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二十章
第 20 章
民 20:1> 再临加低斯,以色列人入迦南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20:1 加低斯是三十八年前初次窥探迦南地的人回来报恶信的地方( 13-14 章)。从埃及出来的那一代已所剩无几,新一代的人不久就可以进入迦南地了。摩西、亚伦、约书亚、迦勒,是自出埃及直至此时仅存的少数几个人。他们再次来到加低斯安营,摩西盼望百姓能有新的开始。
民 20:3-5> 好发怨言,怪罪他人,是我与其他人同工时的表现吗?
20:3-5 事隔 37 年,新一代已忘记在旷野飘流是因父母和自己犯罪的结果,他们不肯承认问题所在,反而怪责摩西使他们身陷困境。我们的困难,常常是由于不顺服神或缺少信心所致。我们绝不能怪责神使我们犯罪,只有当我们认清自己的罪,才会有平安和灵命上的长进。
民 20:12> 神为什么如此严厉处罚摩西?你从中悟出什么真谛?身为领袖的应怎样做?
20:12 耶和华只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但他竟然击打磐石两下。本来神的大能藉着摩西的吩咐就能成就,但是摩西竟擅自做主,击打磐石,因此神不准他进入应许之地,百姓亦毁谤他、攻击他。神对摩西的处罚太严厉吗?摩西是领导人,应该以身作则,他对百姓负有重大的责任,所以神不能对他从轻发落。他击打磐石,就是不顺从神的吩咐,并且是在百姓面前做的,表示他自作主张、不信任神、不尊神为圣。
民 20:14> 互相信赖可化干戈为玉帛,一方猜疑便埋下危机……
20:14 以扫与雅各两兄弟,成为两个民族的祖先。以东人是以扫的后裔,以色列人是雅各的子孙。本来,以东人是以色列人的兄弟,以色列人向以东王要求从他的境内大道通过,保证不会损坏他们的田地、葡萄园,更不喝他们井里的水;但是以东王不肯,因为不相信他们的话,怕他们会来攻击,或踏坏庄稼(参申 2:4-5 )。神不许弟兄动武,便吩咐以色列人从另一条路前往应许之地。
民 20:17> 20:17 大道(原文作王道)是古代车队所行走之道路。在以色列人来到之前,早已成为主要的公路。
在加低斯的遭遇
民 20:21> 遇到阻挠凭血气行事,还是求神引路或赐智慧找出路?
20:21 摩西想派人与以东王商谈,好从他的境内通过,但是没有成功。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兴兵动武,一是止住干戈。摩西知道未来的岁月障碍重重,不想再添烦恼。争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不值得因小不忍而乱大谋。公然宣战似乎很英雄,甚至是维护公义,但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当效法摩西,即使没法前进时,也要想出另一种解决的方法,尽管这并非易事。
以利亚撒
民 20:28> 神给我的使命是什么?如何面对交接班?如何面对成败?
20:28 亚伦在进美地前辞世,是对他背叛之罪的一种处罚。(参出 32 ,民 12:1-9 )新一代祭司已受任,按利末记规定,亚伦身上的圣衣、祭司袍被脱下,由他儿子以利亚撒穿上,让会众清楚看见,下一代新的任务已经开始。──《灵修版圣经注释》
民数记第二十章
错误的态度(二十 1 ~ 13 )
以色列人经过许久漫无目标的飘流日子后,大约到达加低斯的时候,米利暗就过世了,那时是“正月”,年代显然在旅程的第四十年时,因为亚伦死于同年五个月之后( 23 ~ 29 )。可惜这第四十年的历史又同样地再以怨言开始,圣经并没有将人性的弱点加以掩饰,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以色列人的错误:
.对困难的错误态度──本来加低斯一向以好的水泉闻名,但百姓发觉缺水,因此便埋怨起来,向摩西争闹( 3 )。我们看到基督徒也常是这样,虽然我们蒙神的祝福不少,但时常因有难处发生,便忘记神过去如何祝福我们。可能这只是暂时的难处,只会在短时间内令我们不便,但这短暂的不便却使我们陷入绝望中而放弃一切,就像以色列人一般。在神看来,这种态度是极错误的。
.对神旨意错误的态度──他们在此时看不出神要在这沙漠旷野中将他们兴起成为一个国家,甚至连他们中间的领袖摩西和亚伦也失败了。因他们没有用信心去看前景,于是一碰到难处,大家就彼此埋怨,不能忍耐,自然亦不能明白神的旨意。许多时候我们也像以色列百姓一样,忘记了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也不了解惟有经过苦难和试炼,我们的生命才会成熟。
祈祷 求赐信心的父神保守我不向困难屈服。
接受现实(二十 14 ~ 29 )
在加低斯时,摩西派使者到以东王那里请求准予经过他的地方。摩西的态度很客气,没有过分要求,只请求他允许通过正式的大路或商旅路线(原文作“王道”);他甚至没有求水,就算喝他们的井水时也必付钱,可见他的要求很合理,但遭以东人拒绝。进入迦南应许地是要经历很多艰难的。
同样,基督徒的人生断不会一帆风顺,进入神的国要经过诸多艰难与苦炼;有些问题是我们根本无从避免的。许多时候我们不能看穿问题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就如疾病、天灾人祸,或是生了一个弱能的孩子等,但事情既然发生了,就无法改变,为什么不甘心地接受呢?况且,神完全明白我们,祂必定与我们同在,祂的恩言鼓励我们,有何足惧?
今天的中心思想是:神在无法避免的事实里仍有作为:
1. 基督徒生存的榜样( 14 ~ 21 )──因为以东人的器量狭窄,以色列人便得绕道而行。然而这一次他们没有反叛神,亦没有怨言,他们仍是一样的温和( 19 ),也照常继续旅程( 21 )。
2. 基督徒离世的榜样( 22 ~ 29 )──神定下了亚伦离世的日子;当然亚伦自己和这事都有关系( 24 ),可是他并没有反抗神,只有安详从容地归回他的神( 28 )。基督徒的死亡就正像“上山”一般。
祈祷 求神赐下忍耐,让我可以接受从而来那必要发生的事。──《新旧约辅读》
民数记 第二十章 注释
20:1-29 在加低斯发生的事件
上文 ( 13-19)
叙述百姓在加低斯旷野三十八年中所发生的一些事和 得到的启示,以下两章( 20:1-22:1)记载他们最後的一段旅程──由
加低斯到约但河东的摩押平原。像上两次旅程一样(第一次由埃及到西乃,第二次由西乃到加低斯),百姓再次因缺乏水(本章 1-13)和
食物( 21:4-9)而埋怨摩西,於是神藉磐石出水供应他们的需要
,又 用火蛇管教他们。虽然以东人( 14-21)和亚摩利人(21:21-35不允以
色列人取道经过,神帮助他们击败亚拉得的迦南人( 21:1-3),
带领 他们绕道经过以东 ( 4, 10-20) ,
又杀败亚摩利王西宏。起行往应许 地是令人兴奋的,但在这重要时刻几位领袖都因犯罪死在旷野,首先是女先知米利暗,然後是大祭司亚伦(本章 22-29)。
亚伦是在出埃及後第四十年五月一日死的 ( 33:38) ,
他的姊姊米利 暗比他早五个月(正月间)在寻的旷野去世。按神的旨意,他们的那
一代都要死在旷野 ( 14:29),以色列人才可以起行进应许之地。起 行前领袖的死亡,代表着上一代的过去,证实了神的话是永不落空的。
1-13 磐石出水
本段与出 17:1-7的记载相似
,摩西两次都用杖击打磐石取水,水的命 名均是米利巴,取其「争闹」的意思。但两段有明显的不同,是记载
相距四十年在不同地方发生的事,这一次神原没有叫摩西击打磐石,摩西竟向会众动怒( 10),违反神的吩咐,以致神不容许他和亚伦进
应许之地,这是摩西事奉神的一生中最遗憾的一事。
摩西所取的杖( 9)并非亚伦的杖 (17:8) ,
而是他领以色列人出埃 及屡施神迹所用的杖(出 4:2, 17),
他将这杖一直存在圣所中、神的 面前( 9) 。
摩西的不信有以下几方面:按照神的指示,他本应吩咐 磐石,但他却向会众动怒 (参诗 106:32-33)
并击打磐石两下; 他这 次称神的子民为「背叛的人」,似是自作主张兼妄自责备神的会众,这是有损神的圣洁的。虽然摩西和亚伦是神拣选的仆人,被神重用多
年,但神仍要施予公平的惩罚,向他们取回带领会众进应许地的职分,要他们死在旷野之中。
14-21 向以东求助
以东人的祖先以扫(创 36:1)
与雅各是兄弟之亲,所以摩西向以东王 自称为弟兄。正因如此,摩西以和为贵,即使以东人不准借道,他仍
没有向他们开战,不像他对付亚拉得人和亚摩利人的做法。以东位於迦南地东南部,没有迦南地南方的崎岖山岭,并有大道(原文作王道,是约但谷东面高原南北直通之路)贯通,可省时省力。虽然以扫与雅各和解了,但他们的後裔却世代对敌,以东人此际首次不念旧情,
日後更变本加厉(参摩 1:11)。
22-29 亚伦逝世
24「归到他列祖」:指百年归老
(参创25:8, 17) , 亚伦终年一百二十三岁(33:39) ;
但此处表明他的死因是应验神预言的惩罚。第
一位大祭司死亡在即,须有另一位接任,即由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接上。摩西主持这项仪式,将大祭司袍从亚伦身上脱下,穿在以利
亚撒的身上。
民数记第二十章
摩西犯罪(二十 1-13 )
(一)
未达到应许之地以前,以色列人在巴兰的旷野徘徊之后,穿过寻的旷野(民十三 21 )来到加低斯。在这里他们再次发出怨言,而事实上这段插曲跟出埃及记十七章一至七节的记载是相同的。在诗篇九十五篇七至十一节所载更详。在他们的旅途中,加低斯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点以后我们将会看到。同样重要必须去注意的是,在章首引子中,我们看见摩西的家庭中没有一个成员进入应许之地;事实上,他自己、哥哥亚伦、姐姐米利暗都没有与以色列人一起进入应许之地。在犹太人的传统中,这是一段悲哀的历史。
在第一节最先报告的其实是米利暗的死,既没有告诉我们地方也没有死的方式。这段报告只讲事实,也许是因她挑战摩西的权柄(十二 1-15 )作出冷漠的反应,尽管她后来(弥六 4 )因为在出埃及时担任的重要角色(出十五章)而备受尊敬。
那些还活的人,发现事情不像他们所愿,竟然来到没有‘水’的又一个试炼之地,因此宁愿再次求死。他们再一次说话攻击摩西和亚伦,既没有勇气也无信心去面对将来。在我们的人生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形,当前途看来可怕,或者毫无保障时,我们希望困境消失。这里百姓吵希望死了比要面对明天的试炼还好(比较十四 2 ,出十六 3 )。我们必须回应呼召去天天背起十字架跟随主。
他们对情况的估计( 5 节)并不十分准确。但是他们有的是耶和华,并且可以自由地敬拜和跟随祂。那才是真正甘美的食粮(见申八 3 ,那里情况相似,人们求耶和华提供食物,而要学习的功课是‘人活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在出埃及记十九章四节,耶和华没有说祂带领他们到旷野,而是带他们归向祂自己。这里也是一样,但是他们因以自我为中心而冲昏头脑。摩西和亚伦再一次代求,‘耶和华的荣光’也再次出现。
耶和华告诉摩西去拿‘杖’,在第九节进一步确定是‘从耶和华面前取了杖’,也许因此造成十七章十节的结果。很可能这根杖已变成公众敬虔的重要象征,而从‘磐石’流出的水,亦有这一象征。这里启导了两种主要的传统:(甲)这水跟随他们到迦南;(乙)这磐石跟随他们到迦南。为怕读者轻易发笑,保罗深谙这后来的道理,并应用在哥林多前书十章四节,把基督比为磐石。
(二)
在这几节经文中,必然出现摩西和亚伦的罪,但是文中并无证明。按犹太人传统,没有写下来的理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尊长免遭嘲笑。知道他们犯了罪(像其他每一个人一样)已足够了,耶和华也惩罚了他们。犹太教教导说,一个人越伟大,审判的标准越严厉,因为无论发生了什么,摩西和亚伦显然严重地得罪了耶和华。第十节是决定性的:‘背叛者’要不是那些百姓,就是这两位领袖。
这里可以选择的是:(甲) 百姓背叛 ,这或多或少反映出百姓缺乏领导(见申一 37 );(乙) 摩西和亚伦怀疑 神迹的发生;(丙) 上帝只告诉摩西拿杖对磐石说话 ,摩西却用杖击打磐石,这表示他怀疑,或者愤怒,或者自大地在上帝的命令中加盐加醋;(丁) 整体来说,摩西的行动表现出怨怼 ,并且无法看见上帝行事之道,表示不愿顺从(比较约拿)。后者曾经变成一种被人接受的解释,诗篇一百零六篇卅二至卅三节是对它的支持。
经文中说他们在百姓面前不够‘尊敬’耶和华(译注:中文和合本译作‘尊我(耶和华)为圣’)。这是很重要的,向上帝宽容的神圣特性奉上荣耀及尊敬,这点在以赛亚书廿九章廿二至廿四节可喜的预言中,已经表明出来。因此,‘尊敬’上帝,是为了祂是上帝,不是人,而赞美祂,也要让祂被视为上帝。这个词表明上帝完全与我们有别,是分别为圣之意,而且准备和愿意向我们作出承诺。
最后一节( 13 节)解释了为什么这座城市的名字纪念耶和华被尊为圣的思想(加低斯意思是‘神圣’),加上米利巴或者‘争斗’这个名称,参见廿七章十四节。不管他们如何,祂‘在他们中间显为圣’。如何显为圣呢?藉神迹引出水来,尽管他们缺乏信心,不认为祂能够这样行。让我们赞美上帝,因为祂的工作并不依赖我们而成事。
现在让我们过去(二十 14-21 )
百姓正要走过到以东和摩押这个地区,它们是绪论中提到的第三段地理区域。
我们很难确定以色列人在这个阶段所采取的路线。但是在开始时,以色列人想要唤起以东的同情,那么她就可以越过他们的国界。摩西差派‘使者’,这并不算官式的探访,推测会很受欢迎地获准通过。摩西说以色列是以东的‘弟兄’,这个关系使人想起记在阿摩司书一章十一节和俄巴底亚书十和十二节以东的羞耻。创世记中雅各和以扫的故事也反映这种近亲血统紧密存在于两个民族之间。所以摩西盼望得到安慰和协助。
在十六节摩西言及耶和华差派来引导百姓出埃及的天使。参见出埃及记廿三章二十节这个应许可爱的用词:‘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也参见附注 5 。
摩西发誓将不会掠夺土地,他们仅仅希望‘经过’。如果他们不获准,以色列人将要走一条很长的迂回路,所以他强调他们全无恶意,并且应允要为任何他们路上需要的食水而付钱。摩西希望使用的路线是一条已经建造好作为商用的贸易之路,这也是官方旅行所经之途,所以受到皇室保护,因此它名叫王道( King's
Highway ,或译作‘皇道’、‘王者之路’──译者注)。这条路在民数记廿一章廿二节再次提及,方向是从大马色通往亚夸巴( Aqaba )的海湾,沿途经过迦南的东部。它与横过它的其他大道相通,并且沿途堡垒密布(创十四章)。这地区经过一段安定与毁灭的典型历史,反映出所经历的战争与和平;其后他雅努皇帝( Emperor
Trajan ,罗马皇帝,译注)在公元前大约一○六年把它重建,并且改名为他雅努路。在现代的约旦有一条路是以它为基础而建成的。
基于某些理由,以东王拒绝让他们安全快速地通过。更甚的是他竟派人耀武扬威地与他们对抗。以色列人只好撤回去。耶和华没有告诉他们去作战,而这也是头一次他们不采取主动。在生活中基督徒亦需学习什么时候应去战斗和什么时候要却步。
亚伦去世(二十 22-29 )
关于何珥山的地点,或多或少也有些讲得通的说法,但却未能确定。所知道的是亚伦死在那里,而且推测他被摩西和以利亚撒埋葬。按希伯来惯用语说,他是‘归到他本民’。最后一个字是众数形式,表明最接近的亲戚。它是一句温和的短语,好像类似的‘归到某人的父亲那里’或‘与某人的父亲同睡’(例如士二 10 ,王上一 21 ,十四 31 )等句。然而,亚伦的死仍然有部分是要惩罚他在二十章一至十三节的事件上(特别看 12 节),没有完全遵从耶和华的‘命令’(字面意思是‘口’)。
亚伦的死只记录事实,好像记载米利暗的死(二十 1 )一般,平板得令人困惑。文中没有述说很多基本的事实,编者(卅三 38-39 )考据出他的年龄为一百二十三岁,死的时间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四十年五月的第一天。在这里得知他的祭司袍从他身上除下,象征性地传给他的长子以利亚撒,他接续他的父亲成为大祭司。缝制这种外袍的描写可见于出埃及记卅九章一至三十一节,而亚伦穿袍的庆典记载在利未记八章七至九节。这些外袍象征大祭司的主要使命是成为中保:有色的外袍、黄金、宝石代表上帝同在的荣耀,胸牌上刻有十二支派的名字,代表以色列。只有在赎罪日进入‘圣所’的时候,他才可以脱下祭司外袍(利十六 4 , 23 )。
亚伦去世是百姓的重大损失,他们为此哀哭了三十天,摩西死时也得到同样的尊敬(申卅四 8 )。照犹太人的传统,亚伦特别被怀念为一位与人和睦的伟人。拉比希利尔( Rabbi Hillel )是耶稣最伟大的前辈之一,他说,他的跟随者必须成为‘亚伦的门徒,热爱和平与追求和平,热爱他的同伴和带领他们接近妥拉’。亚伦作为和平使者的声誉非常高,故拉比们竟辩说他比摩西更赢得人们的怀念。这一点是以什么为据呢?当摩西死的时候,经文记载说:‘ 以色列人 ……为摩西哀哭’(申卅四 8 );但当亚伦死时,却道:‘ 以色列全家 ……便都为他哀哭’。
耶稣曾经用令人惊奇的话论及使人和睦:‘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太五 9 )。不是那些爱好和平者,无论他们尽了多少力;不是那些维持和平者,无论他们多么忍耐;甚至不是那些为和平祷告者,无论他们可能多么真诚;而是那些好像耶稣一样 实行 与人和睦,积极地使人复和的这类人真实之行为表现,才真是上帝的儿女,他们了解祂那有如慈父般的爱及祝福。而祂这些儿女将会得到永远不死的应许。 ──《每日研经丛书》
民数记注释 八.摩西的罪(二O1~13)
二O1 本章开始的时候,距离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已有四十年,而距离他们派探子窥探迦南地,也有三十八年。百姓已经在旷野飘流三十八年,他们这时再次回到加低斯,在寻的旷野——就是他们三十八年前初次窥探迦南地的人回来报恶信的地方。他们这时相距应许地,并不比三十八年前接近!米利暗就是死在这里,并且葬在这里。在第十九和二十章之间那段虚度的时间,有超过六十万人已经死去了。整个世代正默默地收割他们不信的苦果。
二O2~9 因缺水而向摩西、亚伦发怨言的人,是新一代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却象其祖先一样(2~5节)。虽然事隔37年,新一代的人却已忘记在旷野飘流是因父母和自己犯罪的结果,他们不肯承认问题所在,反而怪责摩西使他们身陷困境。耶和华命摩西吩咐磐石,使它发出水来。他要把会幕里亚伦的杖拿出来(9节;比较一七10),但第11节说是“他的技”亚伦的杖是祭司的杖;摩西的杖象征审判和能力的杖。
二O10~13 从前百姓曾在一个称为玛撒(和米利巴)的地方为缺水而发怨言。那时候,耶和华命摩西击打磐石(出一七l~7)。但这时摩西的耐性已经耗尽。首先,他说话鲁莽,称百姓为背叛的人(l0节)。其次,他用杖击打磐石两下,而不是吩咐磐石。出埃及记第十七章被打的磐石是基督的预表,他在各各他山上受击打。但基督只一次受击打。基督死后,圣灵赐下来,而第11节的水就是圣灵的预表。由于摩西、亚伦在这事上的罪,神定意不让他们进入应许地。他称那地为米利巴,但却不是出埃及记第十七章的米利巴。这地方有时称为米利巴加低斯。
摩根评论说:“神的仆人这样发怒(我们说那是很自然的),并不能如实地向百姓说明神的心意。他的失败,是因为那时他的信心并未能达到最高的活跃程度。他仍然相信神和神的能力,但他并不信靠神以至于在以色列人眼前尊他为圣。这确实是一个很彻底的教训。正确的事情竟可用那么错误的方法行出来,以致产生邪恶的结果。我们有一首极有深意的诗歌,但倘若我们不够深思熟虑的话,便会忽略它的意义——
求主向我静谈真谛,
使我向人为主传声。
这个祷告,不单是求主使我们可以传达他的信息,那是求主使我们用他的语调和他的态度来传达他的信息。那就是摩西失败的地方,由于这次失败,他被拒绝于应许地之外。”
九.亚伦之死(二O14~29)
二O14~21 进入应许地的计划并不是从旷野直接北上,而是向东行经过以东人的地方,然后沿着死海东岸往北行。跟着,百姓要横过约但河。但以东王不肯让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本来,以东人是以色列人的兄弟,以色列人向以东王要求从他的境内大道通过,保证不会损坏他们的田地、葡萄园,更不喝他们井里的水;但是以东王不肯,因为不相信他们的话,怕他们会来攻击,或踏坏庄稼(参申二4)。后来的历史,以色列人在扫罗治下,曾打败以东人,即雅各的兄弟以扫的后裔。
民数记注释 20:1
正 月 间: 本
章 记 载 了 以 色 列 人 出 埃 及 后 第 40 年 发 生 的 事 情 ( 参 22~29 节; 33:38) 。 以
色 列 人 已 经 在 旷 野 飘 流 了 39 年, 上 一 代 人 中 的 绝 大 部 分 已 经 因
着 不 信 而 倒 毙 在 旷 野, 未 能 得 着 神 所 应 许 的 ( 参 13~14 章 ) 。 但 是 他 们 的 儿 女 们 却 将 很 快 进 入 应 许 之 地。
20:8
吩 咐 磐 石: 神
要 求 摩 西 和 亚 伦 吩 咐 磐 石, 而 不 是 像 从 前 在 何 烈 山 那 样 击 打 磐 石 ( 出 17:1~7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20:12
你 们 必 不 得 领 这 会 众
进 我 所 赐 给 他 们 的 地 去: 摩
西 没 有 谨 慎 地 遵 行 神 的 命 令 行 事 ( 比 较 8 节 与 11 节 ) , 所 以 神 不 容
许 他 带 领 以 色 列 人 进 入 迦 南。 摩 西 是 以 色 列 人 的 属 灵 领 袖, 神 曾 借 着 他 颁 赐 律 法。 因 为 摩 西 具 有
更 高 的 地 位 和 影 响 力, 所 以 他 有 更 大 的 责 任 顺 服 神 的 话 语 ( 比 较
雅 3:1) 。
1. 摩 西 的 罪 有 两 方 面:
首 先, 摩 西 说 了 急 躁 的 话, 仿 佛 神 的 荣 耀 和 能 力 是 属 于 他 和 亚 伦 的 (10 节;比 较 诗 106:33) ; 然 后, 摩 西 又 急 躁 愤 怒 地 两 次 击 打 磐
石, 而 不 是 像 神 所 指 示 的 那 样 吩 咐 磐 石 (11 节 ) 。
2. 摩 西 急 躁 的 言 语 和 行
动 都 表 明 他 不 信 靠 神 (12 节 ) ,因 此 “ 违 背 ” 了 神 的 命 令 (24 节 ) 。 摩 西 在 这 样 一 个 关 键 的 时 刻 缺 乏 信 心 和 顺 服 之 心, 而 那 正 是
人 对 神 话 语 应 当 常 有 的 正 确 反 应 ( 比 较 申 9:23 ;撒 上 12:15 ;王 上 13:21 ;王
下 17:14 ;诗 106:33) 。 此 外, 摩 西
的 错 误 还 在 于 他 没 有 把 神 当 做 一 位 圣 洁、 配 受 尊 崇 的 神 对 待, 既 没 有 敬 畏 他, 也 没 有 顺 从 他 的 命
令。
3. 神 期 望 藉 着 这 些 经 文
警 戒 所 有 传 道 人: 因 着 他 们 所 处 的 地 位 和 影 响, 他 们 更 有 责 任 顺 服 神 话 语。 如 同 摩 西 失 去 带 领 以
色 列 人 进 入 迦 南 美 地 的 资 格 一 样, 今 天 的 传 道 人 也 会 因 着 违 背 神 的 命 令 而 永 远 无 法 在 某 些 领 域
民 数 记
注释
二十 1 至二十一 35 再次起行到迦南
「正月间」大概是指到 3 月中。当中略去了 38 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快踏进第四十年。经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省略的事实,不过,我们若将摩西所列出的营址(二十 1 ,与三十三 36 相比,留意第 38 节),我们就能够察觉作者已经跳越了在旷野飘流的大约 38 年时光──无声地见证了他们已虚度了光阴。到了大约 10 月,以色列人从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巴尼亚折回后的第三十八年,终于快要过撒烈溪(申二 14 ;参民十四 25 )。摩西和后来的耶弗他都曾重温这段历史(申二 2-15 ;士十一 15-27 )。
二十 1 米利暗逝世
亚伦和摩西亦相继在这同一年内离世。这标志着不能进入迦南地的那一代人已全部去世。
二十 2-13 在米利巴发怨言
旷野飘流岁月的尾声,就如昔日开始时一样,都是充满了百姓的怨言。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如今很可能已模仿了上一代的处事方式。申命记记载了摩西如何警告他们,他们其实是硬心的,可能会很快便离弃神。正如往昔一样,主的荣光显现,要攻击那些背叛的人。摩西和亚伦取了那根发了芽的杖,就是神显出兆头证明祂选立亚伦的杖(十七 1-13 )。但摩西并没有完全遵照主的吩咐去做。他没有吩咐盘石流出水,反而用杖击打盘石两下,而且,他言下之意表示是自己使水从盘石中流出来的( 10 节)。由于他没有将荣耀归给主,他便失去了带领以色人进入应许地的机会。
二十 14-21 以东不容以色列人通过
以色列人开始要接触迦南的邻国。此次的接触,深深地影响了这两国其后数百年在外交关系和战争方面的历史。加低斯位于以东的边界。以色列人若要从南面进入迦南,就要经过以东。我们要留意经文如何记录两国之间互相传达的信息。以色列人的要求遭到以东王的拒绝。
二十 22-29 亚伦逝世(参三十三 37-39 )
我们并不清楚何珥山的位置,只知道它在以东的边界(申十 6 将该地称为摩西拉)。亚伦在米利暗死后 4 个月逝世,当时大约是第四十年的 7 月中(三十三 38 )。陆续的死讯表示了第一代以色列人的消逝。眼见亲人一个个地去世,剩下自己一人的摩西,很快也要离世了,因为 40 年的岁月已无声逝去,他们都不能进入即将可攻占的迦南地。这章虽然充满了悲哀的调子,但它却预报了以色列人即将进入应许地的信息。伊莱贾撒接续了亚伦的祭司之职。
民数记
民数记第二十章
20:1 本章至22:1记载以色列人从加低斯到外约旦的一段旅程。如果自红海到西奈为出埃及后旅程的第一段(出13-19章);自西奈到加低斯遥望迦南属第二段(来11-12章);本章和次章所记则是第三段,也是进入迦南地的最后一段旅程。前二次都以欢乐始而以悲哀终。这最后一段却以悲哀始,而以欢乐终。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和他的哥哥大祭司亚伦先后死在旅途(1,28节),而三十八年前在加低斯背叛中20岁以上的人,此时也可能所剩无几。但在终点,以色列人占领了何珥玛(21:1-3);战胜了亚摩利王西宏(21:23-27)和巴珊王噩(21:33-35),沿途欢呼作歌(21:17-18,27-30)。
旷野四十年生活中成长的新一代,在体格与精神上应该都和为奴的上一代不同。这一群饱历艰辛,在风沙中锻炼成熟的粗犷善战之民,已能向神发愿:只要神将迦南人交付他们,就能把所有的城邑尽行毁灭;和三十八年前听到探子的报告号咷大哭的上一代(14:1)比较,显然已脱胎换骨。
本节虽未记明为哪一年的正月,但将本章所记诸事与33章的旅程比较,特别是亚伦之死(33:38),应为出埃及后的第四十年。旷野三十余年的流浪生活,本书大半未予记录。这期中百姓很可能逐水草而居,靠吗哪而活,在旷野中绕行一周,又回到旧日伤心之地的加低斯。
但他们改变了战略,不从南面仰攻;大军绕经死海与约旦河东边外约旦之地,进到迦南的中部;先取耶利哥城(22:1),以高屋建瓴之势自北向南,其势锐不可当,“如牛舔尽田间的草”(22:3-4)。
20:2 第三段旅程开始时,营中布满愁云惨雾。米利暗与亚伦之死,代表了上一代人逐渐消灭;而新一代的百姓又为了没有水喝,象他们的父亲一样,与摩西争闹。神象当年一样(参出17:1-7),从磐石中给水。那地也因此叫做米利巴。有人以为此处所记与《出埃及记》乃同一事。其实,二事有很多不同处。1,《出埃及记》只提摩西,此处提到摩西与亚伦;2,此处要摩西去拿杖,因这杖已摆在神面前(17:10-11;20:8),此事显然发生在亚伦的杖开花结果之后;3,也是最大的不同处,是神要摩西去吩咐磐石出水,而非象第一次那样叫他击石出水。
20:12 同是击石,何以这一次摩西却受到“不信”的责罚?一般有如下的解释:1,神命令他拿了杖,去招聚会众,然后握杖在手用口吩咐磐石流出水来,可是他不信真能凭一句话便能叫石出水,用杖击打磐石,水虽流出,却违背了神的命令(24节);2,摩西盛怒之下连击二下,没有在百姓前尊敬神;3,磐石是神的象征(林前10:4),百姓聚合在磐石前,有若集合在会幕或者约柜前,摩西击石构成一种渎犯。
一代领袖在此历史时刻不能持守所信到底,殊堪嗟叹。在圣洁的天父面前,不能容许丝毫不信,益获证明。
20:14 从东方进入迦南的大路为取道以东地。以东人的先祖以东即以扫,是以撒的儿子,因此以东人与以色列人有兄弟关系。以东地位于死海之南,以色列人北上摩押,借道以东最便利。摩西的和平谈判未获接纳,以东人且出言不逊;以色列人只有绕道(20-21节),因为难走,又发怨言。
20:17 “大道”当系指外约旦沟通南北的通商大道,从阿卡巴湾港口直上大马色(今大马士革)。“大道”原文作“王道”,有坦途、捷径之意。
20:22 何珥山的确切位置不详,只知在加低斯巴尼亚东北,近以东边界。
20:24 “归到他列祖”,通常指一个受大家尊敬的人善终而死。一个人若死无葬身之地,骸骨无人收殓
,则是天罚(耶8:2;结29:5)。旧约的一个信念,是人死了会与先祖在一起。亚伦虽因米利巴击水一事被罚不能去到应许之地,但死后仍可与诸先祖、圣徒同列。
20:25 亚伦祭司职位的转移,为以色列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要举行仪式,为以利亚撒穿上亚伦的圣衣,让会众清楚看见,由亚伦开始的一个时代已告终结,由下一代继起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亚伦死在米利暗后约五个月,时年123岁(3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