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第 20 章
徒 20:1-3> 在保罗未到以前,罗马已有教会了吗?若没有,罗马书写给谁?其内容……
20:1-3 保罗在希腊时,很多时候都在哥林多,并在这里写了罗马书。虽然他那时尚未到过罗马,但是信徒已在那里建立了教会( 2:10 ; 18:2 ),保罗在信中提到他计划去探望罗马的信徒。罗马书是一卷阐明教义的书信,内容提到救恩和信心的意义,解释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的关系,并列出教会处事的一些实际标准。
经过马其顿和亚该亚 \cf0
徒 20:4> 保罗一个人去耶路撒冷不可以吗?为何要这些教会代表同去?
20:4 这些与保罗同行的人代表他在亚西亚设立的教会,每一个代表都带着自己教会给耶路撒冷信徒的捐款。保罗要他们亲自把捐款送去,是要各外邦教会都能直接与耶路撒冷教会接触,以此促进信徒彼此间的合一。同时,这也是教导教会有关施与的有效方法,因为他们可以向教会报告神怎样藉着他们的捐献来工作。保罗在哥林多后书提到这些捐款(参林后 8:1-21 )。
徒 20:8-9> 犹推古睡了,是保罗讲道不好听吗……
20:8-9 许多人聚集在这座楼房内,再加上好些灯烛所发出来的热气,使室内十分闷热,况且保罗讲道的时间颇长,难怪犹推古熟睡了,他当时大概是八至十四岁的少年人。
徒 20:16> 行色匆匆,保罗所为何事?
20:16 保罗错过了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机会,所以他很希望能赶上过五旬节(逾越节后五十天就是五旬节)。他带着亚西亚和希腊教会给耶路撒冷信徒的捐款上路(参罗 15:25-26 ;林前 16:1-4 ;林后 8:9 )。当时耶路撒冷教会正处于经济困难的时刻。保罗或许急于要在五旬节把捐款交给信徒,因为这是向神献上赞美和感谢的节日。
徒 20:18-21> 凡事为人、伤心流泪,他为何还有动力去干?换了是我,很难想像我仍会继续事奉……
20:18-21 天路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成为基督徒并非一帆风顺。保罗谦卑事奉神,服事人,并且常常流泪,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救恩的信息是这么重要,他从来不会放过任何分享福音的机会。基督徒的一生会有各种遭遇,有流泪的时刻和欢呼的时候,但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好向人分享神为我们所成就的美好事情,祂的祝福永远胜过一生中的难处。
徒 20:23> 艰险我奋进,所靠惟我神──这是保罗的坚持;面对困难,你也不会退缩吧……
20:23 圣灵指示保罗,他将会入狱并经历苦难。尽管保罗知道这个情况,然而,他并没有退缩不去完成他的使命。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中,有一些人也将会为基督受苦,保罗坚强的性格是他们的好榜样。
徒 20:24> 他心只想为神行完他的路程,轻看世间的一切;不知道我们可以吗?世上的事很吸引啊……
20:24 一般人认为,如果一生中在知识、玩乐、金钱、事业上没有很大的收获,人生就是失败的。不过,保罗却认为除非他将生命用来成就神的工作,否则生命便毫无价值。他为生命付出的,远较他从生命中得到什么重要。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是从生命中所得着的,还是为生命所付出的呢?如果有人想为神工作,他必须一心一意。保罗是个一心一意的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向别人介绍基督(参腓 3:7-13 ),无怪乎保罗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宣教士。神正寻找更多只专注大使命的人。
徒 20:31,36-38> 常听说,主内相交爱深厚,你也向往啊,不妨看看保罗……
20:31,36-38 保罗与这些信徒的关系,是基督徒相交的美好榜样:他关怀他们,爱他们,甚至为他们的需要而流泪;他们也以爱和关怀来报答他,并且因他的离开而忧伤。他们一同祷告,互相安慰。你也可以像保罗那样,与其他基督徒一同祷告,分享主恩,关怀他人,与人同哀伤,同欢乐,从而建立深厚的情谊,惟有你为身边的人付出时,你才能得着他们。
徒 20:33> 已有的,自满足;没有的,不贪求,保罗就是如此;我们嘛……
20:33 只要能够为神工作,保罗对拥有什么,以及身处何地从不介意。请检查你对于财富及安逸生活的态度,假如你关注自己所没有的,过于你所有的,便要重新安排你的优先次序,把神的工作放回第一位。
徒 20:34> 保罗织帐棚,为使生活舒适点;你不同意?那你认为……
20:34 保罗是一个织造帐棚的工人,他从事此工作并非为了致富,乃是维持自己和其他同工的生活,而不想倚赖任何人。(参腓 4:11-13 ;帖前 2:9 )
徒 20:35> 记载耶稣生平的福音书也没记载这话,它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20:35 耶稣说的这句话并没有记录在福音书中。很明显,并不是耶稣所说的每一话都记录下来了(参约 21:25 ),这句话大概是由使徒口传下来的。
保罗由特罗亚到米利都──《灵修版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人传与身传(二十 1 ~ 12 )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从保罗身上学到以下的功课:
1. 保罗对教会及门徒的关心和爱护:他在乱定之后,便继续劝勉以弗所的信徒;并往马其顿、亚该亚勉励各城中的教会及信徒。今天我们面对自己的教会,尚且不能有保罗对其他肢体一般的爱心关怀,又岂会对其他地方的教会有所关心?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教会开始,然后才能有保罗广阔的视野,关心普世宣教的事工。
2. 保罗建立了布道栽培的队工。从这里所描写的名单,可见他大大地扩张了他的队工。有几个名字曾在以前的描述出现过,亦有些名字是首次出现的。由于事工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同工,相信保罗定必是一方面拣选一些有恩赐的领袖作同工,另一方面亦训练一些有负担、有潜质的肢体作同工。领袖训练是教会得以建立的主要因素。我们是否愿意委身接受挑战和训练,在教会中积极事奉?我们是否愿意付代价,训练有潜质的青年人,并给予他们机会来承担教会的事奉?
3. 保罗讲道至半夜,而门徒听道亦听至半夜。保罗迫切传道的心及门徒对神话语渴慕的心,成为我们今天努力效法的榜样。我们是否同样有一颗迫切的心,将神的说话与别人分享?对未信主的人,将福音与他们分享;而对信主的肢体,则彼此分享神的恩典。当你灵修时,有没有分别出一段时间来研读神的说话?你在团契及崇拜中听道时,会否专心受教?
祈祷 神啊,帮助我从保罗的身上学习如何作主忠信的门徒。
榜样与见证(二十 13 ~ 38 )
保罗在越过以弗所的时候,请了以弗所的长老来话别( 17 ~ 27 )。他首先总结了在以弗所的见证与事奉:
① 他的见证:他的见证呈现于众人之前,包括了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谦卑、为众人流泪祷告、为主受苦等等。
② 他的教导:他不徇情面,不怕利益冲突地将神的话语教导。
③ 他的传道:他迫切向犹太人和希腊人传福音,劝勉他们悔改信主。
④ 他的使命:纵有危难,他仍接受差派,去完成神的使命。
⑤ 他的责任:他于心无愧地完成了神交托给他的使命,以一个平安的心离开他们。
保罗的榜样可以帮助我们努力见证及事奉。我们现在有否尽了我们的责任?当要离开亲爱的肢体时,我们是否可以存无愧的心离开?有什么责任是我现在要努力的?求主帮助我有力量去完成。
保罗分享了自己的见证后,便劝勉及提醒以弗所的长老( 28 ~ 35 ):
① 要谨慎:包括谨慎自己及谨慎全群,方能有美好的榜样带领教会。
② 牧养教会:教会既是主用宝血买赎回来的,并且得面对撒但的逼迫引诱,因此教会的领袖必定要全心全力来牧养。
③ 警醒祷告:包括了祷告、劝勉及警戒。
④ 交托善道:一方面将善道交托众监督,另一方面也将众人交托给善道,因为神的道可以保守建立他们。
⑤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不单是主耶稣的教导,更是保罗的见证。这些劝勉对我们有什么提醒?
祈祷 求主帮助我可以效法保罗,建立教会的生命。──《新旧约辅读》
使徒行传 第二十章 注释
1-3上 保罗往马其顿及希腊
2 「希腊」:即亚该亚省。
这次保罗显然曾到过哥林多,并在逗留期间写信给罗马教会(
见罗马书简介)。
3下- ; 保罗的归程
保罗打算坐船往叙利亚,然後上耶路撒冷过节,但他风闻犹太人对他
的阴谋,便改变路线,先北上马其顿省,然後再坐船往亚西亚省去(
4-5)。
4
与保罗同行的有马其顿教会的所巴特、亚里达古、西公都,加
拉太教会的该犹和提摩太,亚西亚的推基古和特罗非摩。他们
代表不同地区的外邦教会将捐款送往耶路撒冷,救济该处贫苦
的信徒。
6 「除酵的日子」:参路2:41注。
「从腓立比开船」:即从离这城不远的尼亚波利海港上船(参
16:11-12)。
往特罗亚的航程本来只需一天时间(徒16:11),但这次因季候
风影响,船只行驶缓慢,竟用了五天时间才抵达。
7-12 保罗访问特罗亚教会
7 聚会大概是在晚上(信徒工余时候)举行。
8-9
犹推古之所以打瞌睡,大概是因为房间挤满了人,加上灯烛的
燃烧,空气混浊。他坐在没有遮拦的窗边,结果在沈睡中掉到
楼下。
10 保罗使少年复活。起死回生的类似事件,参串25。
13-38 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教会的长老话别
13 「亚朔」:离特罗亚卅二公里(廿英里)。
因季候风的影响,坐船跟步行的时间大概差不多。
14
「米推利尼」:亚西亚省对面位於一外岛东部的要城。
15 「基阿」及「撒摩」:稍南的另外两个岛屿。
「米利都」:在以弗所之南四十八公里(卅英里)的城市。
16
保罗急於上耶城过五旬节,一方面要将捐款交与当地教会,另
一方面要让犹太的基督徒知道他尊重摩西律法(参林前9:20)
──保罗不是无律法主义者,他只是认为得救与遵守律法无关。
18下-35
保罗以为日後不会再回到亚西亚,故向以弗所长老说出感人肺腑的临
别赠言。
18下-2 ; 保罗的为人与事奉
19 「凡事谦卑」:参林後10:1; 11:7;
帖前2:6。
「眼中流泪」:参罗9:2; 林後2:4;
腓3:18。
「犹太人的谋害」:参林後11:24,
26; 帖前2:14-16。
22-27
保罗为完成使命将生命置诸度外,并向以弗所长老作临别交代。
23 「圣灵在 ......
等待我」:参21:10-11; 罗15:30-31。
26
保罗已尽了传福音的责任,任何灵魂的灭亡都与他无关。
(参结33:1-6)
28-32
嘱咐教会长老谨慎自守、好好牧养教会;面对异瑞的兴起,更须警醒
不懈。
28 「监督」:即长老。
这名称显示长老为教会信徒的监护者。
29 外来的危机。
「凶暴的豺狼」:描写传异端的教师,如何引起教会混乱,使
信徒迷感(参林後10-13; 提前1:3;
提後1:15)。
30 内在的危机 ── 教会内有人主张不合真理的道。
这些预言的应验,见启2:1-3。
31 「三年」:见19:10注。
33-35 劝勉这些领袖以他为榜样
──不贪心、劳苦、助人。
35 「施比受 ......
福」:这句话没有直接记载在福音书上。
36-38 祷告与道别
思想问题(第十九、二十章)
1 以弗所城内有人只受过悔改的洗礼,却不认识耶稣,另有人风闻
耶稣的名字,甚至尝试奉这名赶鬼,却与耶稣毫无关连。
今天你与耶稣有否直接的关系?
你四周的人又如何?
2 保罗趁以弗所居民的午膳时间借用推喇奴的课堂讲解真理,後来
又计划去罗马传道( 19:21)。
这显示他是怎样的使徒?
给我们什麽借镜之处?
3 保罗的传道大大削弱以弗所的银龛生意,引起该行工友的骚动。
今天你所处的地区有否因为福音的广传而改变?
庙宇和迷信的事情有否减少?
4 保罗向以弗所长老辞别时,声称自己凡事给他们作榜样( 20:35
)。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动程往耶路撒冷(二十 1-6 )
我们已经知道保罗决心从他有关的教会去收集捐款给耶路撒冷教会。他为要接受这项捐献,去了马其顿。我们对于保罗的历史不明白而且会永不明白的地方很多,这又是一个例子。第二节说他走遍了那一带地方,来到希腊。这一次他必曾到过以利哩古(罗十五 19 )。这么几个字便撮述了他整年的旅程和经历。
第三节告诉我们,保罗正要从希腊坐船到叙利亚去的时候,发现犹太人要设计陷害他,他便改变路线,从陆地去。很可能是这样:通常犹太的朝圣船只从外国的港口开往叙利亚,载客去过逾越节,而保罗一定是打算坐其中一艘。在这样的船上,那些狂热的犹太人最容易预谋使保罗掉到水中去,失踪,再听不到他的消息。保罗的生命常在艰危之中。
第四节我们有与保罗同行的人的名单。这些人一定是代表各教会负责把捐款带到耶路撒冷去的。他们这么早便表示出教会是合一的,而其中一部份的缺乏便是其余的人的机会。
第五节的叙述又从他称转到自称去。这表示路加又在场,而我们又得到一项目击者的记载。路加告诉我们,过了除酵的日子他们离开腓立比。除酵的日子是从逾越节开始,为时一周,在这七天里犹太人吃无酵的饼,纪念他们从埃及得蒙拯救。逾越节的日期是在四月中旬。
一个少年人沉睡(二十 7-12 )
这个生动的故事清楚是一个目击者的叙述;而且是关于基督徒崇拜聚会情形的第一个纪录。
它两次说到擘饼。在早期教会有两件密切关联的事情。一个是叫作 爱筵 。大家都献出一些,而且是一顿实在的饭食,这饭每每是穷苦的奴隶整周里所得的唯一的,正常的饭食。在爱筵中,基督徒互相在爱的团契中用饭。另外一个是 主的晚餐 ,是在爱筵中或在爱筵以后马上守的。我们很可能在那普通的饭食里失却欢聚的一些伟大价值。它所表示的乃是教会的家庭精神。
这一切全在晚上发生,可能因为惟有晚上,一天的工作完毕,奴隶才能参加基督徒团契。这也解释了犹推古的情形。黑夜里,楼上房间酷热,许多灯烛又使空气闷热。无可置疑的,犹推古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天,然后来聚会。他身体已经疲倦了。他坐在窗前,为要得些清凉的夜风。这些窗子并非用玻璃做的,是有格子的,或是用结实的木做的,打开了便像门一样,差不多直通地板,而又伸出到下层的院子上。犹推古既疲倦,又受了闷热的空气所迫,沉沉入睡,以致掉到下面的院子里。我们切不要以为保罗尽讲,一直讲下去;可能有讲话,也有讨论。当 众涌下楼下去,发现那少年人躺在下面,失却知觉时,便开始胡乱地大叫起来;但是保罗叫他们不要再大惊怪,因为那少年的灵魂仍在身上。由下一节我们知道保罗并未与大队伍同走;显然他是留下来,要使犹推古确确实实地复原。
这简单的故事中,有些很可爱的地方。印象上那是一个家庭式的聚会,而不是近代的教会崇拜聚会。我们为了得 教会崇拜聚会的庄严,就要放弃崇拜的家庭气氛吗?
一路的行程(二十 13-16 )
因为路加与保罗同在,我们差不多可以逐日和逐段去跟查他们的行程。从特罗亚算起,到亚朔去是二十哩,而水路则是三十哩;而且水路包括绕过腊登角( Cape Lectum ),要迎 猛烈的东北风。保罗有充分的时间步行去亚朔,然后与他们相会。也许他需要独处的时间,以振奋自己的精神,去对付来日的工作。米推利尼是在拉斯保岛( Lesbos ),基阿则是在撒摩,而米利都乃是在以弗所之南廿八哩,在梅因达河( Maeander
River )口。
我们已经知道保罗很想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而犹太人如何设计阻止他。五旨节是在七个礼拜之后,他很渴望能在那里过这大节期。虽然保罗已经与犹太脱离了,祖传的节期对他仍是很珍惜的。他是外邦人的使徒,他的同胞可能恨恶他;可是在他的心里,却是疼爱他们。
黯然告别(二十 17-38 )
对这样的一篇充满 情感的临别赠言,不可能作干净利落的分析。但是若干特点却是显着的。
首先,他对自己作了若干表白。(一)他 毫无戒惧地说话 。他已经把上帝一切的旨意都告诉他们,却既不畏惧他们,也不讨好他们。(二)他 自食其力 。他自己的一双手供给了他的所需,而且他的工作不只为他自己,也为那些不幸的人。(三)他 勇敢地面对未来 。他受圣灵的管束,而他因这信心便能以对付将来要临到他的一切。
保罗也对他的朋友尽力提出若干要求。(一)他提醒 他们的本分 \cs8 。他们是上帝全 的监督。这并不是他们所选的本分,但是是那些被选上的人的本分。善牧的仆人必须也是羊的牧者。(二)他提醒 他们的危险 。世俗的恶劣影响到处都有。真理所在之处便必有悖谬的袭击。要保持信仰完整和教会纯洁,前头便有经常的争战。
在这整件事的经过当中,都显着地存在 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挚爱。这种爱心应当存在于每一教会之内,因为爱心失去了,任何教会的工作便只有萎谢了。 ──《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 注释 20:19
眼 中 流 泪: 保 罗 多 次 提 到 他 流 “ 泪 ” 服 事 主 (31 节; 林 后 2:4 ; 腓 3:18) 。
在 保 罗 与 以 弗 所 长 老 (17~38 节 ) 的 话 别 中, 他 特 别 提 到 他 过 去 的 3 年 里 常 昼 夜 不 住 的 流 泪, 劝 戒
他 们 (31 节 ) 。 流 泪 并 不 是 软 弱 的
表 现, 当 保 罗 目 睹 人 类 灵 魂 失 丧、 罪 恶 猖 獗、 福 音 被 扭 曲 而 宝 贵 的 主 被 普 遍 弃 绝 的 严 酷 现 实 时,
就 禁 不 住 常 常 流 泪 劝 勉 教 导 众 人 ( 比 较 可 9:24 ;路 19:41) 。
20:20
我 没 有 一 样 避 讳 不 说
的: 保 罗
竭 力 向 会 众 传 讲 一 切 他 认 为 于 他 们 得 救 有 益 或 必 要 的 信 息。 传 道 人 必 须 忠 心 地 向 人 宣 讲 神 完 备
的 真 理, 不 能 单 单 传 讲 迎 合 听 众 口 味 或 讨 人 喜 欢 的 信 息, 更 不 能 为 了 扩 大 自 己 的 知 名 度 而 传 道。
忠 心 的 传 道 人 总 是 为 着 群 羊 的 缘 故, 传 递 神 完 备 的 真 理, 必 要 时 他 们 会 义 正 词 严 地 责 备 和 警 戒
会 众, 坦 然 无 惧 地 传 讲 那 些 冲 击 人 性 偏 见 及 私 欲 的 圣 经 原 则 ( 如
加 1:6~10 ;提 后 4:1~5) 。
20:22
心 甚 迫 切: 保
罗 知 道 有 捆 锁 和 患 难 等 待 着 他 (23 节 ) ,
但 是 他 仍 然 把 自 己 的 道 路 交 托 给 神, 将 生 死 置 之 度 外 ( 参 21:4 注 ) 。
20:23
圣 灵 …… 指
证: 圣 灵
很 可 能 借 着 教 会 先 知 或 预 言 ( 比 较 林 前 12:10) 指 证 保 罗 将 受 患 难 与 捆 锁。
20:24
我 却 不 以 性 命 为 念: 保 罗 最 关 心 的 不 是 如 何 保 存 自 己 的 生 命, 而 是 怎 样 完 成 神 呼 召 他 所 成 就 的 事 工。 无 论 将 来 怎 样,
即 使 要 牺 牲 自 己 的 生 命, 他 也 会 以 喜 乐 的 心 跑 完 他 的 路 程, 并 以 “ 无
论 是 生 是 死, 总 叫 基 督 在 我 身 上 照 常 显 大 ” ( 腓 1:20) 的 话 语 作 为 自 己 的 祷 告。 就 保 罗 而 言, 为 基 督 而 活 和 服 事 他 犹 如 赛 跑 一 样, 每 个
人 都 必 须 以 绝 对 忠 诚 爱 主 的 心 跑 完 全 程 ( 比 较 13:25 ;林 前 9:24 ;提 后 4:7 ;来 12:1) 。
20:26
罪 不 在 我 身 上: 原 文 为 “ 我 于 众 人 的 血 是 洁 净 的 ” 。 “ 血 ” 这 个 字 通 常 有 流 人 血 的 意 味, 指 使 人 致 死 之 罪 ( 比 较 5:28 ;太 23:35 ; 27:25) 。
1. 在 这 里 可 解 释 为: 如
果 有 人 在 灵 里 死 亡 或 永 远 沉 沦, 保 罗 不 应 当 为 此 受 到 责 备。
2. 如 果 作 监 督 的 不 想 为
他 们 所 服 侍 的 信 徒 灵 魂 灭 亡 的 结 局 承 担 责 任, 他 们 就 必 须 向 他 们 宣 讲 神 完 备 的 救 恩。
20:28
自 已 谨 慎, 也 为 全 群 谨 慎: 这 是 圣 经 中 一 段 有 关 教 会 监 督 的 经 典 经 文, 有 关 这 方 面 的 详 细 讨 论, 可 参 “ 监 督 及 其 责 任 ” 一 文。
专题论文 52 :监督及其责任
徒 20:28 “ 圣 灵 立 你 们 作 全 群 的 监 督, 你 们 就 当 为 自 己 谨 慎,也 为
全 群 谨 慎, 牧 养 神 的 教 会,就 是 他 用 自 己 血 所 买 来 的。 ”
教 会
若 不 设 立 领 袖 就 不 能 运 作。 因 此, 正 如 使 徒 行 传 14:23 所 说, 一 些
圣 灵 充 满 的 信 徒 经 过 禁 食 祷 告, 寻 求 神 的 旨 意 后, 就 按 着 圣 灵 在 提 摩 太 前 书 3:1~7 及 提 多 书 1:5~9 中所 定 的 属 灵 条 件 选 立 了 某 些 人
作 长 老 或 监 督 ( 参 “ 监 督 的 道 德
要 求 ” 一 文 ) 。 可 见 教 会 的 监 督 实
际 上 是 圣 灵 所 选 立 的。 保 罗 对 以 弗 所 长 老 的 最 后 一 番 讲 话 ( 徒 20:18~35 ) ,为 监 督 怎 样 在 可 见 的 教 会 中 行 事 提 供 了 一 个 经 典 性 的 圣 经 原 则。 他 们 与 旧
约 时 代 的 先 知 所 担 负 的 重 任 可 谓 相 当 ( 参 “ 旧 约 中 的 先 知 ” 一 文 ) 。
提 升 信 心
1. 监 督 的 一 个 重 大 责 任
就 是 通 过 教 导 神 的 话 来 喂 养 群 羊。 他 一 定 要 常 常 牢 记, 神 交 托 给 他 的 羊 群 是 神 用 他 儿 子 的 宝 血
所 买 赎 来 归 他 自 己的 子 民 ( 比 较 徒 20:28 ;林
前 6:20 ;彼 前 1:19 ; 2:9 ;启 5:9 ) 。
2. 使 徒 行 传
20:19~27 中 保 罗 描 述 了 他 怎 样 在 以 弗 所 教 会 中 尽 了 一 位 牧 人 的 职 责; 他 忠 心 地 警 戒 并
教 导 了以 弗 所 的 信 徒, 将 神 全 备 的 旨 意 传 给 了 他 们 ( 徒 20:27) , 以 致 他 可 以 说: “ 你 们 中 间 无 论 何 人死 亡, 罪 不
在 我 身 上。 ” ( 原 文 作 “ 我 于 众 人
的 血 是 洁 净 的 ” ;参 徒 20:26 注 ) 。 今 日 的 监 督 同 样 必 须 在 教 会中 宣 讲 神 全 备 的 旨 意, 并 要 “ 传 道 …… 用 百 般 的 忍 耐, 各 样 的 教 训, 责 备 人、 警 戒 人、 劝 勉
人 ” ( 提 后 4:2 ) , 而 绝 不 能作 只 讨
人 的 喜 悦、 只 说 顺 耳 之 言 的 传 道 人 ( 提 后 4:3 ) 。
扞 卫 真 道
除 了
喂 养 神 的 群 羊 外, 真 正 的 牧 者 还 必 须 殷 勤 地 保 卫 群 羊 免 受 敌 人 的 侵 害。 保 罗 知 道 将 来 撒 但 会 在
教 会 内 部 兴 起 假 教 师, 并 从 外 部 引 入 一 些 骗 子, 他 们 会 用 不 合 圣 经 的 教 训、 属 世 的 思 潮、 异 教 邪
说 及 人 本 主 义 观 念 来 渗 透 和 破 坏 神 的 羊 群。 这 两 种 手 段 都 会 毁 坏 神 子 民 的 纯 正 信 心 ( 参 “ 假 师 傅 ” 一 文 ) 。
保 罗 称 他 们 为 “ 凶 暴 的 豺 狼 ” , 意
即 他 们 非 常 强 大、 难 以 应 付, 又 贪 婪 凶 险 ( 参 徒 20:29 注;参 太 10:16 ) 。 这 类 人 会 引 诱 信 徒 离 弃 基 督 的 教
训 而 转 向 他 们 自 己, 听 从 被 他 们 扭 曲 篡 改 过的 福 音。 保 罗 迫 切 恳 求 ( 徒 20:25~31 ) 所 有 的 教 会 领 袖 担 负 起 这 份 庄 严 的 责 任,
竭 力 保 卫 教 会, 抵 挡 一 切 企 图 歪 曲 新 约 信 仰 基 要 启 示 的 人。
1. 真 教 会 是 由 那 些 靠 着
基 督 的 恩 典 和 圣 灵 的 相 交 而 忠 于 主 耶 稣 基 督 及 神 话 语 的 人 组 成
的 ( 参 “ 圣 经 的 默 示 和 权 威 ” 一 文 ) 。 因 此,保 卫 神 的 教
会 最 重 要 的 一 环 就 在 于 教 会 领 袖 必 须 用 爱 心 管 教、 责 备 众 人 ( 弗 4:15 ) , 而 且 坚 决 抵 制 ( 提 后 4:1~4 ;多 1:9~11 ) 那 些 在 教 会 内 “ 说 悖 谬 的 话 ” ( 徒 20:30 ) 、
散 布 违 背 神 话 语 及 使 徒 见 证 之 言 论 的 人 ( 徒 20:30 ) ,以 保 守 教 会。
2. 教 会 领 袖、 会 众 牧 师
及 管 理 人 员 切 要 谨 记, 主 耶 稣 要他 们 对 所 看 顾 之 人 的 生 命 负 责 ( 徒 20:26~27 ;比 较 结 3:20~21 ) 。
若 领 袖 不 能 宣 告 和 执 行 神 为 教 会 所 定 的 一 切 旨 意 ( 徒 20:27 ) , 特 别 是 在 作 全 群 的 监 督 方 面 若 有 失 职 ( 徒 20:28 ) , 他 们 就 不 能 “ 于 众 人 的 血 是 洁 净 的 ” ( 参 徒 20:26 注;比 较 结 34:1~10
) 。 神 会 追 讨 那 些 失 职 领 袖 的 罪 债, 因 为 他 们 拒 绝 保 护 群 羊, 抵 挡 那 些 削 弱 和 歪 曲 神 道
的 人, 致 使 羊 群 流 血 丧 命 ( 参 提 后 1:14 注;启 2:2 注 ) 。
3. 负 责 把 握 教 会 方 向 的
人, 无 论 对 自 己 还 是 对 教 会 都 当 在 神 学、 教 义 和 道 德 方 面 严 格 把 关, 这 一 点 尤 为 重 要。 学 院、 圣 经
学 校、 神 学 院、 出 版 社 和 所 有 教 会组 织 都 必 须 留 心 谨 守 纯 正 的 教 义 和 圣 洁 的 生 命, 并 要 忠 于 圣 经
的 无 谬 误 性 ( 提 后 1:13~14 ) 。
4. 在 此, 人 对 神 所 启 示
的 圣 经 —— 即 保 罗 所 称 的 “ 恩 惠 的 道 ” ( 徒 20:32 ) 所 存 的 态 度 极 为 重 要。 假 冒 的 教 师、 牧 师
和 领 袖 将 试 图 用 他 们 不 合 经 训 原 则 与 破 坏 性 的 教 导 来 削 弱 圣 经 的 权 威。 一 旦 他 们 否 认 神 之 道 的
绝 对 权 威, 他 们 就 会 否 认 圣 经 一 切 教 导 的 真 实 可 靠 性 ( 徒 20:28~31 ;参 加 1:6 注;提 前 4:1 ;提
后 3:8 ) 。 为 了 神 教 会 的 缘 故, 这 些 人 必 须 受 到 管 教 责 罚, 并 要 把
他 们 从 教 会 团 契 中 赶 出 去 ( 约 二 9~11 节;参 加 1:9 注 ) 。
5. 一 个 教 会 若 不 能 明 白
圣 灵 对 教 会 洁 净 所 怀 有 的 热 切 关 注 ( 徒 20:18~35 ) , 不 能 谨 守 真 理 的 立 场, 又 退 后 不 管 教 那 些 败 坏 神 话 语 之 权 威 的 人, 这 教 会
将 很 快 背 离 新 约 圣 经 所 立 的 规 范 ( 参 徒 12:5 注;参 “ 教 会 ” 一 文 ) 。
她 将 渐 渐 远 离 新 约 所 赋 予 她 的 崇 高 目 标、 大 能 和 美 好 生 命, 承 担 背 离 基 督 起 初 启 示 和 使 徒 教 训
的 罪。
20:29
凶 暴 的 豺 狼 进 入: 在 建 立 自 己 王 国 的 野 心 和 贪 爱 钱 财、 权 力 及 名 誉 的 私 心 牵 引 下 ( 如
提 前 1:6~7 ;提 后 1:15 ; 4:3~4 ;
约 三 9 节 ) , 教 会 中 出 现 了 一 些 歪
曲 新 约 纯 正 福 音 的 假 教 师 和 假 先 知:
1. 他 们 离 弃 或 否 认 福 音
的 某 些 基 要 真 理。
2. 他 们 在 全 备 福 音 真 理
以 外, 添 加 人 文 主 义 的 思 想、 哲 学 或 心 理 学 理 论。
3. 他 们 把 诸 如 “ 新 世 纪 ” 的 异 端 思 想 和 其 它 邪 术 或 通 灵 术 混 入 圣 经 纯 正
教 义 和 实 际 事 务 中。
4. 他 们 容 忍 信 徒 当 中 那
些 违 背 神 公 义 标 准 的 败 坏 生 活 方 式 ( 参 提 前 4:1 ; 启 2~3 章 , 参 “ 假 师 傅 ” 一 文 ) 。 从 以 下 一
些 经 文 中, 我 们 清 楚 看 见 这 类 豺 狼 已 经 进 入 以 弗 所 教 会, 诋 毁 使 徒 的 教 训 和 事 工: 提 摩 太 前 书 1:3~4, 18~19 ; 4:1~3 ; 提 后 1:15 ; 2:17~18 ; 3:1~8 。
教 牧 书 信 的 记 载 充 分 显 示 背 弃 使 徒 教 训 的 趋 势 已 经 在 亚 西 亚 省 形 成 相 当 的 规 模。
20:31
应 当 警 醒: 教 会 监 督 必 须 对 那 些 背 弃 基 督 和 使 徒 起 初 教 训 的 人 保 持 敏 锐 的 警 惕 性。 监 督 必 须 与 圣 灵 合 一,
谨 慎 迫 切 地 关 心 群 羊, 日 夜 不 倦 地 警 戒 他 们 所 面 临 的 属 灵 危 机, 不 断 使 他 们 在 基 督 和 神 话 语 的
永 恒 根 基 上 生 根 建 造。
20:33
我 未 曾 贪 图 一 个 人 的
金、 银: 保 罗 为 所 有 事 奉 神 的 人 树 立 了 美 好 的 榜 样。 他 从 来 不 愿 意 从 福 音 事 工 中 获 取 财 富 或 更 多 的 益 处 ( 比 较 林 后 12:14) 。 保 罗 大 有 机 会 为 自 己 积 蓄 财 富: 他 是
一 位 在 信 徒 当 中 颇 具 影 响 力 的 使 徒, 能 够 行 医 病 的 神 迹; 并 且 早 期 教 会 实 行 凡 物 共 用 的 原 则, 信
徒 都 极 为 慷 慨 地 卖 掉 家 财, 交 给 教 会 带 领 人 以 便 他 们 能 够 分 配 给 一 些 有 需 要 的 人 ( 参 4:34~35, 37) 。 如 果 保 罗 真 想 利 用 他 的 恩 赐 和 地 位
以 及 信 徒 的 慷 慨 奉 献 之 心 牟 取 利 益, 他 早 已 过 上 十 分 富 裕 的 生 活; 但 是 他 没 有 这 样 做, 因 为 他 愿
意 顺 服 圣 灵 的 引 导, 并 且 深 深 热 爱 所 传 扬 的 福 音 真 理 ( 比 较 林 前 9:4~18 ;林 后 11:7~12 ; 12:14~18 ;帖
前 2:5~6) 。
20:37
众 人 痛 哭: 这 次 离 别 是 基 督 徒 彼 此 相 交 和 彼 此 相 爱 的 一 个 最 佳 写 照。 保 罗 曾 经 无 私 地 关 怀 着 以 弗 所 教 会 的
长 老 们, 与 他 们 建 立 了 深 厚 的 友 情, 同 享 喜 乐, 也 同 当 忧 虑, 经 历 各 样 的 试 炼, 常 常 流 泪 劝 戒 他 们 (19, 31 节 ) 。 当 他 们 想 到 不 能 再 见 保 罗 的 面 时 (38 节 ) , 内 心 异 常 伤 痛 而 失 声 痛 哭 起 来。 所 有 在 真 道 上
使徒行传
注释
二十 1-6 保罗访马其顿与希腊
在乱定之后,保罗才启程往马其顿和希腊。这段旅程中说了不少「劝勉」的话,也引起不少敌对的事。叙事的人自己似乎也于腓立比加入布道团,因为从第 6 节起他改用「我们」这字眼(参十六 10-17 ,二十 5 至二十一 18 ,二十七 1 至二十八 16 )。与保罗同行的人之名字多有出现在其书信中问安的部分(例参罗十六 21-23 )。
二十 7-12 保罗在特罗亚与犹推古之事件
在此路加为我们提供了初期教会生活中的点滴。
第 7 节这是第一次提到当时基督徒是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目的是聚在一起擘饼(参二 42 )。因为保罗翌日就要起程,所以讲话至半夜。
第 8-9 节经文中提到「好些灯烛」,暗示烛烟可能是导致犹推古沉睡的原因之一,不过他之所以熟睡的主要原因,无可否认是因为「保罗讲了多时」。由于犹推古从高处掉下来,所以扶起来时「已经死了」。此处的文字并不含糊(与十四 19-20 不一样,那里的人以为保罗死了),路加在此所描写的,除了死里复活的神迹之外,别无其它可能性(与九 36-43 同出一辙)。
第 10 节复苏的过程颇戏剧化,有点儿类似伊莱贾和伊莱沙所行的神迹(王上十七 21 ;王下四 32-33 )。治好之后,保罗欢喜宣告说:「他的灵魂还在身上」(新国际译本:「他活了!」)。
第 11 节之后,他们若无其事地擘饼(即守圣餐)而保罗又继续他的讲话,直到天亮。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切事件发生之后,人人都提起精神!
二十 13-38 保罗在米利都道别:一个时代的结束
此处所记载是保罗在使徒行传中向已信的基督徒说话唯一的一篇,最特别的是此篇讲辞不是典型的道别辞,其中包括意料中惯有却不必要的自我辩护(此种辩辞可参看撒上十二 2-5 的例子;塞缪尔不大可能会被人控告偷窃一头驴子吧!),有关使徒行传一般的演辞,参二章 14 节之注释。
第 13-17 节从特罗亚到米利都旅程中的每一步,都在另一段「我们」的记载中简列出来了(参十六 10 的简介和注释),内中的航线和停站都保持一贯的谨慎作风。其中有一显然冲突的地方:经文说保罗「定意越过以弗所」,因为他「急忙前走」;另一处又说:他花时间「打发人往以弗所去,请教会的长老来」。这冲突极可能是出于航程时间表的更改,或是保罗不愿在以弗所或亚西亚遇到任何可能发生的困难,以致耽延航期。
第 18-21 节讲辞是保罗在以弗所将近 3 年工作的总结,「凡与你们有益的」,他「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教导,「又对犹太人和希腊人」见证主道。
第 22-27 节或许上耶路撒冷去的意念(十九 21 )不只是出于保罗,或许圣灵用别的方法已向保罗印证了这意念,保罗向长老所用的言词坚定:「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新国际译本作:「在圣灵的催逼下,我要往耶路撒冷去」)。虽然圣灵警告他「有捆锁与患难等待」,圣灵可能是借着「各城里」的先知向他警告(参二十一 4 , 11 )。这些警告有点模糊,因为虽然保罗说他知道不再见到这些听众,但他又说他去耶路撒冷不知道有甚么事情要发生。可见神的引领往往不是完全清楚的,连保罗这样的使徒也如是。姑勿论神为他预备了甚么道路,但他知道不会再到这地区工作(罗十五 23 、 31-32 )。这一段讲辞与道别辞以典型的自我辩护为结束:「你们中间无论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
第 28-31 节保罗从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谈起,然后转移谈到教会领袖的职分,虽然他所用的例子还是他个人的榜样。他首先讨论假教师的问题,若说教会是「羊群」,领袖是「牧者」,那么假教师就是「凶暴的豺狼」。保罗警告说:有些假教师固然是从外面进入教会的,但亦有从「你们中间 …… 起来」的。虽然保罗说在他离去之后,此等事情便会发生,其实在他有生之年,甚至在以弗所本地已出现这种情况。故此他「三年之久」(加上第三年的部分时间)「流泪劝戒」他们。
「监督」一词在此可能不应看作是一个专业名衔,因为在别处经文中,这些人被称为「长老」,保罗说这番话的时候,两词可能是彼此互用的。
第 32-35 节主曾清楚说明为祂作见证的可收取工资(路十 7 ;又参林前九 4-14 ),可是保罗并没有常常使用这「权利」,他不愿意增加教会的负担。夹杂在道别词所惯有的自我表白(「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中,保罗明明有意叫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在金钱上采取同一态度,或许因为教会其它会友并不富裕:「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
这里所引述的「主耶稣的话」在福音书里却没有记载,不过正如福音书其中一个作者所说,若把耶稣所行所说的一一写出来,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约二十一 25 )。当然,这里并无意说收纳献金或捐献有甚么错──只是说明若施赠的礼物可以是一种福分,那么施赠这行为则更蒙福。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七 保罗由以弗所至米利都(二十 1 ~ 16 )
保罗的行程计划包括再到马其顿亚该亚,以后回耶路撒冷(十九 21 )。他原来的计划,是直接由哥林多到巴勒斯坦,越过亚西亚岸的;可是由于犹太人有谋害他的风声,就决定避开敌人,由原路经马其顿特罗亚及亚西亚沿岸而去。在此发生了一件着名的事件,就是叫犹推古复活。此后保罗就一路赶程回耶路撒冷,希望可以在五旬节前到达。他故意避开了以弗所。从保罗亲笔书信中,有很多宝贵关于这次行程的资料,就是在哥林多后书,说他怎样渴望再到哥林多去;又在罗马书,也看出他这一程的筹算,罗马书是他在哥林多时写的。从这些书信上,我们看见他十分重视这次收集的捐项,是他亲手主持,从外邦教会收集给耶路撒冷贫苦信徒的。
1. 保罗在 乱定 之后才离开以弗所,不过事实上他后来再没有踏足以弗所境内,是否因为这一次虽然未被控罪,他仍觉得还是避避风险更明智,免再生事?他离开之前,招聚了教会众人来,临别赠言,内容很可能与二十 18 ~ 35 的劝勉相似,因他离开以弗所时,未预料会讲那番话。然后,他就到 马其顿 去了,若这一程等于林后二 12 f . 所提的,那末他就北行到了特罗亚(参十六 8 )。他在那里的传道工夫,大有果效。就在这期间,哥林多教会的争端有了端倪,保罗派了提多带信去(这信失传),指望他们和解,也为他自己将要到哥林多去铺路;这一次去,若那里的人仍各持己见的话,他就极不乐意启行了。他显然预期会在那里会合提多的,可是提多的行程误了期,保罗心急之余,就迳自过到马其顿去,希望在那里早点遇见他。
2. 到了马其顿,提多也到了,报告了教会的好消息,保罗满心的焦虑也就平息了。保罗心里感恩欢慰,就写了另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哥林多后书),托提多及两位同工带去,那两位未提名的同工,是负责照管捐项一事的(林后八 16 ~ 24 )。路加却一点也没提及这事(见十九 21 注 ),只报导保罗在马其顿的事工,探访当地的教会。路加也没提及他在希腊西部的工作;根据罗十五 19 ,保罗宣称曾传福音远及以利哩古,是最切合放在这时期里了。保罗从那里转到 希腊 去(罗马省份亚该亚的流行名称),就是那里主要的大城哥林多。
3. 保罗留在哥林多 三个月 ,可能因为时值冬季,出门不便。在这段被逼逗留的日子,有许多有价值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写了给罗马的信。他原计划春天乘海路往叙利亚的,却因 犹太人 设计 要害他 而生了枝节。这个时节里,不少犹太人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或五旬节,后者更是朝圣者进圣城的旺季。有人若想在船上找机会袭击保罗,是决不困难的,很可能是在哥林多谋害保罗不成的人(十八 12 ~ 17 )所设的计。不过,路加并没有把这计谋的详情记述,也没提保罗从何得知这事,为避开敌人,保罗就转向相反的北方启程了。
4. 在此路加开列了同行同工的名单。写下这列名字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赫肯( p.583 )带嘲讽的评语,说这样读者就能一睹保罗作为一个成功的宣教士,那种专属随员的阵容,这想法只反映赫肯自己的心态,并非路加的思想。更可能的,是路加视他们为一手见证人,目睹保罗成功的使命,他们在耶路撒冷教会面前,可作有力的支持,因耶路撒冷仍有不少人,对保罗的工作狐疑不定的(廿一 20 f . )。其实,这些人也可能只是各教会指派,把捐项带上耶路撒冷的人。名单中有庇哩亚教会代表 所巴特 (是 Sosipater 的缩写;在罗十六 21 ,从哥林多写出的信中,提及保罗的亲属,就叫这个名字)。这里提到这人的口气,似乎表示读者们也认识这个人。接下去的两个帖撒罗尼迦人, 亚里达古 和 西公都 (前者在十九 29 提过;他陪同保罗从耶路撒冷到罗马的第一程,见廿七 2 )。 该犹 是从加拉太特庇来的;不过西方版本有点不同,说他是在腓立比一个马其顿城叫做 Doberus 的人,若然,他就是十九 29 的该犹了。也可当作腓立比教会的代表(布鲁斯也同意, Arts p.370 )。赫肯( p .52 f . )反对这个看法,认为这个人与 提摩太 相连,提摩太是加拉太人,西方版本这样写,一定是因为文士想把这个人与十九 29 的该犹连起来。还有两个亚西亚来的人(可能是以弗所) 推基古 日后与保罗给小亚西亚的书信有关(弗六 21 f . ;西四 7 f . ;参提后四 12 ;多三 12 );特罗非摩则与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捉拿有关(廿一 29 ;参提后四 20 )。若说这些人与捐项有关,则引起 一两 个困难。提摩太并非派自某教会,这里提及他,可能是因为他有份筹备这笔款项(十九 22 );若该犹是从特庇来的,那他也可能像提摩太一样有份于这事。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他们会从加拉太各教会带来了捐项,虽然这似乎有点绕圈子。奇怪的是,没有提及腓立比代表,除非该犹真从那里来。不错,第五节说有人从腓立比来(就是路加)与他会合,但原来保罗并没打算回程上再经腓立比的,那么腓立比的代表本该就已派定才是。还有一件奇怪的,就是当保罗一到腓立比,就立刻有人准备好可以陪他去耶路撒冷的了。也许他们早已计划好腓立比代表的行程,在旅程后期加入,不过保罗改变行程,也就更改了。不过,最简单的就是说腓立比代表已经在哥林多了,只是第 4 节没有提他的名字罢了 277 。哥林多也没有提出代表的名字,虽然保罗在林前十六 3 f . 有提起来,我们就假设保罗自己担任这角色了。最后,也没有提到提多,也许他到别处宣教了。
5 ~ 6. 保罗的同伴不知何故先动身去了,到了特罗亚等候其余的人。这里记叙再回复“我们”的主语,表示作者这时再度加入队伍中。这人当然不会是第四节名单中开列的人。上一段“我们”的记叙停在腓立比,这时也在这地重拾。不过,作者可能早已在保罗未到腓立比之前,已与他会合了。“我们”当然是指“保罗与我”──也许还有其他未列名的人;不过还要考虑另一个建议(赫肯 p.582 ):第五节的“这些人”,可能是指推基古和特罗非摩,这样,“我们”就会包括第 4 节所有的人了。亚西亚人先去,为大队作准备工夫。保罗和其余的人等到达了 除酵节 才动身。可能他们在腓立比同庆信徒的逾越节,就是复活节(林前五 7 f ),而不只是作为犹太节日的附注(参二十 16 ,对照廿七 9 )。从腓立比港口尼亚波尼(十六 11 )到特罗亚的旅程,比相反方向行程多费时日,必然是因为风向不顺之故了。
7 ~ 8. 特罗亚门徒在七日第一日聚集(路廿四 1 ),一同 擘饼 ,听保罗临别的话。擘饼一词是使徒行传中特出的用法,是信徒同守主的晚餐(二 42 ;参林前十 16 );此外,信徒在 七日第一日 聚集擘饼,这里是第一次记载资料 278 。路加怎样算时辰,这里弄不清楚,根据犹太计算法,一天始于日落,保罗与信徒聚集,就是在今日我们的礼拜六黄昏,然后礼拜日早晨就启程了 279 。若依罗马以日出为一日之始,则信徒众集于礼拜日(礼拜日是犹太一周之第一日),或礼拜六(礼拜六是罗马人一周之第一日)路加在别的地方,是以日出为一日计算之始(三 1 ),他似乎在用罗马计时法,和犹太历法(参路廿四 1 )。布鲁斯( Book p.408 n.25 )却认为保罗打算启行的 次日 ,是第二天的早上,而第十一章的天亮,就是新的一天开始,因此那里会在礼拜日黄昏,而保罗在礼拜一早晨启行 280 。
保罗对教会讲道 直到半夜 ,这在现代西方标准似乎很长(参廿八 23 ),但在一些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几小时的聚会,加上长长的讲道,并不希奇。除此之外,会众疲惫的原因,更由于门徒聚集的楼房(一 13 ,九 37 )点着油灯,发出的味儿,令犹推古睡着了。赫肯( p.585 n.2 )说若犹推古坐在窗台上也睡着了,其他坐在不近通风处的人,就更睡意难当了。当然他忘记了有些人易于入睡,有些人并不。无论如何,这里是一幅目睹见证的资料。
9 ~ 10. 我们对 犹推古 同情万分,才八至十四岁的童子(传统称这年纪之间的为 少年人 ,第 12 节),保罗冗长的讲道,闷热的屋子,如何能当,倦极了,就呼呼入睡,从三楼窗子掉到地下来;依英国式说法, 第三层楼 就是地面上的第二层,文中的描写似乎是合伙共住的楼房,是罗马城镇低下阶层常见的住宅。少年人被扶起来时已经 死了 。路加一心想描写保罗能起死回生(像彼得一样九 36 ~ 43 ),这是绝少疑问的了;保罗说他的 灵魂还在身上 ,是指他医治后的情况而言。路加决不会花篇幅记述一个似乎死了的人复活的事。当然,那些硬着说路加曲解事实的人,仍有隙可乘的。
11. 插曲完结了,保罗擘饼吃了,这话分不清是吃了主的晚餐,还是吃了一顿饭,不过 吃 这动词,是可以解作吃一顿饭的(十 10 )。赫肯( p.586 )觉得信徒竟然肯等到半夜才吃饭,未免太出奇了,因此采前者说法。不过,他也许对不计代价的热心的信徒,估计太低了;而且这时期在主餐后用膳,是足有证据的;林前十一 17f f 更要表示信徒等到教会晚膳时会很饿( 21 , 34 节),也有人在赴会前先在家吃了饭才来。保罗接着还继续讲了许久。
12. 路加像是补叙方式,才说出那少年人实在已活了,当地的人大得 安慰 281 。其中含意可能是少年人一直不醒。可是,这件事的细节都引起不少质疑,这样惨重的跌伤,固然会引起长时间的昏迷,但其实并未致命(正如一般所料)。这样,神奇的成份就在神保守了他,免了必死的命运,在保罗讲道的场合里,统管一切。这样,神迹不是起死回生,而是神大能的保守。这样解说并不算是理性化地去解释,而且因为这故事编写的方式很奇特,理应慎为观察。此外,困难显然出自第 11 节的突兀位置。
13. 又上路了,只是路加及同伴循海路到 亚朔 ,约距二十哩( 32 公里 ),保罗则宁采陆路。海路比陆路远,且多有风险。这里没说明为什么保罗要独自上路,情节却必然是事实。若说路加想夸陈保罗的本事,一夜无眠后,恢复力旺盛,仍可长途跋涉 282 ,这是极不可能的解说。
14 ~ 15. 各人既在 亚朔 会合,保罗上了船,走了四十四哩( 71 公里 ),向南到达 米推利尼 ,是 Lesbos 岛上的要镇。第二天就来到 基阿岛 的对面,此地在北面士每拿,南面以弗所之间突出的半岛的尖端。再行海路,过了以弗所,就来到 撒摩 ,是以弗所以南近岸的岛,靠近一个叫做 Trogyllia 的岬角;西方版本加一细节说“在 Trogyllia 停留以后”,不管是否正确,他们也很可能真的在那里停留了。于是第二天就来到米利都,位于以弗所以南三十哩( 48 公里 )。
16. 路加解释保罗所以越过 以弗所 ,是想在五旬节以前到达耶路撒冷。在特罗亚过除酵节,到 五旬节 之间,时间并不长,但也足以完成这行程的。保罗一定是怕逗留在以弗所,就很难匆匆抽身了,所以他选一艘取快航线的船。此外,保罗怕再出现以弗所,会再引起骚动(二十 1 注),这也很有道理。不过,既然行色匆匆,又何以花时间叫以弗所的长老来米利都相会,这也令人称奇。不过,可以解释说船在米利都会停 一两 天,足以传讯去以弗所,叫长者们来到米利都,保罗也可以避免了船在以弗所上货落货时,荒废时日。
277 这恰好符合假设:这个腓立比代表,名叫路加,正是保罗差往哥林多的弟兄,“这人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见林后八 18 )。
278 使徒在七日的第一日聚集,在林前十六 2 有暗示,而启一 10 所提的“主日”,一般也认为是星期日。
279 For this view see M. D. Goulder, Midrash
and Lection in Matthew ( London ,
1974), p.177 n.38.
280 这段经文并不支持安息日会的做法,认为安息日是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是使徒聚会的日子;即或这里聚会是星期六晚,也已不属犹太人的安息日了。
281 路加的“不小”是他爱用的希腊成语之一。
282 这一节在古叙利亚译本的经文异同,见 p.45 。
八 保罗在米利都的告别辞(二十 17 ~ 38 )
保罗自知不会再回亚西亚了,就在向耶路撒冷进发,面临被捉拿监禁的可能之前,争取最后机会向教会领袖们话别。此后,虽然使徒行传中仍不断听见保罗在犹太人罗马人面前分诉的声音,这一次却是他对教会的告别辞了。这一篇讲话包含了当时常见的告别辞的内容 283 。学者们对他的分析,极不一致,不过大致上可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 18 ~ 27 节,保罗回顾自己宣教士的工作,描述他怎样尽心竭力,然后说到前路未明,又说他甘愿为基督舍命,又深信今后不会再与他们见面了。他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已悉心教导他们,他们对所学的道就自负全责了。这些思想带入下一段 28 ~ 35 节,保罗指导教会领袖当他不再与他们同在时,该怎样行事。他们该学效保罗的忠心,像他那样毫无保留地服事教会。神的祝福必护庇他们,他们也必须服从耶稣的吩咐,慷慨施与扶助软弱的人。
近日的解经家中,除了布鲁斯、 Williams 及 Neil 显注例外,都认为其中思想是保罗的,而路加的处理方式也与保罗接近。讲辞的字眼是路加的风格,内容则被认为超过了当时的处境,而拿自己来做榜样,亦不像保罗所为。路加其实是在自己的时代里,为保罗所受的指控辩护(指控不是来自保罗当时在以弗所的人),又鼓励教会要跟从并实践保罗的教训,而那时保罗早已去世多时了。
当时,我们必须承认是路加的风格,既是他写的作品,都就带着他自己的风格了,他也没有设法保留各发言人的独特格调。不过,保罗的确在米利都发表这一番话,正如路加所描述的实在也并无不可,路加记得这个场合,真有这一篇讲辞,也并非不可能的。保罗也会拿自己作范例(林前十一 1 ),也会用话别辞的典型格式,像其他人一样。他的确忍受教会内的指控(林后十~十三;帖前一~二),不过在这讲辞中,他以自己的人生作领袖们榜样,较之对实际指控的答覆,前者成份居多。他的一腔热切,是由于当时的情景,令他深深激励。总言之,硬说这段不是根据保罗而来的,理由不足。
17 ~ 18. 保罗所关切的,是教会的领袖,此处叫作 长老 ,正如十四 23 一样。他说他们的岗位是“卫护者”,就是监督( 28 节),也许他自己也是用这称呼(腓一 1 )。一开始他就追陈往事,叫他们回想及印证他在亚西亚他们中间生活为人如何(希腊文是 epistamai ),可比较帖前二 1 、 5 、 10 f ;腓四 15 ,有相同的写法,但实际用的 字眼 却是路加的(十 28 ,十五 7 ,廿二 19 )。
19. 保罗用 服事主 来形容他的工作,正如他常称自己为神的仆人(罗一 1 ;参十二 11 ;腓二 22 )。此外也是服事教会( 35 节),仆人身份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服事了。因此,事奉第一个品质特别在此提出来的,就是 谦卑 ,不为自己求取什么(林后十 1 ,十一 7 ,帖前二 6 )。第二是 眼泪 ,表露出他对信徒的关切(罗九 2 ;林后二 4 ;腓三 18 ),第三是忍耐坚毅,在犹太人诸般逼害而导致放弃不干的试探中,他置之度外,仍继续作工(林后十一 24 、 26 ;帖前二 14 ~ 16 )。这一节与及整篇讯息,都与保罗自己的写作,有直接密切的呼应,看出这的确是他对自己事奉的想法,与对信徒的劝勉。近日有学者说“看不出任何与保罗的直接关系”,实不敢苟同:整篇讯息所反映的印象,使我们像见到保罗本人一样。
20. 保罗牧养的工作包括 公众 聚会(如在推喇奴学房),也在 各人家里 (二 46 ;参罗十六 5 ;西四 15 ;门 12 )。保罗强调他这段日子里,比对他们 有益的教训 ( 27 节),他都没有避讳不说,虽然有时并不受欢迎(加四 16 ;参林后四 2 )。保罗这话很强,有人怀疑他是在答辩什么似的,或是路加为日后人家对保罗的评论,在让他自辩。这种自辩在话别辞中,是典型的成份(撒上十二 2 ~ 5 ;在 十二族长遗训 ( Testaments
of the Twelve Patriarchs )也是常见的写法)。路加没有记载保罗在以弗所所受这样的批评,不过在哥林多却被“传别的福音”者抨击(林后十一 4 ),这里保罗可能就是针对这类指控。
21. 保罗对所传的道,总觉得非常简单。释经者一向把这里的字眼看为文句的交错法,也就是说,他向犹太人宣告他们要信靠耶稣,而向希利尼人则要悔改。这大致上也是不错的,悔改归回神,原是采向外邦人传的讯息(帖前一 9 ;参加四 8f ;来六 1 ),而犹太人则要从守律法转向信靠。不过,其实人人信主都需要信心(罗十 9 ~ 13 强调犹太人和外邦人相同;参罗一 16 ),而犹太人也同样需要悔改。因此这交错法的理论就不能确定了。 悔改 一字,并不是保罗常用的字,多半是路加的字汇,但也相当于保罗用的“归回”(帖前一 9 )。
22 ~ 23. 从追述过去,转看眼前面临的事了,这也是引发这番话的因由。保罗正在回耶路撒冷途中,这一程有两个特点。这是必须走的一程,是 圣灵 催逼保罗走的(十六 6 f . ,十九 21 )。他知道是神引导他去,他必须顺服。但这也是前路未明的一程:圣灵并未显示这一程的真正目的,和会发生什么事。这种前途未卜的心情,反映在罗十五 30 ~ 32 保罗请求为他祷告之中,求神保守他在耶路撒冷中脱离危难,又叫教会乐意接受带去的捐款。有一件事保罗肯定知道的,就是每到一地方,圣灵都预先告诉他有 捆锁 与患难等待他。这里不清楚圣灵预言的逼害(廿一 4 、 11 )是在耶路撒冷,还是在保罗所到的每一城市,也许是指前者。圣灵的工作有时是透过先知,有时是直接向保罗启示。
24. 若上一节解得不错的话,保罗就预知在耶路撒冷将会受苦。他所 不 知道的( 22 节),就是这苦难是否会丧命,但他强调自己已准备受死的了。他不以 性命 为念,也不看为 宝贵 ,不必不惜代价地护卫性命。这一点与他书信中相合(林后四 7 ~五 10 ,六 4 ~ 10 ,十二 9f ;腓一 19 ~ 26 ,二 17 ,三 8 ;西一 24 )。他看最重要的,是走完他的路(提后十 7 ),忠心完成他信主时所托付的使命,就是传扬 神恩典的福音 (加一 15 f . ;参林后六 1 )。保罗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忠心传福音,并且是被召往广大的地域去传;所以他想向西到罗马去(也到西班牙去,罗十五 24 、 28 ),在那里传福音。也许他认为基督再来的首要条件,就是福音传遍世界(罗十一 25 f . ;参可十三 10 )。但他也知道这任务的完成,不一定要靠他的,最要紧的是忠心完成自己的一份,这一份的大小,神自会决定。
25. 保罗知道当日的会众,必不会再见面了。他向他们传天国的道,已经完成。几位解经家从这几句话中推论(加上第 38 节),说路加写的时候,已知道保罗身亡,所以不可能再回到这地区来了。路加虽然没有在使徒行传末,记载保罗之死,只让读者保留一幅保罗在罗马无阻碍地传扬福音的画面,但他已有足够暗示,叫人知道保罗死在罗马。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保罗自觉这一带已没有作工的余地(罗十五 23 ),前路将另有所向,极不可能再回到爱琴海地区了。事实上保罗这愿望未得实现,他可能曾再探访过这地区(教牧书信中似乎有这样的线索),这样只不过表示他所担心的并未实现罢了,至低限度这时未实现。路加把这一番话看作保罗对所有宣教工场上的教会话别,似乎证据十分强,但不够具说服力。
26 ~ 27. 然而,保罗在以弗所的工作完结了,他强调自己已忠心尽了职守,任何人失落,责任不在他。他大胆地说没有人的 血 在他身上,见结十八 13 ,卅三 1 ~ 6 的比喻。叫人丧命的罪的用语,这里是针对牧者忠心传扬生命之道的属灵责任。正如守望者忠心警告人们,说敌人已近在眉睫,听的人若对警告置若罔闻,则守望者责任已尽。保罗作为一个福音使者,正是这样,他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他自信已把福音的每一方面,忠心地传讲了;神整个救恩计划,都毫无遗漏了(参弗一 11 ;不过神的计划这观念纯出于路加)。
28. 这时保罗进入讯息的第二部份。第一部份他暗示自己的榜样,是他们学效的范本,这时却转为直接劝勉了。他用告别辞的形式,劝他们当他不再和他们同在时该如何行事为人。他们不只要留意自己也要留意教会的属灵景况(参提前四 16 );领袖必先保持忠心,才可指望教会忠心。用 羊 描写教会,是旧约说到神的子民的比喻(诗一○○ 3 ;赛四十 11 ;耶十三 17 ;结卅四),耶稣也沿用它(路十二 32 ,十五 3 ~ 7 ,十九 10 ;约十 1 ~ 30 )。在约廿一 15 ~ 17 和彼前五 2 ,也用这画面来刻画教会和领袖;林前九 7 中,保罗用了它,但并未特别强调。不过,羊群并不是保罗描写教会的形象。这个描写法引致教会领袖称为“牧人”或“牧师”(弗四 11 ),保罗这里用的是 监督 ( RSV 作 guardians 其他地方则作 bishops (希腊文 episkopos ),这字在保罗所建立的一部份教会,用来称他们的领袖(腓一 1 ;提前三 1 ~ 7 ;多一 7 )。它带出的意思,是属灵的关顾与牧养。这些人是神藉圣灵所选立的。这里称为“监督”的,与第 17 节的长老同为一人,又从十四 23 知道他们是保罗祷告禁食后所立的,祷告禁食表示他们凭圣灵的指引而行。他们的职责是 牧养教会 , RSV 译作 喂养 ,似乎把作牧者的身份缩窄了;他的职责应该包括了一切关乎羊的关顾。这里称教会是 神的教会 284 ,这是只有在保罗书信中用的辞(见林前一 2 )。教会属于神,因为祂亲自买她回来( RSV 用 获得 一字太弱了)。这里表达的是买赎的行动,教会成为神的产业,这是根据赛四十三 21 ,神买赎以色列的描述(参诗七十四 2 ,就是根据一节经文说以色列如羊而来的)。赎价按字面意义是祂自己的血( RSV mg ),可是,早期使徒不大可能会说 神 流自己的血,因此必然是指耶稣作这句的主语(这只是可能,但不很强),或者指“祂自己的那一位的血( RSV mg )”,文法上可行,也切合 衪自己的儿子 (罗马八 31 )的说法。这是路加作品中,清楚提及十字架教义性关键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虽然如此,却不可忽视它的重要性,因为这不只表示了保罗的信念,也表示了路加的信念。
29. 保罗对教会的爱心,是恐怕有 凶暴的豺狼 会进来破坏,这里继续用牧人的比喻。异端教师从外而来,引人走差,尤其是当保罗已不在他们当中抵挡他们。这事明明在哥林多出现了,林后十~十三证实有人来到哥林多,可能在保罗离开后,传另一个福音。这事在保罗离世之后,也一样会发生,所以看使徒行传写在这事件之后,则这话的含意就更广了。
30. 除了外来的人,保罗说还有教会里的人,也可能用 悖谬的 教训,引诱会众(参罗十六 17 ;西二 8 )。有人想辨认这些异端,但没有什么结论可寻。有人认为路加可能指诺斯底派思想,或受诺斯底影响的信徒,不过既然使徒行传中,没有诺斯底教训可寻,因此我们必须视它为一般性的异端,将要在教会出现。后来以弗所教会真的面临极强的异端势力(提前一 3 ;提后一 15 ;启二 1 ~ 7 ):保罗的警告是很合时的。
31. 面对这样的危险,教会领袖必须经常 儆醒 ,像牧人夜间守望,防避侵袭的狼;儆醒原是信徒一般性的警戒(林前十六 13 ;帖前五 6 );这里特别指向领袖们(参来十三 17 ),再用保罗自己的榜样来加强。他 三年 之久(他在以弗所大概停留的年日,十九 10 ),他昼夜不住劝戒会众各人(参帖前二 11 ;林前四 14 ;西一 28 )。 昼夜 是夸张写法,比较帖前二 9 ,保罗昼夜亲手作工以维生。
32. 保罗最后一步,是把领袖 交托 在 神 手中。这一举动并不是一种委托仪式,立他们为全的总管,因为他们本已有这位份( 17 节)。保罗在此地把自己承担的责任,移交给他们,正如十四 23 的话别式一样。他把领袖们交托在神手中,和 神恩惠的道 之下,就是指神恩惠的福音( 24 节)。 恩惠 是保罗独特的用字,表示神白白的恩典,是人不配受的,祂因着它拯救罪人。路加也常用这个字,尤其是用来指福音的讯息(路四 22 ;徒十四 3 );因此路加和保罗的用字在这里是一致的,虽然实际的用辞出自路加。神的道 建立 信徒,就是使他长大成熟的意思(参林前三 9 ~ 15 ;弗四 12 ),使他们与一切成圣的人同得 基业 (参罗八 17 )这含糊的词(也许来自申命记卅三 3 f . ),似乎是指神将赐给保罗的听众,有份于祂王国统治的福份,是神一切子民所共享的。对神的话忠心,然后带来神的祝福,这是十分重要的观念:保罗和路加决不认为教会领袖,可以超越所交托给他们的神的道之上(提后一 14 ),也不能支配神的道;相反的,他们服在神的话之下。
33 ~ 34. 保罗话未了,他还有一个最后的要求,求他的听者学效他自己无私的奉献。他说的是由衷之言,他牧养劳苦作工,亦没有贪求任何报酬(林前九 15 ~ 18 )。古代社会里, 金银 衣服是代表财富地位的标记。保罗没有财富,甘心自己亲手作工维生,虽然,作为使徒,他本该要求教会的供养(帖前二 6 )。事实上,他对教会给他的馈赠,十分感激(腓四 10 ~ 20 ),但又好像很不好意思似的。无论如何,当时教会给他的馈赠,加上自己的工作,足以维生,不致成为他当时事奉的教会的负荷(林后十一 7 ~ 10 )。
35. 这样,保罗成了扶助贫弱(帖前五 14 )的榜样,实行 施比受更为有福 的生活。这句话会引起误解,以为贫弱受人援助的人,就不及施与他们的人有福了这话明显不是这个意思,乃是说有能力助人的人,应该乐施,不要为自己积存。希腊文有些相似的话,也表明这个办法是对的,希腊文有这些类似的句子,而犹太人反而没有,就会有些人认为这不会是耶稣亲口讲的,而是基督教化的希腊箴言。可是正如 Hanson ( p.206 )所坚持的见解,耶稣引用或借用一句希腊箴言,并没有什么难置信之处,因巴勒斯坦受希腊的影响甚浓。事实上这话用的是犹太形式 福 字的用法),可能与 十二使徒遗训 Didache 一章 5 节,相呼应,那儿说“施者有福了……受者可叹”,这里个人式的写法可能更接近原本手笔,保罗很少引用耶稣的话,间或引用时,正如这里的句子,用的是要引为道德教导的支柱(林前七 10 ,九 14 ;提前五 18 )。
36 ~ 38. 耶稣的话结束了这番话。保罗接着和众人一同祷告,再合宜不过了。一般情况下,祷告的姿势是站着的,但在严肃的场合下,会跪下来祷告(见七 60 )。赫肯指出这是路加时代(不是保罗时代?)的作法,但没有说明他怎样知道的。泪别的情景出现了,与旧约(创卅三 4 ,四十五 14 ,四十六 29 ),及犹太着作描述的情形相似。流泪亲嘴的情感流露,在当时的文化背景,是十分自然的。这里的亲嘴是亲情的表示,不是信徒敬拜形式上的“圣洁的亲嘴”。这一幕最后的印象,就是保罗实在不会再见他们了,他往耶路撒冷之行有视死如归之慨。我们看出这一幕与耶稣面向那耶路撒冷受死,有类似的地方;保罗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监禁,不会再见这些友人了(参第 25 节)。
283 H. - J. Michel, Die Abschiedsrede des Paulus an die Kirche . Apg. 20, 17-38 ( Mu/nchen , 1973); C. K. Barrett, 'Paul's
Address to the Ephesian Elders', in J. Jervell and W. Meeks, God's Christ
and his Poeople (Oslo, 1977), pp.107-121; J. Lambrecht, 'Paul's Farewell
Address at Miletus', in Kremer, pp.307-337.
284 RSV 译本作 of the
Lord ,是抄写者更改了,为避免“神”字成为下面关系子句的主语。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20:1 看来保罗在暴乱之后便离开了以弗所前往马其顿,时间当在主后55年夏末或秋初。他盼望五旬节前到达耶路撒冷(16节)。
20:3
这三个月可能在主后55年冬天(参林前16:5-6),保罗在希腊的哥林多写了《罗马书》(罗16:1,23)。他现在携带马其顿和亚该亚人的捐项回耶路撒冷(参19:21;罗15:25),送给教会。他希望坐船,但犹太人知道了此事,又知道他身边携有金钱,想在途中下手杀他。保罗因此绕道往马其顿循陆路回去。
20:4
这里所记各人应该是各地教会派出陪同保罗送捐项去耶路撒冷的人。马其顿省有三人(所巴特、亚里达古和西公都),加拉太省有二人(该犹和提摩太),另有二人来自亚西亚省(推基古和特罗非摩)。所巴特代表庇哩亚教会,他很可能就是《罗马书》16:21所说的所西巴德。
20:5
保罗第二次旅程到达腓立比后,便未见到的“我们”二字(参16:17),在此再度出现,表示作者路加和保罗同行前往耶路撒冷。路加在这之前是否滞留腓立比或者也到了以弗所,无从稽考。但从这里开始,路加一直跟随保罗,先到耶城,再随他去罗马。
20:6
“除酵的日子”即逾越节(参出12章)。保罗因犹太人的阴谋,放弃水路,改由陆路经马其顿去特罗亚(3节;参林前16章),在这里过节,再乘船去耶城。其时约在主后57年。
20:7
“七日的第一日”即今星期天。聚会擘饼是在当天晚上举行。虽然有人依犹太人的计算方法,一天从头一天的下午六时起计,推论聚会的时间是礼拜六晚,但路加没有理由在希腊人的城市用犹太人的习俗来记述时间。(关于七日的第一日聚会的渊源请参本书前面的〈参考资料〉)。
20:9
从名字看,少年人犹推古可能是已获自由的奴隶的后代(参6:9注)。他工作了一天,灯烛的热气和拥挤的人群,令他不知不觉睡去。聚会显然在三楼,也就是顶楼举行。他坐在向街的窗口上,跌了下去。
20:13 保罗的旅伴从特罗亚搭船先往亚朔,自己则走路去,只有三十公里,比坐船快。
20:14 米推利尼是亚西亚省勒斯波岛东南的港口。
20:15 米利都在以弗所南约45公里。保罗抓住机会请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来,这样比他去以弗所要省不少时间。
20:18
这里记下保罗的又一篇讲道摘要。第一篇在13章,对象是犹太人;第二篇在17章,对象是外邦人。这一篇是保罗的告别辞,讲他个人的见证,暗示他将为道献身(22-27)。勉励的对象是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作者路加一定亲与其事,这从有关保罗与长老们见面的记叙前后经文中所用的“我们”可以看出(5-16节与21:1-18)。
20:22
保罗并非不顾圣灵的指示,一意孤行上耶路撒冷,而是圣灵催迫他快快前去(“心甚迫切”是说“内心为圣灵所催”)。众人劝他勿去也非圣灵阻止,而是圣灵预示保罗将要被捕(21:4,11-12,30)。
20:26 保罗舍生忘死尽力辩明福音,在神面前可存无愧的良心。
20:29
“凶暴的豺狼”指传讲异教的假教师(参太7:15;提前1:3-7)。错谬的道理有两个来源:1,教会外面的假教师(林后11:13-15;彼后2:1-3)。2,教会里面野心的领袖(30节,约壹2:18-19;约叁9-10)。
20:31 看19:10注。
20:35 信徒应该帮助那些不能工作维生的人(软弱的人)。
保罗要大家记住耶稣所说“施比受更为有福”的话,但此语不见于四本福音书。可能是一句俗谚,耶稣当日曾引用过,路加现在记录下来。保罗提到它,因为可以概括耶稣的一些教训。此语也为初期教会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