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第三章
第 3 章
拉 3:2-3> 回归后建造祭坛且献上燔祭,定然别有意义……
3:2-3 建造祭坛是犹太人回归后头一次有组织的行动。祭坛象征着神的同在与保护,修筑祭坛显示了以色列人复国的意愿,也表明他们专一事奉神的决心。所罗巴伯照摩西律法的吩咐,献上燔祭(参利 1-7 章)。他们此举意义深长,代表要寻求神的指引,把生命再次献上,听从主的教导,并求祂赦罪。
拉 3:3> 既回到自己的地方,为什么又会惧怕呢?
3:3 犹太人害怕邻国的攻击。这些国家混杂了不同种族,他们的祖先曾被亚述国征服。公元前 722 年,以色列人被打败掳走,外族人被迫迁入北国以色列境内( 4:1-2 )。这种迁徙行动是亚述国一贯的策略,免得战败国的民族主义抬头,引来动乱。部分移入的外邦人后来迁到南边近耶路撒冷的地方。现在,因犹太人回归,外邦人便感到自己在当地的主权受到威胁。
拉 3:4> 以色列人守住棚节目的是──今天我们过宗教节日,又是为了什么?
3:4 住棚节为期七天,期间百姓入住的临时居所(帐篷、棚子、披屋),与祖先前往应许之地途中,在旷野漂流时所住的一样。这节日提醒神的子民,过去神如何保护和引领他们的祖先走过旷野。神对他们的爱恒久不变。(有关住棚节详细的描述,请参利 23:33-36 。)
拉 3:5> 过去的经验,叫以色列人学到重要的一课──我们在其中又学到看到多少?
3:5 被掳归回者返抵故国后,不等圣殿的根基建起,便立即筑坛敬拜神、献上祭物。经过多年被掳,他们吸取了教训,明白到神不会眷顾远离祂的人。过去他们强盛之时尚且被巴比伦人掳走,何况现在人数稀少、势力薄弱,且被仇敌包围,就更该倚靠神了。他们知道服从神必须发自内心,不能当成例行公事。若我们希望随时得到神的帮助,便应当紧紧依靠祂,把祂放在首位。
拉 3:5> 以色列重视他们的律法了,你看他们献祭的频繁……
3:5 摩西律法订明献祭条例(参利 1 ; 6:8-13 ),利未记 23 章详述了其中细节。每逢月朔之日,以色列人都举行特别仪式庆祝纪念(参民 10:10 )。
拉 3:7> 以物易物,很熟悉的一幕……
3:7 所罗门建造第一座圣殿时(参代下 2 章),也曾用以色列盛产的粮食和橄榄油,与西顿及推罗交换国内所短缺的木材。
所罗巴伯
拉 3:8> 城墙不是重要得多吗?生命悠关啊!为何竟然先建圣殿?
3:8 为何要先建造圣殿,然后才重建城墙呢?因为圣殿是百姓灵性上的需要,城墙则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犹太人明白了神才是人的保护,若神离开了他们,纵使有坚固的城墙也无济于事(参诗 127:1 )。他们知道保持良好的灵性生活,比巩固国防更为重要。
拉 3:8> 怎么不一开始就动工,还要筹划那么久?我们做事不是要快吗?
3:8 建殿的准备工作在九月展开,直至翌年六月(参 3:1 ;九月是犹太历法一年里的第七个月,因为阳历三月才是犹太新年的开始)。以色列人知道工程影响深远,所以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来计划筹备。预备工作看似平凡、不怎么神圣,但其实任何工程要完满竣工,准备工夫都是不容忽视的。
拉 3:10-11> 3:10-11 大卫曾清楚指示,在圣殿里敬拜时应如何使用音乐(参代上 16:25 )。
拉 3:10-11> 不求问功劳只默默付出;只因他们看到他们所有的一切,非从自己而出……
3:10-11 圣殿根基的奠定,有赖于每位参与者付出极大的努力,不过当中没有一人夸耀自己或诉说自己的辛劳,只将荣耀归于神。所有美善的恩赐,如天资、才能、力量和领导能力,全由神而来,应当感谢神给我们各种恩赐,又使用我们来完成祂的工作。
拉 3:11> 有关唱诗赞美神的情景,圣经记载当不只是这些吧?
3:11 圣经记载了不少关于诗歌和音乐的事工,这方面的资料请看出埃及记 14 章的附表。
拉 3:12> 根基没有以往的宏伟,人感沮丧;成就不及别人,人感自卑;只是在神眼里,最宝贵的是──
3:12 圣殿被毁五十年之后再次被建立(公元前 536 年)。年长的一看见新殿的根基远不如所罗门圣殿的那般讲究,便哭了起来。不过,圣殿是否漂亮对神并不是最重要,因为祂所重视的是建造者和敬拜者的心。神看重我们是怎样的人,多于我们的成就。世界千变万化,灿烂一时的功业转瞬便会衰落、消逝。我们只管尽心事奉神,不必与人比较事业的成就。
拉 3:12> 哭了,情感复杂……
3:12 新殿建在所罗门旧殿的根基上,两殿的大小相若,但旧殿却是精心建造装饰华丽的,周围有很多建筑物和一个宽阔的院子。两殿均用进口的香柏木建造,但所罗门的殿用大量精金和宝石装饰。旧殿花了七年多时间才完成,而新殿只用了四年。旧殿位于繁华的市中心,新殿周围却是一片废墟。新殿与旧殿如此迥异,难怪百姓感到悲伤。
拉 3:13> 欢笑声、哭号声,织出一幅百感交集的图画,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这样的时候?
3:13 圣殿的根基落成,庆典中欢呼和痛哭声交杂,可见以色列人的心情复杂矛盾。圣灵会激动我们,使我们因神的恩慈而喜乐,也叫我们因罪孽而哀恸,好让神有机会使我们改过归正。当我们来到全能的神面前,同样既会满有喜乐和感谢,又会因自己的过犯和亏欠而心情沉重。──《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斯拉记第三章
建坛立基(三 1 ~ 13 )
这是一难忘的历史时刻,以色列民从巴比伦到达耶路撒冷,虽要经过迂回曲折的路,却不被打倒(林后四 8 ),反而是更加士气如虹,他们同心合力先筑祭坛,后立圣殿的根基,工作能一气呵成谈何容易?只有那位创始成终的神能穿插在人群中,成就祂的旨意。
.建筑耶和华的祭坛( 1 ~ 6 )──以色列民筑起祭坛后,崇拜献祭的生活又再开始,是照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献上燔祭(利一 1 ~ 17 ),又献上甘心祭,是表明他们如何欢喜快乐地把自己献给神,在心灵里愿意以神为祭,献上感谢。守住棚节更是表明他们全体的大喜乐,显示神与人同住的快乐。
.立圣殿的根基( 7 ~ 13 )──
1. 立基之时( 7 ~ 8 ):立基之时正是冬去春来,恰是最好作土木工程之时( 8 ),况且材料又已准备好( 7 )。
2. 立基之人( 8 ~ 9 ):有帝王之贵胄所罗巴伯,同大祭司耶书亚为首领,带其余的弟兄──祭司、利未人、犹大的后裔等,他们既有能干之领袖,加上同心合意,按恩赐事奉,就不难事半功倍了。
3. 立基之礼( 10 ~ 13 ):从经文中看出他们是何等重视此次圣殿的奠基礼,不单严肃、更是隆重的。以色列民中较年长的曾亲眼看到神对子民昔日的惩治,人被掳、殿被焚;今天却看见神的恩典浩大,重建圣殿。
思想 子民眼见圣殿重建而欢喜若狂,今日你渴求教会得复兴吗?──《新旧约辅读》
以斯拉记 以斯拉记 第三章 注释
3:1-6 上恢复献祭敬拜
1-3上 筑坛於圣殿旧址
1 这很可能是回归後第一年。
七月是传统节期最多的月分,计有吹角日、赎罪日和住棚节。
以前所罗门就在此月行献圣殿礼。
2 本段提及宗教事宜,故祭司耶书亚的名字排首。
(参2:2; 4:3; 5:2等)
「与他的弟兄」:指普通百姓,不是所罗巴伯的亲兄弟。
3下- ; 复献祭
3下  ;
「邻国的民」:就是撒玛利亚居民,亚述灭北国以色列後将各
处人民徙置於此。以民惧怕他们,故早晚献祭,求神保护。
3:7-13 重建圣殿根基
7-9 预备所需物料和人力
7 粮食、酒、油是用作交易,代替钱币。
材料是仿照所罗门建圣殿用的(参王上5)。
10-13 献基礼
圣殿只奠了基,工程便受到邻国居民所阻(参 4-6)而停工,至二十
年後才完成。
思想问题(第 3章)
1 作者描写百姓开始建筑圣殿时,特别强调他们先建造祭坛。
究竟「祭坛」在以色列民心目中有什麽意思呢?
你信仰生活中是否也以「献祭」为你的中心?
2 「甘心祭」是否列入额外的献祭?
百姓献甘心祭给我们什麽属灵启迪?
你的信仰生活是否已突破诫命所定的十一奉献,进到「超额」的
付出?参申 16:17; 林後8:1-3。
3 以色列人对重建圣殿一事除了特别显出热心之外,对建造的过程
还显出什麽态度?参 8, 9节。
4 所罗门时代献殿的情况(代下 5:13;
7:3),和本章所记的情况有
什麽相似之处?参 11节。
年老的祭司、利未人和族长当时为什麽大声哭号?
参 12节; 该2:3。
他们的表现和许多年老人对事物的态度有何类似之处?
以斯拉记第三章
百感交集(Ⅰ)(三 1-13 )
(一)
以斯拉记第二章使我们得以重拾犹大山边正常生活的线索,现在提醒我们,虽然遥远的地区交通不易,艰难的地形分隔他们,新的独立生活需要他们致力于当地的事务,这一班被拯救的子民,决不能分化为各自孤立的小组。在他们归回第一年的七月(主前五三七年九月十月之间),‘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1 节)。他们遵守出埃及记廿三章十六节里上帝的律法。(这里所说的‘收割节’就是 4 节所说的‘住棚节’;参照利廿三 34-36 。)
在单纯的服从命令之外,他们又做了两件事。
(甲)他们表示他们的合一。他们一年三次,从全国各处,集合一起(参阅出廿三 14 ),以平衡经年累月分成小组,散居各处。‘被掳归国之人’的信仰,犹如现代的基督徒,依凭在每个个体或小组属于一体的观念上,在共同崇拜中,共同认信,共同表达信仰和合一。
(乙)在住棚节中,他们特别记念他们的祖先,从埃及获得拯救(利廿三 42-43 )。这件事,对于新近从统治他们的帝国手中获得释放的社体很合时宜。因此一同前往,主要是在上帝的恩典中同乐。在这七月里的一切活动后面,都存有这种动机。祭坛重建起来( 2 , 3 节),不只是为即时所需,也是为日常崇拜,如每日的献祭及各种节期( 2 , 5 节;参照出廿九 38-42 ;利廿三)。数月以后,在圣殿奠基的时候,彼此唱和( 11 节),表明他们清楚确实知道他们的存在,完全依赖上帝的‘永发慈爱’。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他们的崇拜,表明他们对上帝的感谢。最近有些事迹,令有些人怀疑是否祂‘永发的爱直到永远’。( 11 节的歌,可参阅四世纪以前,所罗门献殿时所唱的诗歌,代下七 3 )。
进一步说,住棚节的特质,使他们作出很好的安排,帮助他们回归到上帝的怜悯慈爱上。在此节期中,敬拜的人有一星期之久,住在临时凑合的设备,或许是帐棚,分布在耶路撒冷各处(利廿三 42 )。生活的方式,有意和永久的家相反,要他们记得,上帝拯救他们,他们得以继续存在,并不像正常生活一般保持安稳,而是很不稳定的。我们可以想像,这些从被掳中回归的人,何等重视此点,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建立常规的生活,即使重建破旧的居室,也无可能,忽然就听见呼召同往耶路撒冷去礼拜。今日西方社会,很多人享受富裕安定、松龄鹤寿,很难聆听人生断裂不成篇的信息,并面对在喘息的时刻需要依赖上帝的事实。不过我们安稳繁荣,至终不过是虚幻。任何尝试回避舒适安稳,或暂度刻苦的生活,或与贫穷被剥削的阶层共度艰苦生活,也不过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操练而已。
百感交集(Ⅱ)(三 1-13 )(续)
(二)
归回的人,有一种危危乎的感觉,可从‘惧怕邻国的民’( 3 节)一事上见之。这句话不太清楚,他们的惧怕究竟与建造祭坛有什么关连。很清楚的, 这一种 惧怕,不是宗教的惧怕,不是‘敬畏上主’(如果是,在希伯来文里要用另外一个字);而是归国的人对仇敌的恐惧。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看到,在犹大及撒玛利亚,有人不赞成他们归回。
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设想他们急急建造祭坛,是出于畏惧而产生狂热的敬虔行为;还是由于这行动本身 产生 仇敌的畏惧。前者的可能很少,因为古列王授权归回的人居住犹大,并且我们也看见在四章二节里,所罗巴伯及其他领袖,勇敢地拒绝这班敌人的提议。所以更可能的是,这畏惧是由于他们祭坛的建造,实际上牵涉所罗门王原址所立的粗陋祭坛的拆毁,而这祭坛不只留在本土的犹太人用它,即使那些从亚述移居到撒玛利亚的人,现在渗透向南,住在犹大广阔地区的(参照拉四 10 及耶四一 5 )也用它。那么第三节的意思,可能是他们 不理会 他们的恐惧,而重建祭坛。可见一开始,不管有什么后果,他们已决心要把崇拜立在正确的基础上。
(三)
在建造祭坛和新圣殿奠基的时候,当然会和所罗门所完成的圣殿的雄伟相比。第一个例子是在第七节,我们读到他们不只有财力重建圣殿,并且有力量效法所罗门从利巴嫩海运香柏树来(代下二 3 以下)。这比拟表示列国的财富一同支持上帝的子民。即使这新社体自己没有如所罗门的财富,但可以征用,因为古列王授权保证。其他和所罗门圣殿相比的,如重建的开始是在二月(参照王上六 1 ──虽然很可能这是巧合,因为这是一年中的早春,适合建造工程的开始),又如在建造圣殿之前,派定在圣殿工作的祭司及利未人。(参阅代上廿三 4 以下,注意 26 节以下,将利未人的年龄从三十岁改为二十岁,和拉三 8 一样。)
除了和所罗门的相同之外,又加上与以赛亚书六十章十至十四节的预言相似。预言所说的,不只是利巴嫩的财富,也有‘外邦人’来重建耶路撒冷。在这里,主要的‘外邦人’是古列王。他无意中成为上帝的仆人,也成为被掳回国之人的仆人。昔日所罗门时代以色列的雄伟气象,和以赛亚书所预言的未来的崇高景象,都适用于所罗巴伯和耶书亚新圣殿的基石上。
这种比较,使我们看见在崇拜中悲喜交集的景况。十至十一节是参加奠基礼的人,大大的欢喜。这是在旧约历史中常见的事(参阅代上十五章二节以下,这是大王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的事)。这里提醒我们,以色列的崇拜并非沉闷呆板;我们今天的崇拜,也不应当这样枯燥乏味、徒具形式的模式。这些归回的人或许还在回归犹大新生活的兴奋之中,心存感谢。在第一年中,虽然最初有些恐惧,但是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只是那些见过旧殿的年老的回归者,在新殿奠基的时候,大声号哭,就像敲击的沉重音符。
一般假设是因新殿的根基,显示远比旧殿为小。我们无法知道所罗巴伯圣殿的大小。(古列心目中似乎认为新殿当如尼布甲尼撒所毁的一样大;六 3 ;参照王上六 2 。不幸,我们无法确知,六 3 所云,只给高和宽,或许由于遗漏,或抄写不全。)很可能这些老年人的悲伤,只是受到过去痛苦回忆的感触所引起。在哈该书二章三节明明的指出新殿有的地方比旧的为差,或许缺乏以前的荣美。不管新殿有什么差距,以斯拉相当注意,老年人的哭号掺杂大声欢呼( 13 节)。这再一次意味以色列所希望的只部分完成。由于有人看见过去上帝赐予更大的福分,目前得拯救并将来新机会的喜乐,因而缓和了。
很可能这也意味将来存在更大的福气。这也解释了以前所云以斯拉没有充分利用以赛亚书六十章十至十四节暗指的事(以斯拉记一章所论应验先知预言的话与之吻合)。上帝与以色列重新立约再获肯定的欢乐中,是不允许遮掩这事实的:即完全的福分要子民不断顺服才能享受。──《每日研经丛书》
以斯拉记简介
叁·计划消灭犹太人(三~四)
一、哈曼与王说话(三)
三1 “这事以后”指出,第二和三章之间相隔五年的时间。以斯帖记这出剧最后一个重要人物,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在第1节出场了。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被高升,但后来的历史明显地让我们看到,王的手后面有撒旦的手。哈曼是亚甲族人,是亚玛力王的后裔(亚甲是王号)。耶和华宣告了长远与亚玛力作战(出一七8~16)。以斯帖记是这场战事最后的记载(另参看撒上一五32;三O1~10;代上四43)。
三2~6 王下令人都要跪拜哈曼,因他地位仅次于王。但末底改拒绝向人跪下,尤其是一个亚玛力人。敬畏神胜过惧怕人。摩西的律法没有禁止人对在上位者表示尊敬,犹太人有时也向政府官员下拜,以示尊敬(参创二三7;撒上二四8)。但摩西的律法禁止人除了神之外去敬拜人。东方的君主常要人敬拜他,在他们面前下跪,就等于把他们当作神,因此末底改决不肯这样做。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末底改作为一个犹太人,拒绝向一个古代的敌人(亚玛力人)下拜。不论怎样,其要点是他认为向哈曼下拜,不合犹太人的规矩,失去了忠于犹太的心。
末底改的同僚为了取悦哈曼,于是告诉他未底改没有遵王命。哈曼是一个极为自大的人,眼见未底改公然不敬,他气忿莫名。他不仅怀恨末底改本人,甚至憎恶末底改的民族,因为犹太人认为神是惟一值得尊崇的对象。因此他没有单独对付末底改,而是计划要灭绝国中所有的犹太人!
三7~11 哈曼的第一步是掣签定大屠杀的合适日期。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情况下,日子定在差不多一年之后。有人说:“甚至迷信也与神战车的轮子连上了。”神作出干预,让他有足够时间阻止哈曼的计划。“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一六33)波斯人称“抽签”为“普珥”,料想不到,哈曼消灭犹太人之日,竟然变为神拯救犹太人之时,于是犹太人便称这日为“普珥日”,欢喜庆祝。
哈曼接着在王面前诋毁犹太人,讹称他们危害国家。他求王下旨吩咐灭绝他们。根据玛代和波斯的律法,这种谕旨一经颁布便不能更改或撤回。为了增加王下旨的决心,哈曼自愿捐一万他连得银子进王库,来换取国王的允准。因那时波斯攻打希腊吃了连场败仗,弄致国库空虚。亚哈随鲁用他的戒指封上这个死亡的敕令,使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将要在哈曼骄傲的坛上牺牲了。第11节的意思,可能是被杀之人的银子归哈曼所有。皇上若降旨让他灭绝犹太人,他便可趁机掠夺他们的家园财产,中饱私囊。因为犹太人在帝国境内为数不少。
三12~15 屠杀令的抄本彻底详细地通布全国,定明十二月十三日是这场暴行的日期。亚哈随鲁和哈曼在宫里满不在乎地坐下饮酒,但书珊城中却大为慌乱。詹逊这样评论:“第三章的最后一句很重要:‘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不单犹太人,连非犹太人对这个暴政的凶残例子也有反应。群众有时会错,但不一定常常错。在这里,有无上权力的王和他的重臣,便是错误的少数。但所有人(无论是个人或民族)。必须承认最高的权力是神。王的谕旨签发、通告了,但万王之王最后的话才作准。”
以斯拉记 3:2
建 筑 以 色 列 神 的 坛: 归
回 民 众 的 首 要 任 务 就 是 为 神 建 造 祭 坛。 这 坛 是 犹 大 人 敬 拜 的 中 心, 因 在 这 坛 上 将 为 神 奉 献 各 样
祭 及 流 血 的 赎 罪 祭 ( 参 出 27:1 注 ) 。
1. 选
民 们 齐 心 建 坛, 因 他 们 已 经 意 识 到 “ 邻 国 的 民 ” 对 他 们 造 成 的 威 胁 (3 节 ) 。
他 们 知 道, 只 有 藉 着 信 心 和 顺 服 寻 求 神 并 与 神 亲 近, 神 才 会 保 守 他 们 不 受 侵 害 ( 参 出 19:5 ; 29:43 ; 比 较 来 4:16) 。
2. 他
们 也 对 自 己 生 命 的 根 本 意 义 有 了 清 楚 的 认 识, 他 们 要 “ 作 祭 司 的
国 度, 为 圣 洁 的 国 民 ” , 向 神 献 祭 ( 出 19:6) 。
他 们 只 有 完 全 回 应 这 一 属 灵 呼 召 才 能 成 为 神 所 希 望 造 就 的 选 民。 同 样, 基 督 里 的 信 徒 也 应 是 “ 有 君 尊 的 祭 司, 是 圣 洁 的 国 度, 是 属 神 的 子 民,
要 叫 你 们 宣 扬 那 召 你 们 出 黑 暗 入 奇 妙 光 明 者 的 美 德 ” ( 彼 前 2:9) ; 并 “ 藉 着 耶 稣 基 督 奉 献 神 所 悦 纳 的 灵 祭 ”
( 彼 前 2:5 ; 参 来 13:10) 。
也 就 是 说, 作 为 新 约 时 代 神 子 民 的 教 会 是 以 色 列 的 继 承 人 和 后 继 者。
3:4
住 棚 节: 参
利 23:34~43 注。
3:8
神 殿: 归
回 耶 路 撒 冷 后, 选 民 们 的 首 要 任 务 就 是 重 修 圣 殿, 恢 复 对 耶 和 华 神 的 真 诚 敬 拜。 漫 长 的 被 掳 岁 月
使 他 们 认 识 到, 如 果 不 将 神 置 于 他 们 生 命 的 首 位, 就 会 失 去 神 的 保 护 和 帮 助。 同 样, 如 果 我 们 的
生 活 和 愿 望 与 神 的 国 和 神 的 公 义 之 道 背 道 而 驰, 那 么 我 们 就 不 能 指 望 得 到 神 的 帮 助 和 赐 福 ( 太 6:33 注 ) 。
3:11
他 们 彼 此 唱 和, 赞 美 称 谢: 百
姓 看 到 圣 殿 的 根 基 已 立, 便 唱 诗 赞 美 神, 因 这 根 基 得 立 说 明 神 已 应 允 了 他 们 的 祷 告, 并 且 恩 待 了
他 们。 圣 经 中 的 赞 美 旨 在 颂 扬 神 和 他 的 作 为, 它 也 是 子 民 参 加 的 敬 拜 活 动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一 部 分 ( 参 “ 赞 美 ” 一 文 ) 。
3:12
有 许 多 …… 大
声 哭 号,也 有 许 多 人 大 声 欢 呼: 虽
然 神 的 律 法 中 提 倡 有 次 序 的 敬 拜 活 动, 但 并 没 有 限 定 固 定 的 形 式 或 模 式。 那 些 曾 亲 眼 见 过 所 罗
门 圣 殿 荣 耀 的 人 们 泪 流 满 面, 无 疑 是 因 为 圣 殿 被 毁 所 带 来 的 耻 辱 终 于 得 以 洗 雪; 而 其 他 人 则 大
声 欢 呼。 我 们 敬 拜 神 的 方 式 应 该 是 灵 活 的, 允 许 各 种 自 发 的 表 达 方 式。 神 造 各 人 皆 不 同; 当 子 民
以斯拉记
注释
三 1 至四 5 恢复敬拜
本部分分为 3 段。第一段描述祭坛再次筑起,及在坛上献祭敬拜(三 1-6 ),第二段描述重建圣殿的准备(三 7-13 ),第三段则首次提到建殿工程遭阻挠,结果需要延迟(四 1-5 )。表面看来,这景象跟先知哈该所给予的印象不相符;哈该后来(约主前 520 年)斥责犹太人对圣殿完全不顾,并催促他们在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带领下,开始一个似是全新的建殿工程。
学者对此难题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例如,到了哈该的年代,这早前开始的小计划已或多或少被遗忘了。然而,我们也许不应看这段经文所指的是回归早期的日子。第 7 至 13 节和四章 1 至 3 节可能是从哈该的时候开始(第 8 节「百姓到了耶路撒冷神殿的地方」所指的时间就是开始重建的时候,而不是最初从巴比伦回来的日子),而四章 4 至 5 节是后来加上,去解释工程何以延迟了(比较四 4 和三 3 ,并留意四 5 提到的一段时间)。然而,无论我们采用哪一个答案,作者的重点都是清晰的,而其目的是要作为一个模范:犹太人以恢复某种形式的敬拜为优先是正确的,只要那是可行的──即使在圣殿建成之前(三 6 )。
三 1-6 复筑祭坛献祭敬拜
本段最少是指从被掳归回初期的日子。祭坛在原有的根基上( 3 节)重建,那就是在原本的祭坛被破坏的地点上重建。既集中在神启示要作为献祭之坛的地点上(比较代上二十二 1 ),犹太人延续被掳前之以色列人的敬拜,便得到保证。同样地,特别( 4 节)和常献( 5 节)的祭,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得以恢复。他们敬拜的形式和表达法,正是摩西和戴维所设立的方法。
附注
第 2 节耶书亚是大祭司(比较该一 1 )。这职位在君主制度结束后,更形重要,因此这里适切地先提他的名字。所罗巴伯显然是继设巴萨任省长(比较该一 1 )。虽然他出于戴维家(代上三 19 ),但以斯拉记并没有以此为重要。
三 7-13 重建圣殿的准备
本段几乎每一句关乎建殿的话,都是刻意强调它与第一圣殿的相似之处。例如,第 7 节明显地响应着历代志上二十二章 2 至 4 节和历代志下二章 15 至 16 节;第 8 节的日期使人想起历代志下三章 2 节,而两年的准备工作若加在 5 年的兴建工程上(比较六 15 ),则这 7 年又可跟列王纪上六章 38 节相比较。利未人监督工程的责任( 8-9 节)又跟历代志上二十三章 4 节相同,而伴随着的庆典( 10-11 节)又使人想起第一圣殿的奉献礼(例如代下五 11-13 ,七 3 )。最后,第 12-13 节出现一个明确的比较,复建圣殿的欢呼声,最少也跟那些见过第一圣殿之老年人失望的哭号声相配。因此,本段的主要目的,也是强调其延续性和合法性,而结束时的喜乐,对作者那较晚的世代来说,是另一个挑战。
以斯拉记
以斯拉记第三章
3:1
“七月”:犹太人宗教历的七月相当于阳历九、十月间,时为主前537年。犹太人的几个重要节期都在七月,很可能当日决定启程日期时,是以七月可以恢复祭祀为目标来安排的。
照犹太人的规矩,献祭应在建殿之后,可是现在殿还未建成,他们便建坛献祭,可见悔罪和祈求神赦免的心甚切。在列王时代,献祭的事大都十分随便,有时根本不理。现在饱历被掳生涯,明白离弃神的不当,所以回国后第一件事是解决罪的问题。
3:2
所罗巴伯和耶书亚是回国人中的两位领袖(2:2)。所罗巴伯为犹大支派的首领,是大卫王室合法继承人(代上3:17-19),受波斯王委派为省长(该1:1)。耶稣的养父约瑟就是所罗巴伯的后人(太1:13-16)。神在大卫之约中的应许,从所罗巴伯的回国和以后的发展,一一奇妙应验。
耶书亚有“耶和华拯救”之意,为“约书亚”的另一写法。他是当时的大祭司(该1:1),父亲名约萨答,是犹大被掳前最后一位大祭司(代上6:14;该1:1,12,14)。
3:3
祭坛建在旧坛的根基上,不只方便,也有承先启后之意。这批回国的人虽是奉波斯王之命恢复敬拜耶和华,但对传统的敌人如以东人、亚扪人等,心中仍存畏惧。可是他们相信神的保护,联合起来如同一人,严格遵依摩西律法所规定的在传统的地方筑坛,每天献上早晚燔祭。从七月的第一天开始(6节)。
本节可译为“他们不理对邻国的民的恐惧,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
3:4
住棚节在犹太人宗教历七月十五至二十二日间举行(阳历九至十月间)。这是一个欢乐的大节期。(参《利未记》23:33-36,39-43)。若按《民数记》29:12-38规定,在此节期献每日的燔祭,七天应献公牛犊71只,公绵羊15只,公羊羔105和公山羊7只,和所罗门献殿时所献的公牛22,000,羊120,000比较,实在是很小的数目,但从归国的人数和财力来看,这已是很可观的奉献了。
3:5
“月朔”:每月的初一(民28:11-15)。“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看《利未记》23:2以后。“甘心祭”:参《利未记》22:23。为表示感谢而自动献上的祭,不必按通常献祭的严格规例,但也有例外(参申16:10)。
3:7
重建圣殿用的香柏木,也象所罗门当年造殿一样,从推罗和西顿运来。约帕是今特拉维夫北的一个地中海港口。他们用银子付工人的工钱,用粮食等换取名贵的香柏木作柱和梁。
3:8
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若在主前537年春,则重建圣殿的时间应为主前536年阳历四、五间(宗教历二月份)。这也是所罗门当年开始建殿的月份。春雨已过,麻和大麦都已收割。不过,建殿的努力受阻(4:1-5),真正开始的时间是主前520年,因为到大利乌王第二年(主前520年),先知哈该仍在说:“这殿仍然荒凉”(该1:4)。
3:9 耶书亚(不是约萨答的儿子大祭司耶书亚)和甲蔑,看2:40。希拿达的子孙不见2:40,但在《尼希米记》3:18,24;10:9的名单中。
3:10
所罗门王所造的圣殿虽毁,但根基甚固,巴比伦人很难连根拔起(基址用的大石长的达十几公尺)。造殿的人所进行的不是重新立根基,而是恢复,修整旧有殿基(原文“立”殿的根基为“恢复”、“修整”之意)。
3:13
回国的人见圣殿恢复有望,内心欢欣雀跃,难以形容,但回想被掳受苦在外多年,圣殿荒凉无人照料,又不禁悲从中来。特别是那些曾见过圣殿辉煌时代的老年人,触景生情,不免大哭。悔悟的眼泪和感恩的欢欣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