派要分为两组,在两座山上( 12-13 节)宣布祝福和咒诅。本段经文只记录了事件中所宣布的咒诅,并且宣告者并非在以巴路山上的支派,而是「利未人」──可能是特别负责这项任务的利未人,他们可能是驻于两座山之间,在约柜周围(这利未支派聚集在基利心山准备发出祝福。)乔舒亚记八章 33 节描述了这仪式。我们必须假设与这些咒诅相应的祝福,也会宣读出来。
咒诅本身是基于五经所记载的律法,并非只基于申命记。例如,使瞎子走差路( 18 节),与兽淫合和某些违反自然之性关系的咒诅( 21-23 节),均来自利未记(利十九 14 ,十八 9 、 17 、 23 )。因此那些咒诅就不是申命记之律例的撮要,虽然其中也多有回响着申命记所关注的事情(例如 15 、 19 、 26 节)。然而,咒诅全都或多或少与十诫接近:第 15 、 16 、 24 节的咒诅明显是这样;第 17 、 18 、 20 至 23 、 25 节的咒诅,正如许多旧约律法一样,是从十诫推论而来的。暗中犯罪的观念进一步把这些咒诅结合起来;纵使有人暗中违反神的律法,并且显然不能按律法程序加以审讯,但神也会找到犯罪的人,并施予惩罚(留意「暗中」一词; 15 、 24 节)。
此处所记载的咒诅跟第二十八章并不相同。第一,这些咒诅是针对那些犯了各种不同律例的人,并且使他们与众民隔离。它们像律法的作用一样,目的是把恶从众民和应许地中除掉,以致圣约得以继续(二十二 21 下)。在牵涉暗中犯罪时,它们就像处理悬疑的凶案一样(二十一 1-9 )。第二,这些咒诅集中于罪或罪恶的本质。然而,第二十八章的咒诅与祝福,则并非关乎个人的罪,而是关乎以色列民整体的悖逆,(因着这样的悖逆)焦点集中于惩罚本身。第三,这些咒诅是特别在以巴路和基利心山的仪式上宣告出来的,而后来的咒诅与祝福,则是摩西于摩押平原上有关圣约教导的一部分。
D 在应许地更新盟约(二十七1~26)352 解经家在二十七章需要面对几个问题。这里用第三人称称呼摩西。自五章1节以来,摩西都没有这样被称呼过。因为在申命记中,第五至二十六章是摩西对以色列单独的一篇训言。第二十七章的记述,再次以第三人称称呼摩西(1、9、11节)353。
二十七章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它打断了二十六章19节至二十八章1节顺理成章的思路。本章由三个片断、显然是互不关联的段落组成。每个开始时都提到了摩西。第1~8节是摩西和长老呼吁百姓,渡过约但河后在以巴路山立起墁了石灰的石头,并建筑祭坛,献上平安祭。这里所描述的,似乎是更新盟约的典礼。第9~10节是摩西和祭司利未人的宣告。他们宣称以色列已经成为神的子民,因此必须遵守耶和华盟约的条款。这样的宣言可能和二十六章16至19节有关联。最后,第11~26节记载了摩西对以色列的指示,要他们从各支派抽出两组代表,一组在基利心山上,诵读盟约的祝福;一组在以巴路山上,诵读盟约的咒诅。
本章的另一个特点,是第1~8节和11~26节与申命记其他地方不同。申命记的其他部分订立并解释盟约的基本和详细条款。但这两段所描写的,却是两个祭礼的仪式。这些仪式执行过后,便毋须重复。
再者,我们也可以问︰以巴路山的祭坛(4~7节)和某支派中耶和华要会见以色列人,并立为祂名(即祂拣选属于自己)的地方,究竟有甚么关系(参︰导论Ⅴ的尾段,原书46页)。依照申命记是主前七世纪作品的理论,这命令肯定会显得十分奇怪。因为这理论相信申命记是在摩西以后很久写成,用意是把崇拜集中在耶路撒冷,而这命令却似乎抵触了耶路撒冷的中央性。目的是把崇拜集中在耶路撒冷的书卷,不可能会包括在以巴路山上建立祭坛的命令。虽然以巴路山在列王时代并不是圣地之一,示剑却在附近。以色列早期的中央圣所,正是立在这里(书二十四1)。
二十七章既然似乎是打断了二十六章19节和二十八章1节之间的联系,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它呢?
一个理论提出说,后期的编纂者完成二十六章16~19节描写盟约更新典礼的段落后,认为在这里引进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典礼的资料最为方便。典礼和示剑可能也有关系(参︰书八30~35,二十四1及下)。另一个理论则认为,二十七章是摩押平原盟约更新典礼的一部分。在标准的近东条约中,盟约条款订立以后,双方就要立誓,而立约的典礼也包括了宣告咒诅和祝福。立约典礼的下半部可能就是二十七章,上半部则在二十八至三十章。下半部的主题是立约典礼中祭牲的奉献(参︰出二十四1~8)354。
温汉提出的理论355,容许二十七章顺理成章地接在二十六章之后。二十七章1~8节要求以色列在以巴路山上筑坛,把律法写在墁了石灰的石碑上。他认为这是盟约条款的最后一项。人民在二十六章16~19节的回应,促使摩西和长老进一步指示他们,要以色列渡过约但河后重读盟约,并且更新盟约。二十七章9~10节的小段经文指向某种的盟约仪式。仪式宣读盟约的要求,嘱咐人民顺服。最后,二十七章11~16节可算是以巴路山典礼详细的解释。这里略掉了祝福,虽然可以成为反对的理由,我们也需了解不是每次提到盟约仪式,都要提及其中每个细节。相反地,基利心山上和以巴路山上的两组人,已经代表了遵守盟约所暗示的祝福,以及违背盟约所得到的咒诅。祝福和咒诅的详情,记载在二十八章。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概括性的要点。二十七章11~16节形容人民在利未人每次说话以后,都以阿们回应。温汉推论说,二十六章19节、二十七章8节、二十七章10节后面,可能都有同样的回应。旧约时期经内经外立约的仪式,虽然有些十分清楚,但详细情形我们所知实在不多。出埃及记十九8,二十四7;约书亚记二十四16、21、24;撒母耳记上十二19清楚证明,有启应宣读的仪式。赫人和亚述的盟约,也暗示有启应的存在356。马里、亚拉勒(Alalakh)、亚述、亚兰的文献,也清楚提到成立条约(或盟约)的仪式,包括杀死牲畜。实际上在主前十八世纪的马里,「杀驴」就是「立约」的意思357。在亚拉勒要诵读一条公式,说明杀死牲畜象征叛盟的惩罚358。是以二十七章1、9、11节以摩西说话开始的三个小段落,可能代表立约仪式的三个步骤。
i. 盟约最后的条款(二十七1~8)
1. 申命记中「法律」的部分,很少直接提到摩西(参四44、45,五1)。本节和五章1节一样,是个重要部分的引子。摩西在此把自己和众长老相提并论,在以色列将要渡过约但河时,命令盟约的延续。
2~8. 这里把渡过约但河,描绘为将来的事。对于更新盟约的仪式,有好几个特定的指示。摩西和众长老命令要立起墁了石灰的石头,上面要写上律法。又要建立祭坛,在上面献上平安祭,并举行分吃祭牲的典礼。和出埃及记二十四3~8相较,本段不论在所形容的典礼,还是在事件的次序上,都十分相似。
2、3. 在墁了石灰的平面上写上律法的习惯,别的地方也有。埃及是最明显的例子,他们的文字是画上,而不是刻上的。在新地上公开展示律法,是更新盟约的一部分。强调的要点是,至终得以进入流奶与蜜之地,乃是对列祖应许的实现。
你们过约但河的那天(和合本作「你们过约但河……,当天」)这句话,可能表示要在以色列来到以巴路山之前很久,在约但河一带(如︰吉甲,书四20)便要立起石头。这样的仪式举行超过一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另一方面,你们过约但河的那天可能不过是说「你们过了约但河之后」,并没有规定时限。
4. 本节主要是第2节的重复。它似乎打断了3~5节中间的思路,但这是合乎希伯来文学习惯的。与其视之为注解(如此,3节也是注解了,因为它也是8节的重复),不如把它看作是另一个古代片段的开始,和第2~3节所来自的片断不同。重复是希伯来文学的特征。第2~3节记叙事实的大纲。接下来引用摩西较早所说的话,好像是要提供证据,来支持所形容的行动。
5、6a. 在以巴路山立起祭坛,构成了中央圣所的问题(参看十二章的注释)。圣经记载的事实,证明了即使是有中央圣所(如︰撒母耳时代的示罗),另一个耶和华选择要立祂名之处,可能也有祭坛(参︰撒上九12)。
这个石坛,必须用没动过铁器的「整块」(salem)石头──即没有凿过的石头──砌成。就和出埃及记二十25的坛一样。
6b、7. 这里提到了两种的祭︰燔祭(ola)和平安祭(selem,复数是 slamim)。全牲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的,因为祭牲要整只烧尽(利一1~17)。平安祭大部分是给敬拜者食用的(利三1~17),他们在耶和华面前吃喝欢乐。在历史书中,燔祭和平安祭有密切的关系(出二十四5;士二十26,二十一4;撒上十8;撒下六17;王上三15)。出埃及记二十四5和这里一样,这些祭是在立约仪式中献上。
8. 律法的话要明明写上(直译︰「好好雕刻」)。所用的措辞十分有力,在文法上包括了两个作副词用的不定词。第一个来自字根 b--r「掘」、「砍」,哈巴谷书二2用它来形容在石版上刻字。这个辞有刻字在人心的象征,即解说和附注(参︰申一5)。而另一个不定词则来自字根 y-t-b,意思是「为善」、「行善」、「做得好」。所以全句话的意思,就是「好好地雕刻」,即明明地写上。
ii. 盟约的挑战(二十七9、10)
这个简短的段落,似乎是挑战人民进入立约身分,并遵守盟约条款的结语(参二十六16~19)。我们已经提出过,这几句话的背景可能是立约的仪式。摩西和祭司利未人说话之后,人民似乎也有所回应,但这些话却略去了。将来在约但河西更新盟约之时,会宣告这样的话︰你今日成为耶和华你神的百姓了。我们期待人民会说出这类的话,作为回应︰「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出十九18)。
要他们肃静(sakat,和合本作「默默」)的命令,在某些宗教典礼或仪式的高潮十分常见(尼八11;番一7;亚二13;参︰哈二20)。
祭司利未人一辞(原文就只是这两个辞并列),只是强调祭司所属的支派。利未人并非全部都是祭司,但祭司全都是利未人。利未族的祭司是摩西话语的保管者(参十七9、18,二十一5,二十四8)。
这两节经文清清晰晰地,强调盟约和顺服之间的关系。首先成立的是盟约,接下来的才是顺服。故此以盟约是耶和华白白的赏赐,并不是以色列昔时顺服之「善行」的结果。顺服不是立约的条件,而是盟约的产物。顺服的动机应当是感激的心,感谢耶和华为祂子民所做的一切,以及把他们接纳为自已的子民的事实(参八1及下,九1及下)。以感激作为动机,是申命记历历在目的要点。
iii. 以巴路山仪式的详情(二十七11~26)
11~14. 雅各妻子利亚和拉结的后裔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约瑟、便雅悯六个支派,要站在基利心山上为百姓祝福。往北行的大道在双峰之间穿过,基利心就是南面的山。而另外六个支派,则要为咒诅(qlala,和合本作「宣布咒诅」)站在北峰以巴路山上。这六个支派包括利亚之子流便,他因为乱伦失去长子的名分(创四十九4;参︰申二十七20),还有利亚的幼子西布伦,以及使女辟拉和悉帕的四个后裔︰迦得、亚设、但、拿弗他利。仪式的实况一点也不清楚;甚至不能假定站在两座山上的人,曾经说过话。站在两座山上可能是象征性的做法。南面的基利心山可能代表吉兆,因为人朝东而望,它就在这人的右手面(参︰创四十八8及下;太二十五31及下)。而北面的以巴路山,则可能象征背约的咒诅。各支派的代表似乎站在宣读15~26节咒诅的利未族祭司面前(11和14节并没有抵触之处,因为两段所说的都只是利未人的代表,不是全支派)。然后所有的人(和合本作「百姓」)──大概是十二支派的代表──都要回应说︰阿们。祝福不在这里列出,可能不过是略去了。因为这些祝福和咒诅相对,不过是每个咒诅的相反。蒙受祝福的人,没有犯上受咒诅之人的罪过。
这里没有说明咒诅的内容,只是说犯了某些罪的人会受咒诅。确实的祝咒记在二十八章。
15~26. 利未人──即利未族的祭司359──宣告的基础,由十二条公式组成;每个公式开首的字都是〔这人〕要受咒诅('arur)。有人称这十二条公式为「示剑十二诫」(Dodecalogue of Shechem)360。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话代表了十二条律法,在此被人触犯。这些公式所暗指的律法,旧约其他地方也有述及。会众以阿们作答,是表示赞同的常用公式(民五22;王上一36;尼五13,八6;诗七十二19;耶十一5)。这两组的代表肯定阿们,就是表示接受自咒;同意若果违犯了公式所暗示的律法,便把咒诅召到自己和本支派的身上。这十二条律法,无疑是耶和华全部律法的象征。整体来说,这里的文学形态是启应的仪式,在盟约礼仪中甚为常见(书二十四14~24;撒上十二3~5)。摩西的设计,后来成了更新盟约仪式的礼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15. 本节背后所说的罪行是制造偶像。十二个公式之中,以这个最长。它现有的形式,可能是某些较短公式,如︰「暗中设立雕刻或铸造偶像的,必受咒诅」的延伸。偶像所代表的可能是耶和华,也可能是外邦的神只,但两者都是耶和华所憎恶的。任何工匠手所作的偶像,都不可以敬拜。旧约多次把偶像与耶和华对比(赛四十四9及下;耶十1及下;诗一一五3~7)。这种行为另一个可憎之处,是它在暗中进行。本章所列的罪行,好几项都包括了这一点。既是人不能见,这些罪行便不会受到人类的制裁,只能受到良心的责备。同样的禁令,可以参较四16,五8;出埃及记二十23;利未记十九4,二十六1。
16. 二十一章18~21节;出埃及记二十一15;利未记二十9;以西结书二十二7,都有讨论轻慢父母。轻慢这个动词来自字根 q-l-l,有「轻」、「小」、「鄙视」的含义。这里的意思是「视之为微小或不重要」。人若有这样的思想,父母对他便变得无关重要,他对待父母的态度也会随之而改变。同样的字根也衍生了(qlala)「咒诅」一辞。
17. 参十九章14节。地界所界定的,是每人从神而得的分,是他的产业。移动地界,就是侵犯了神所命定的事物。
18. 参利未记十九14。社会中不幸的人,受神特别的眷顾。
19. 参十章18节,二十四章17节;出埃及记二十二21;利未记十九33;箴言二十八10;以西结书二十二7。同样,寄居的人和孤儿寡妇,也受到神特别的关顾。向这些人屈枉正直,会导致神的审判。
20. 参二十二章30节;利未记十八8,二十11;《汉摩拉比法典》律法158条361。和合本直译了原文︰「掀开他父亲的衣襟」。本节引入了一组四条,讨论不正当性行为的律法。参利未记十八6~23。中心的律法是利未记十八6,其他都是这条基本律法的延伸和解释。这种「法典」显然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时代。那时每个部落的人,都以很大的家庭单位同住。
21. 参出埃及记二十二19;利未记十八23,二十15;又参《赫人律法》第188、199条362。
22. 这律法当和20节同看。参利未记十八9,二十17。
23. 参利未记十八17,二十14。
24. 参出埃及记二十一12;诗篇十8,六十四2~5。
25. 参一章17节,十六章19节;出埃及记二十三8;利未记十九15、35;箴言十七23。
26. 不坚守……这律法言语的人,都会受到咒诅。律法(妥拉)一辞较概括的意思是「教训」。这个字用在这里,不可把15~26节所列举的,视为狭义的「律法」。无论如何本节所讲的,大概是指全本申命记所教导的一切。
本段的设计,显然是措辞相近、容易背诵,简明的清单。我们可以把它和十诫(出二十;申五)363、利未记十八7~18讨论不正当性行为的一系列律法,以及无数其他为教训或启蒙,小心收集的法律格言364相提并论。本段所列的,包括了一条造像的禁令(15节)、四条有关孝道和社会义务法则(16~19节)、四个不道德性行为的案例(20~23节)、两个人身伤害的案例(24、25节),以及一条总结的概括性要求,指出这律法必须遵行。
申命记
申命记第二十七章
27:2-8 立石,把话写在石头上,以昭永志,是古代中东的普通做法。以色列人过约旦河之后,在示剑的以巴路山上和基利心山上立石志念(书8:30-35)。用石灰涂在石头上,可能指先将石灰涂在石头上,再用油漆把字写在上面。这也是埃及等地的普遍方法。
“这律法的一切话”指摩西所重申的一切法例规章。进入迦南乃神对以色列祖先应许的实现,现在重申此约,立石永志。
27:6 没有用铁器凿过的石头立的坛,是一座纯全原始的坛(参出20:25注)。这祭坛和会幕的坛不只用处不同,形式也各异(参出20:25)。“燔祭”:参12:6注。
27:9-10 这里记下的是重申神与以色列民立约的话,新一代象他们的上一代一样,是神的子民,必须遵行神的诫命。
27:11-26 摩西为百姓进到迦南后举行的一次庄严仪式作了安排。参11:29注。
属雅各的二妻利亚和拉结所生的六子的支派的代表(创35:23-24),立在基利心山上,象征对百姓的祝福;雅各之二妾所生四子及流便(利亚所生,虽为雅各长子,已因与父亲之妾同寝而失去长子名分〔创35:22;49:3-4〕)与西布伦(利亚最幼之子)的支派的代表则站在以巴路山上,象征咒诅的宣布。
林木茂盛的基利心山在南,是福气的象征;牛山濯濯的以巴路山在北,象征祸患。各支派代表站定,由利未人祭司向众宣读15-26节所记的咒诅;代表十二支派立在两山上的人,每听完一个咒诅,都齐声说一句“阿们”,表示同意。这里没有列举出祝福,因为咒诅的反面便是祝福。具体的福分见28:1-14。此处所列咒诅只是泛指,具体的咒诅详记在28:15-68。
27:15 看《出埃及记》20:1注,制造偶像为十诫中的第一与第二诫的破坏。参4:16-24及5:7注。
27:16 看《出埃及记》20:12注。
27:17 看19:14注。
27:18 看《利未记》19:14。
27:19 看24:17注。
27:20 看《利未记》18:8及本书22:30。
27:21 看《出埃及记》22:19及注;《利未记》18:23;20:15-16。
27:22 看《利未记》18:9。
27:23 看《利未记》18:8。
27:24-25 参5:17;《出埃及记》20:13;《利未记》24:17,21。
27:26 只是口里说遵守律法是不够的,必须在生活中实行出来。本节应为以前所列应受咒诅的事的总结。凡不遵守本书所记一切教训的人都在咒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