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卅一章
第 31 章
申 31:10-13> 今人有比古人多的便利条件去获知神的话语,但我们利用得如何?
31:10-13 神的律法要念给全会众听,连孩童都要能听到。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在豁免年的住棚节时,全族要聚集在一起,聆听祭司宣读律法。那时没有圣经、书籍、报纸与杂志来推广神的话语,所以百姓惟有靠口传和记忆来存记神的话语。背诵律法是敬拜神的重要部分,因为只要人人晓得律法,就不能推说“我不知道”,而藉口违背律法。要想在生活之中成全神的目的与旨意,就必须将祂话语的内容与要义记在心间。以色列人在孩童时代,就开始受教熟记圣经。我们应当先注重教导孩童与初信者,将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资源、最真诚的关怀,用在指导青年信徒上,使他们在一生的路上能顺从神。
敬拜多样化
申 31:19-21> 我怎样用诗歌音乐来传福音、敬拜神和建造自己呢?
31:19-21 在基督教教育和教导中,音乐占有一定的地位。背诵教会的古典赞美诗,有助多思想真、善、美的事物。有些人在家中,或在外出旅游时播放圣诗录音带。在你的教会中,音乐还有什么创造性的用途?在你家中,怎样能使音乐发挥最大的功能?
申 31:23> 神要约书亚刚强胆壮,难道约书亚要面对的前路艰难非常?
31:23 神已经指派约书亚接续摩西作以色列人的领袖,领百姓进入应许之地。摩西因为没有顺服神,不得进入迦南(参民 20:12 )。约书亚作摩西的助手多年(参书 1:1 ),他主要的德行之一是对神有信心。他是最先进入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之一,只有他和迦勒二人相信神能帮助他们攻占那地(参民 13:1-14:30 )。摩西在这一章中两次吩咐约书亚,要刚强壮胆( 31:7 , 23 )。要治理两三百万人,处理他们的纷争,领他们争战,实在是令人胆怯的艰巨任务。能否有勇气,对约书亚将是最大的考验。他之所以刚强壮胆,是因为知道神与他同在,并且相信神会照着祂所应许以色列人的一切去行。
申 31:27-29> 你看摩西也说他们悖逆呢──但你看,我们岂不是……
31:27-29 摩西深深知道百姓的情形,他们虽然看到神的作为,心中却顽梗悖逆。他们虽然只配受神的处罚,却常常领受祂的慈爱怜悯。我们的本性也是硬着颈项悖逆神,一生都与罪争战。一个月或是一个礼拜一次的悔改并不足够;必须恒久离弃罪恶,回转归向神,求祂用大怜悯拯救我们。──《灵修版圣经注释》
申命记第卅一章
四“不”的劝勉(三十一 1 ~ 13 )
摩西希望以色列人知道,他们当倚靠的对象是耶和华,而非自己,故此当他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带领他们的时候,一方面鼓励他们,为他们选立新的领袖;另外,又用四个“不”字劝勉他们,两个“不”字以神为主体,两个“不”字则以百姓为主。
.“不”撇下你( 6 、 8 )──神作为以色列力量的源头,为他们所倚靠,祂必不撇下以色列,必要成为他们的最佳保障。
.“不”丢弃你( 6 、 8 )──前面所指的“撇下”,有使失败的含意,而丢弃的重点是忘记,神不单帮助他们,且将他们常记在心里,这是一种何等大的应许啊!
神今日同样会这样对待祂的子民,因为祂是昨日、今日、永远都不改变的神,有祂作为我们力量的泉源,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不”要惧怕( 6 、 8 )──这是基于神的同在和保护应许下应有的表现。在神的引导下,当然绝无惧怕之理,若仍有基督徒怕“鬼”、怕政权改变、怕考验,岂不是对神的信心不足吗?
.“不”要惊惶( 6 、 8 )──特别指一种突如其来的惊吓,暗示前面可能隐伏不少的危险,随时吓人一跳。但倘若有一位全能全智者在前引导,在后保护,怎可能因突发的危险而惊惶呢?
以色列人的两个“不”,是因为有神前面的两个“不”作为基础,而神可以保守我们,原因乃在于祂的全能与伟大。你有为前路而惧怕吗?只要走在一条有神同行的路上就可确保平安了。
思想 你为前路而惧怕吗?试想以色列人将失去一位伟大的领袖,却又要面对至艰巨的一段旅程,他们如何可以仍保持信心呢?
预作哀歌(三十一 14 ~ 23 )
以色列人的经历,是否叫你目不忍睹呢?当你读以色列的历史时,可曾叹息他们的愚蠢?可曾自恃不会跟他们一般愚昧?但他们所选择的道路,正如覆辙在前,愿我们都不会重蹈其上。
这里的一段说话,是神单独对摩西说的( 16 ),约书亚是否一同听到,则较难决定。神其实已预先指明以色列人以后所行的路,乃是偏离神,事奉偶像的路;因此神必向他们掩面,并按他们所行的惩罚他们。神在这里所说的话,刚刚与昨日所读的经文成一强烈对比,可能我们会问,究竟神应许不撇弃的说话是否真的呢?
在神应许不丢弃、不撇下的同时,神要求以色列人对祂的吩咐作出回应,就是要遵守,且教导他们的子孙遵行( 10 ~ 13 ),而他们受祸,并不是神不守信,只是他们自招灾害而已。神其实对世界早已指出祂的心意,盼望他们藉耶稣基督而得永生,可是太多人宁愿选择灾祸而不选择福分,神也只有容他们这样选择。
神吩咐摩西写一首诗歌( 19 ),作为广泛传递之用。对此,我们必须记当时的传递方法,主要是藉言语,而诗歌的传诵是最快、最易学习,又可长久记忆的一种方法,大多数人认为摩西所写的歌是记在三十二 1 ~ 47 。我称之为哀歌,因为它是以色列人受祸的见证( 19 ),其见证的主要内容,是以色列人的背逆,及所招来的审判。我们今日成为神的儿女,不单要承受神的福气;同时,也要成为神福音的见证人,要以生命、生活为我们的主作证,愿我们每一人均不会成为摩西“哀歌”的主角。
思想 试想你若是摩西,你将会怎样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有否想过为何以色列人竟走上一条已经清楚提说的恶路上?
谨守律法的吩咐(三十一 24 ~ 29 )
这段经文,是记载摩西亲自写下神的吩咐,其中所记的律法,至少应为申命记五章开始的记录;而这一段经文,不单涉及以色列人的信仰,也包含以色列人在立约关系之下的生活。同样,今日圣经也是我们在信仰、生活上的指引,我们的生活是否也以圣经作我们的标准呢?
律法所放置的地方是神的约柜旁,其目的是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 26 )。约柜代表神的同在,又是立约的象征;而律法则是他们可具体依从的法则。神的要求并非模棱两可、忽是忽非的,都有清楚的界限,分别的标准;奈何人都要求自由,不要约束,于是往往自害己命,这是以色列人历史对我们深刻的教训。
律法成为以色列人的“家传之宝”,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而肩负传递者、教导者、监察者身分的是以色列的长老和官长。他们不单为民族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律法的看守者;但我们从以色列日后的历史可见到,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不是偶像,而是以色列的首领、长老,他们不单自己偏离神的话,且引领以色列人一同走上恶路,而招致神的刑罚。
弟兄姊妹,今日我们不一定需要别人的教导才可以知道神对我们生命、生活的要求,神已将祂对世人的启示记在圣经之中,你我可以拥有自己的圣经,甚至可以拥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圣经;但倘若圣经没有成为我们生活的标准,那么我们并不真正明白圣经,也未真正遵行神在圣经中对我们的吩咐。
思想 圣经是否已经成为我所拥有,且一生以之为生活方向的标准呢?──《新旧约辅读》
申命记 第卅一章 注释
31:1-29 律法的保存与接棒人的确立
1-6 摩西临终对以色列众人的劝勉
7-8 摩西勉励约书亚,并确立他领导百姓的责任
早些时候,摩西已在祭司以利亚撒和会众面前宣布由约书亚继承他(民 27:18-23),
现在摩西重申神同在的应许,公开嘱咐约书亚带领百
姓进入迦南地。
9-13
律法交给利未人保存,以备将来每逢豁免年的住栅节定时当众诵读。
14-15
摩西与约书亚奉召在会幕里与神相遇,约书亚正式被任命为摩西的继承人。
16-29 最後的指示
耶和华指出选民会背弃 ,故吩咐摩西写一首歌,一方面警告以色列人,另作为神将来指责选民的证据 ;。
摩西在 27-29节对以色列民所说
的话反映了 16-18节的内容与他自己的感受 。
由於摩西晓得百姓都有 悖逆耶和华的倾向,所以强调要全会众都听他的歌,并且事先要招聚
众长老和官长( 28),特别教训他们。
17-18 当以色列人因违背神而遭受刑罚、遇到灾祸时,才恍然悟到神已离开他们,但已经太迟了,他们虽呼求神,神必任由祸患苦害他们。
24「律法的话」:这里的「律法」(原文可译作教导)可能是指19节提及的歌。
此歌大概要附在写好的约书之後,一并放在约柜旁,由利未人保管(25-26)。
31:30-32:52 摩西之歌与神对他个人的吩咐
31:30-32:44 摩西之歌
在以色列人过红海後,摩西曾向耶和华唱出胜利的凯歌(参出 15章) 。现在这首歌也一如前者,以耶和华的名字(属性)为主题,述说
的慈爱、公义和怜悯;所不同的是这歌是摩西临终之言。他在生命行将结束之前把耶和华的歌教导百姓,把整卷申命记的教训贯串起来,
将「生与福,死与祸」在以色列人面前陈明;摩西用意之深,此可见一斑。
思想问题(第 31章)
1 许多人希望自己死後会有人记念,摩西临终前教导百姓及为他们选立新领袖,有否为自己留名之意?
按圣经的教训,真正的领袖是要得人景仰还是不计名利,只服事他人呢?参可 10:44-45;
林後4:5。
2 摩西劝勉百姓的时候,追述神在过往对他们的恩典,保证神在日後同样会帮助他们。
信徒若常常回想神的恩典,对灵性会有何帮助?
3 摩西对百姓与对未来领袖约书亚的勉励( 5-8),有不同的地方 麽?
若只有约书亚一人壮胆,以色列人可以进入迦南麽?
使教会兴旺是否领袖的责任而已?
4 神不独要求当代百姓学习神的话,对他们的下一代有同样要求,原因何在?参 12-13节。
教会要使信徒有好的灵命,必须注意什麽事工?
重点应放在那里?
5 神预知摩西死後百姓会偏离 ,故要摩西怎样行?参 19,
21节。
神为何不放弃带领 的百姓?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软弱和瑕疵,神有没有按我们的过犯待我们?参诗 103:10。
我们当如何报恩呢?参诗 32:8-9。
6 以色列民入迦南地後为何会背弃神?参 20节。
他们何时会再次忆起神?参 21节。
你是祸患临到时才倚靠神,抑或经常都儆醒顺服神呢?
7 神为何亲自嘱咐约书亚( 23)呢?
有人说最孤单的就是作领袖的人,你可想像约书亚当时的心情麽?
你关心教会的领袖麽?
你如何支持他们,使他们在带领教会上不致孤军作战呢?
8 摩西写的歌与约书一并放在约柜旁,见证百姓日後的不是。
他们若悔改,及早回头,神会赦免麽?参诗 51:17;
103:9。
今日信徒若一心悔改,能否确信他们的罪已获涂抹、被神忘记?参罗 8:31-34;
申命记第卅一章
准备改变(卅一 1-8 )
在许多章的 讲话 ──即结合了律法的那些演说之后,此刻,我们回到申命记的叙述架构上。在三章廿九节中记载摩西和以色列人来到了‘伯毗珥’,至此还一直停留在那里未动。现在,故事又再开始向前迈进;这一章是在为摩西去世及约书亚接续他作国家领袖铺路。卅四章将记载摩西逝世以及约书亚继位,而约书亚记将继续仔细记载征服迦南的故事。
然而,这段不只是叙述中需要的一部分而已。首先,它强调这些迫在摩西眉睫的事,这些事不是秘密或者令他诧异。他已年迈,这点几乎可以肯定毫无疑问,即使将‘一百二十岁’( 2 节)的年龄看成是象征, 是指三代 。他实际上已完成了他的工作;在申命记的上下文中,摩西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一部适当的法典,作为即将在当地定居的国民的生活指引。征服该地的主要任务不是由摩西承担的;第二节回忆且证实了一章卅七和卅八节中的话。因此,摩西生命的结束不仅是他漫长而忙碌生涯的自然结果,同时也是使以色列人能继续向前迈进的上帝计划中必须的部分。摩西不仅同意此境遇,他还为它祝福。本章向以色列人读者保证,上帝已在以色列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时期,命令而且安排了国家的领袖。甚至在今天安定的社会里,我们时常在一位可靠且有为的国家领袖去世或辞职时,或当民主的政府变迁时,感到不安或恐惧。在古代的世界,君王驾崩常常带来政治的动荡、无政府状态或不稳定时期。因此,这里描述上帝为以色列人所作政治的安排,藉摩西充份的合作,必然和往后许多的情况形成对照。
特别对被掳时期的读者而言,这个信息暗指上帝 仍将掌管 \cs8 以色列人未来的政局。至于摩西,尽管他是这样独特,但也并非无人能够取代;上帝仍然可以找到约书亚这样的人带领祂的子民进入未来和未知的将来。这里明白的信息乃是呼吁要有 信心和勇气 ( 6 节),不论环境如何险阻或令人沮丧。有这呼吁才有八节中的应许,就是上帝信实的同在。‘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的宣告也许会令我们吃惊。这是引自战争的一幅画,它指真正的‘元帅’不是约书亚或任何继承他的人,而是上帝自己。新约中与此相等的记载在希伯来书十二章二节,它描述耶稣是我们信心的创始和成终者。
律法的监护(卅一 9-13 )
这章确定,摩西为他的人民计划未来,包括首先和最重要的指定合适且能干的国家领袖──约书亚,这是计划中下一步要作的事;几乎同样重要的是保存且维护珍藏在申命记里的那个法典。针对这个既新且紧要的文件,这里作了三点安排:(一)必须有能干且可靠的监护人;(二)必须将它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三)必须定期使全国人注意到它。
(甲) 祭司和长老 皆为监护人( 9 节)。换言之,这部法典是如此重要,以致要将它交托给宗教及民事双方最高级的职事。这项决定同时具有实际和象征的意义。在多难之秋,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监护人将有很大的好处;有可能很快开始就会有许多的抄本。而且,祭司和平民的联手负责,清楚表明申命记同时是宗教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最高指南。
(乙)第九节提到约柜,廿六节则指出申命记就像我们知道的十诫那样(十 1-5 ),是与约柜放在一块或在约柜里头。在以色列,这无疑是所能找到最为安全的地方──存在圣殿中最神圣的一件物品。
(丙)十至十三节制定一项新的仪式:每七年公开宣读申命记的律法一次,时间在秋季的住棚节(或称 收藏节 ),这个节日后来成了与西乃山颁布律法特别有关的一个节日。这类公开宣读最理想的时间是在一个节日中,因为以色列人被要求要到圣殿朝圣,因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将可聆听律法的宣读。宣读律法本身就是在提醒国民要听从上帝的律法。许多年来,英国军队也有一项类似的规定,每年一度必须对‘其他官阶的人’宣读固定几段文学贫困时代的遗物(幸好段数甚少)。相对的,在以色列必须宣读所有的律法;但只是七年一度。这个数字似乎是经过细心选择的。不仅因它恰好与例行的 豁免年 连在一起(参十五章),它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13 节)。过于经常宣读很可能变为徒具形式,没有意义的仪式,但是,太久才宣读一次却会造成普遍对上帝的旨意无知。当然,没有任何机械的制度对每个人都是完美的,但至少绝大多数以色列百姓──包括外邦人寄居者──将能适度熟悉指导他们生活的律法。无知不能作为破坏法典的藉口;但以在列人对他们的法典不可一无所知。像耶利米清楚看见的,上帝的心愿是要使律法深置在祂子民的心里(耶卅一 33 , 34 );但是迈向这种应有的目标的第一步,要澈底认识表明上帝旨意的圣经。我们祖先的作法是对的,他们本能地训练孩子背诵圣经中的重要段落。
面临悖逆(卅一 14-29 )
本章其余各节,主要是进一步说明一至十三节的两个主题:对约书亚的委任,和对申命记这卷书安全的监护。对我们而言,这似乎是重复赘述;事实上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章是日后附加上去的。但有关任命约书亚的事至少在叙述上是清楚连贯的:摩西在七和八节里 嘱咐 约书亚,十四和十五节中约书亚被传召至上帝面前(藉‘会幕’及神奇的‘云柱’象征出来,参出十三 21 ;卅三 9 )在廿三节里,上帝继续对摩西的行动表示认可,而且亲自 委任 约书亚。约书亚的领导地位不仅出于摩西的择选,且是出于上帝为以色列人的利益所做的决定。
廿四至廿九节最后这段,重述九节中将申命记委托利未人保管的指示(虽然这里未提到长老,除了 28 节把他们当作听众提及),要他们将申命记和‘约柜’一起好好保存。然而,这里强调的极为不同。像十六至廿二节中那样,这段强调以色列人的悖逆及悖逆的习性。此时提到申命记不像是作为常例参考的一部律法,它更像是对那些顽梗破坏书中律法的人一项控诉的见证( "witness
against" )。
为何要如此强调以色列人的悖逆呢?部分原因要使日后的以色列人确信,他们国家历史上的悖逆(灾祸就是因它而产生的)在上帝看来并不意外。保罗也同样深信,当时的犹太人普遍弃绝基督教,正符合了上帝对历史的设计(罗九至十一章)。另一个原因是再度保证,这保证是建基于上帝预知祂子民的行为之上。倘若上帝事先知道多少代的以色列人一直轻蔑其律法,那么祂必然在这些叛逆世代之外,事先有了长远的计划。否则祂的律法及祂对人生的设计,就不会真正达到目的。因此,每时代阅读申命记的人,只要他们改变国家的作法,而且寻求使申命记的律法落实在他们日常的生活里,这样,就可再次获得蒙上帝喜爱的保证。
最主要的理由可能表达在十七节:上帝的子民也许要经过很长时期且经历许多痛苦后,才能体认这是因‘我们的上帝不在我们中间’造成的。 我们的上帝 这片语确定了一种关系,而以色列人却始终破坏他们和祂的圣约,这是既傲慢又错误的事。一些先知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常常存有一种可憎的自满心理;他们自信他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甚好。没有人比一个笃信宗教的人更自以为有理;但以色列人至终会醒悟过来,认识他们的经验、历史及需要。基督的教会可能也需要学习同样的功课:例如启示录三章十四至廿二节对一个不冷不热且自满的地方教会所发的一项警告。十九节至廿二节提到的那首歌随后出现于卅二章里。──《每日研经丛书》
申命记注释 肆·摩西最后的日子——死于应许地之外(三一~三四)
—.摩西的继任人(三一)
三一1~8 摩西这时已经一百二十岁。他知道神命定他不能与百姓一同过约但河,但他提醒百姓,耶和华必和他们同往,而且约书亚要作他们的领导,他们必能得胜仇敌。摩西跟着公开地鼓励约书亚,宣告他的新任命,以及向他保证耶和华必与他同在(7,8节)。
三一9~13 写下的律法已经交付利未人。这律法要放在约柜旁边。两块写上十诫的法版放在约柜里面(出二五16;来九4)。这律法的副本放在约柜旁边。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在豁免年的住棚节时,全族都要聚集在一起,聆听祭司宣读律法。这律法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念诵出来,念给全会众听,连孩童都要能听到。
很遗憾地,今天即使在教义保守的圈子里,圣经的诵读也被忽略了。麦敬道以下语重深长的话,不幸地在今天比在十九世纪他写下这话时,更加真实:“无论私下或公开,人们并不爱慕,也不研读神的话。私下时爱读无价值的文学作品,公开时要求音乐、仪式化的聚会和堂皇的礼仪。千百人扑去听音乐,愿付高价门票。但少有聚集阅读圣经的!这是事实,而事实是有力的证据。我们不能躲避事实。四处的人多渴慕宗教的兴奋,但多不爱安静研读圣经和基督徒聚集的属灵操练。否认是于事无补的,也不能视若无睹,因为证据俯拾皆是。感谢神,无论在哪里,仍有人真心爱慕神的话,并喜爱在圣洁的相交中聚集,研读圣经的宝贵真理。愿主加添这样行的人,丰富地祝福他们!愿我们与他们同证,直到客旅之途完结!”
三一14~18 摩西死期临近的时候,神呼召他和约书亚到会幕来,在云柱中向他们显现。他首先向摩西启示,说以色列人不久之后便随从偶像,因而要承受神的怒气。
三一19~22 跟着他吩咐摩西写一篇歌,把这歌教导以色列人,传给他们,使这歌见证他们将来的不是。
三一23 神亲自嘱咐约书亚带领他的子民进入应许地,并鼓励他要刚强壮胆。约书亚必定受到耶和华这话的坚固。他刚听见神提及将来以色列民的反叛(16节),因而为了前面的任务,需要得到再次的保证,而不是听见令人气馁的话。
三一24~27 当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的时候,那交给利未人的律法书,即申命记,也用来见证他们的不是。
三一28~30 跟着摩西把以下的歌,说给以色列支派的众长老和官长听,正如神所吩咐他的。
申 命 记 31:8
必 不 撇 下 你, 也 不 丢 弃 你: 新 约 圣 经 指 出, 这 条 应 许 也 是 赐 给 所 有 真 心 接 受 耶 稣 基 督 作 主 和 救 主 的 信 徒 的 ( 来 13:5) 。
1. 只 要 信 徒 爱 神 超 过 一 切, 专 心 依 靠 他 而 不 是 依 靠 自 己 的 物 质 财 富, 就 可 以 确 信 神 不 会 撇 下 或 者 丢 弃 他 们, 反 而 要 作 他 们 随 时 的 帮 助 ( 比 较 王 上 8:57 ;雅 1:5 ;参 太 6:30, 33 注 ) 。
2. 信 徒 既 有 这 样 的 应 许, 就 应 当 “ 刚 强 壮 胆 ”
(6 节 ) , 在 一 切 试 炼 中 坚 定 不 移, 坚 决 抵 制 各 种 诱 惑, 全 心 信 靠 和 顺 服 神。
31:9
摩 西 将 这 律 法 写 出 来: 摩 西 以 书 面 形 式 把 神 的 命 令 传 递 给 以 色 列 人。 这 些 命 令 不 仅 包 括 申 命 记 中 的 话 语, 而 且 还 包 括 整 个 摩 西 五 经 ( 即 圣 经 中 最 前 面 的 五 卷 书 ) 的 话 语。 它 们 都 是 在 圣 经 历 史 中 以 书 面 形 式 记 录 和 保 存 的 神 的 话 语, 是 神 所 亲 自 默 示 的 圣 经 ( 比 较 24~ 26 节;出 24:4, 7 ;民 33:2 ;太 8:4 ;约 5:46 ; 7:19 ;参 “ 圣 经 的 默 示 和 权 威 ” 一 文 ) 。
31:16
离 弃 我: 神 早 已 知 道 以 色 列 人 的 全 部 历 史, 并 且 知 道 他 们 悖 逆 不 忠 的 本 性 ( 参 21 节 ) 。 所 以, 神 把 以 色 列 人 将 来 背 道 的 恶 行 以 及 遭 受 的 审 判 都 预 先 启 示 摩 西 (16~ 18 节 ) 。 神 要 摩 西 以 诗 歌 的 形 式 保 存 这 些 预 言, 以 此 警 戒 后 代 的 以 色 列 人 (19 节; 32 章 ) 。
31:30
申命记
注释
三十一 1 至三十四 12 从摩西至乔舒亚
三十一 1-8 摩西给乔舒亚的吩咐
摩西主要的讲话已结束。行动的时间已近;神的应许不久就要应验。申命记余下的篇幅是记载摩西把领导的权责交给乔舒亚,还有摩西的临终赠言和摩西离世的记述。
第 1-8 节提醒我们,摩西冗长的讲辞是在摩押平原进行的。以色列人已取得部分土地,就是约但河东之地,而一些仇敌已被击败(西宏和噩;比较二 24 至三 11 )。大业尚未完成,但神已告诉摩西,他在其中的任务,以及他的生命,会在约但河东结束(一 37-38 ,三 23-29 )。
神承诺会使以色列民得胜,正如祂在过往所作的( 3 节)。以色列民的责任是显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6 、 8 节);他们曾在这方面大大失败,延迟了进入应许地的日子(一 26-36 )。对于应许地上余下的民族,他们必须完全予以征服( 5 节下;比较二 33-34 ,七 1-5 ),因为容许他们留在以色列民中,他们虚假的宗教便会危害众民。这段经文首尾都有神同在的确据( 3 、 8 节)。祂的子民实在可以充满勇气,因为神已应许必与他们同在,祂决不食言。
三十一 9-13 宣读律法
摩西郑重地把他所述说的律法写下来。也许在他向众民讲话期间,他已陆续把律法写下来。显然摩西的话不单要传讲出来,还要写下:耶和华已吩咐以色列人在以巴路山上的典礼中,把律法写在石上(二十七 1-8 )。这也暗示律法要以条约的形式保存,好叫圣约得以常常更新。摩西把文件交给抬约柜的利未人。约柜象征神在祂的子民中间。圣约的话收藏在约柜中,意指并非由于以色列人拥有这有形可见的东西,神就必然与他们同在。众先知也经常指出这一点;他们知道就是圣殿也可以成为信心错置的对象(耶七 1-15 )。
律法的话当然要常常紧记和教导;这确实是本书重要的主题(六 6-9 、 20-25 )。此处再额外提供一个机会,就是每逢到了第七年的住棚节(十六 13-17 ),律法书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严肃地念出来。这样做,是全体以色列人(包括住在他们中间的外邦人,比较二十九 11 )听从神之命令的一个强力表征。至于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这做法维持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它可能早在士师时期的宗教衰落期间,已被以色列人遗忘和摒弃。可能约西亚王宣读律法之举(王下二十三 1-3 ),是意图恢复这定例──虽然是晚了一点!
三十一 14-29 预言以色列不忠
跟着是一个严肃的差遣仪式,这仪式在会幕中举行(约柜自旷野时期开始已放在会幕中),而耶和华在其中把领导以色列人的责任从摩西转至乔舒亚身上。他们经历了耶和华在云柱中的同在,而云柱是停在会幕的入口( 15 节)。从前在云柱中与神同在是摩西特有的权利(出三十三 7-11 );现在这权利也赐给了他的继承人。
耶和华首先向摩西说话,祂谈到以色列民后来要离弃祂和与祂所立的圣约( 16 节)。
第 17-18 节扼要地说出他们这行为所带来的咒诅(二十八 15-68 ),但众民却似乎要因他们应得的惩罚而向神提出控诉( 17 节下)。由于耶和华知道以色列人有一个不顺服祂的心( 21 节下),因此祂叫摩西写下一首歌(记载在三十二 1-43 ),这歌要用来责备他们的不忠不信。摩西按着指示做,并把它说给以色列人听。他们现在已得到足够的提醒,不单知道不守圣约的后果,还知道他们的软弱和悖逆的倾向。
耶和华随之向乔舒亚说话,嘱咐他要刚强壮胆( 23 节)。他有足够的资格去承担这任务,因为他是不被敌人之勇力吓跑的两个探子之一(民十四 30-38 ),早已得到神的承认。
最后,作者再次交代说,摩西把写下来的话(现称为「律法书」;比较王下二十二 8 )交给利未人( 25-26 节;比较 9 节),并吩咐他们召集众支派来听他的歌。摩西的语气颇为悲观(像二十九 22-28 ;并参三十 1 )。摩西认为众民必不能持守圣约,因为他已亲眼看见他们的行为( 27 节;特别参看他们在何烈山悖逆神的事迹,出三十二;申九 7-29 )。约之咒诅必会临到。
三十一 30 至三十二 43 摩西之歌与最后的劝勉
摩西跟着说出诗「歌」的话,那是神已告诉他的(三十一 19 ),目的是警告以色列不要违逆祂和祂的道。这歌跟本书其余部分的讲道风格颇不相同。它以诗体写成,而内容和风格则类似诗篇和先知书。
开首 3 节诗句( 1-3 节),是呼召人来敬拜神(比较诗二十九 1-2 ),作出赞美神的宣告。它们也显示这歌要用来见证已立下的圣约。这从摩西吁请诸天和大地来听他要说的话可见(比较三十 19 )。见证人在古代近东的盟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这些见证人一般是立约之国的诸神。由于以色列人信奉独一的神,不能以别的神作见证,于是摩西改而请诸天和大地作证。
下一部分( 4-14 节)转为赞美神。作为「盘石」,神是拯救人的那一位,人并可在祂里面得到荫庇(诗十八 2 )。祂的诚实无伪和正直公义,是主要的特质(诗二十五 8-10 ,三十三 4 ;约十四 6 ;启十五 3 ,十九 11 )。这些特质自神开始与以色列人交往时,便已在祂的慈爱中彰显出来( 6 下 -14 节),尽管他们只是忘恩负义的( 5-6 节上)。此处记念神是创造主,特别是创「造」以色列的主(比较赛四十三 15 ),是他们的「父」。父亲的称谓是一个较许多立约言语亲密的用词,是神爱其子民之故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比较一 31 ;出四 22 ;何十一 1 )。
这歌又谈到神创造世界,和掌管列邦,指出神拣选了以色列( 8 节);这事也在征服约但河东的故事中作出回响(二 5 、 9 、 19 )。(诗歌中并用「至高者」一名和「耶和华」这独特的称谓,只是作为写作上的多样化。「至高者」一名也用在创世记中,例如创十四 22 ,并且适合用以声明祂在宇宙万物中有最高超的地位。)然而,以色列(「雅各布」)在祂的计划中有特别的位置( 9 节)。神在旷野荒凉之地「遇见」以色列的说法( 10 节),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念旷野飘流的时期,而略过了那事迹里的许多细节,包括在埃及的日子。鹰与雏鹰这温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神的爱心关怀和训练子民求生(诗中描述母鹰训练雏鹰飞行)。这些观念,加上神的独一性( 12 节;比较六 4 ;赛四十三 10-12 )及祂给予子民丰富的供应( 13-14 节;比较八 7-10 ),在书中都是十分强调的。
在说出这些赞美话之前,诗歌已暗示以色列人有悖逆神的倾向,不管神对他们有多好( 5-6 节上)。以色列人的悖逆,是一种极不合自然的忘恩态度(比较赛一 2 )。这重点现于第 15-18 节详述。「耶书仑」( 15 节)是以色列一个诗体的名字。他们的悖逆尤其彰显在拜偶像之上。这在全卷申命记中,都被视为最大的罪(五 7 ,十三章)。此处对以色列人拜偶像的责备生动地表达了神的愤怒;正如众先知指出,他们的行为也有轻蔑神的成分,因为那些「神」实际上并不是神( 17 节;比较赛四十四 9-20 ;耶十 11 )。这些所谓神都是骗子,他们完全未曾与以色列同行;独一的真神跟他们多么不同,祂曾尽心地关怀和爱护祂的子民,在每个世代中,多次显出极大的忍耐。以色列的易变和不专在此可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
诗歌继而转为述说一个审判( 19-27 节)。因为以色列背弃神,所以神也会背弃他们。因为以色列触动了祂的「愤恨」(比较五 9 )和怒气,所以祂也会触动他们的愤恨和怒气( 21 节)。这审判是适切的。最坏的情况是祂从民中隐藏起来,虽然祂曾藉摩西的话把自己彰显出来。神的隐藏是诗人感到最难堪的事(诗十 1 ,十三 1 )。此外,神用来审判以色列的,是一群愚昧的国民,即他们并没有认识律法的权利;那些律法是耶和华向以色列人显明的(四 6-8 ,二十九 4 )── 这民所敬奉的,是不算为神的神。以色列竟被这样的民征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此中的刑罚( 23-26 节),使人想起约的咒诅(二十八 15-68 )。耶和华自己也认为以色列遭受一群没有神的国民打败,是一件极不协调的事( 27 节)。这样的事只会使祂自己的名在世上蒙羞。
诗歌进一步谈论这些仇敌( 28-33 节)。一个没有神的智慧(比较 21 节),也没有神应许与他们同行的民,竟能胜过神自己的子民──他们却有上述的权利──那是一件荒谬的事。这样的国民的成功和昌盛,最终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的根基是虚假的( 32-33 节)。因此,祂用来审判以色列的民最终会败落。这样的国民并非为神发热心,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执行审判的傀儡最终也受到审判;这是给以色列的确据,让他们知道,纵使神在审判他们,祂也是公正的;这也是先知预言中常见的主题(赛十 5-19 ;耶二十五 8-14 )。这是神在伸冤报复( 35 节)。为了公平公正,为了神子民最终的救恩,神要伸冤。所有的错误,最后都要改正过来(罗十二 19 )。只有这样的报复是有价值的;除此以外,任何复仇都只是一种自毁性的仇恨。
Ⅳ 摩西的离世和最后的所为(三十一1~三十四12) 摩西的三篇训言到第三十章为止。三十一章开始简述摩西一生最后的阶段。本书最后几章的一大特点,是盟约模式的某些痕迹,也在此出现。这几章有把文约安放在约柜的指示(三十一24~29),又提及任命约书亚,作为盟约社群可见的领袖(三十一1~8、14~23),和各支派将要享受之祝福的应许(三十三)。此外还有引人入胜,极之类似当时对叛盟藩属标准控诉书的一章(三十二)。结束全书的,是摩西之死感人的记载(三十四)。
A 摩西临别赠言和引见约书亚(三十一1~8)
摩西面临死亡之时,对人民(1~6节)、约书亚(7、8节)、祭司(9~13节),宣告了一系列的指令。每个指令都和盟约的维持有关系。首先的指令是对约书亚而发的。本段(1~8节)包括了标准条约模式的几个成分。
1. 本节的意思直译是︰「摩西去将这些话(事)对以色列说」。七十士译本和一个希伯来文的古卷,把本节解释为「摩西说完了话」。英文 AV、RSV 等译本(以及中文和合本),都认为这些话接续摩西以上的演讲,是指下面的章节。而七十士译本则以「这些话」为指以上的经文。是以众解经家也各持不同的观点。部分认为最后几章和上面的经文没有直接关系,是附录;其他的则认为这是摩西第三十章训言的延续378。一章38节以及三章28节实际上已经暗示,约书亚将要在摩西死后承继他的权柄。所以从全书的文学结构来看,本段可说是回应先前所下的伏笔。
2. 摩西享年一百二十岁(三十四7;参︰出七7)。这个数目有甚么重要性,并不清楚。埃及文献记载某位智者年达一百一十岁,此外又有无数的例子379。摩西的年寿比他长十年的事实,可能是证明摩西比埃及智者优胜的方法。另一方面,一百二十等于三乘四十(四十是旷野流浪的年日,二7),代表的可能是三代。无论如何,摩西此时已经年迈,连孙子也都成年了。摩西承认自己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再活跃了(不能照常出入;参二十八6;书十四11)。况且,耶和华也禁止他渡过约但河(三23~29,三十二50~52;民二十11、12)。
3~6. 以色列的领袖仍然是耶和华。这显然是圣战的主题(参一30)。约书亚在政务上是耶和华的代理人(一37、38,三28,三十一7、8、23)。但到了攻取应许之地时,耶和华将要灭绝当地的人,正如祂灭绝了西宏和噩一样。有了这应许和耶和华终极的领导地位,约书亚便能刚强壮胆(7、23节;书一6~9、18)。耶和华与你一起进军。祂不会使你无援,也不会丢弃你(JPSA)。
7、8. 摩西早已在以利亚撒和百姓面前,把约书亚分别出来,在他死后继任领袖(一38;参︰民二十七18~23)。摩西复述百姓已经得着神同在的应许,又公开指示约书亚把以色列领进应许之地。圣战的概念在这几节之中,一直若隐若现。在将来争战的日子中,耶和华要与约书亚同在,不会把他丢弃。他没有理由要惧怕惊惶。
B 七年一度更新盟约之礼(三十一9~13)
这里描绘摩西把神书面的律法交给祭司和长老,使耶和华的启示得以存留后世。
9. 世俗立约礼成之时,宗主都习惯把条约的抄本交给藩属,安放在藩属的神庙之中,让祭司托管在神只的监视下。再者藩属的国君死后,得宗主核准的接任人必须亲自再度立约。即使摩西交给约书亚的并非现有的申命记,他交下了某份文件的记载,总是毋庸置疑的380。摩西之前起码一千年,文字在古代近东已经十分普及。而在摩西以前三个世纪左右,字母已经存在了。
写下来的律法交由杠抬约柜的利未族祭司管理。约柜在此称为耶和华盟约的柜(直译);这柜是安放约版的地方。
10~13. 本段又指示每逢七年,必须庄重地举行更新盟约的仪式︰豁免年的定期住棚节的时候。定期(moed)是指特定为节期的日子之一。豁免年请参十五章1节以下,住棚节请参十六章13~15节。这几节直接表明更新盟约之礼,要在住棚节举行。以色列众人在这个日子,要来到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祂。这句话的确实意义也不清楚。以色列七年一次,必须到中央圣所更新盟约,是可以成立的说法。但全以色列(和合本作「以色列众人」)的男、女、孩子、并城里寄居的,若都聚集到一个地方,以色列遍地就都人迹全无了。所以到耶和华所选择之处的全以色列,可能只是象征式的代表。部分解经家甚至提出,在这场合认可为耶和华所选择之处的,可能有好几个中心的地点。不论真相如何,以色列总是必须透过某种途径,听……学习,好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的一切话。在世俗的宗主条约,也同样订明要定期向藩属的人民宣读约章。宣读的次数,每年可以有一至三次之多。以色列除了这里所说的仪式以外,当然还有惯常的祭礼和先知的事工,两者的作用,都是保证耶和华的旨意经常得到宣讲。在七年一度之豁免年的住棚节,向全以色列宣读这律法,是提醒以色列她盟约责任的特别场合。盟约更新仪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每个儿童在童年可以有一至两次的机会,站在数目可观的会众之中,参与更新盟约的大典。如果在指定的日子,除了中央圣所之外还有其他地方可以举行这种仪式的话,全以色列一起参与就比较容易了。现代基督教国家全国性的祈祷,也是透过全国各地的会众进行的。然而这里所指的若是特定的中央圣所,仪式似乎就必须只能有代表出席了。因为要全国人口同时集中在一处地方,在实际执行上有很大的困难。
C 神对摩西和约书亚的指令(三十一14~23)
本段有两个主题。这段落的一个部分集中讨论神在会幕正式任命约书亚(14、15、23节),是6~8节记叙的延续。而另外一个部分,本质上可算是下一章摩西之歌的序言(16~22节)。这种主题的交织在旧约中颇为常见,是以色列人文学的特色。
i. 约书亚就职(三十一14、15、23)
本段以神正式任命约书亚的简短记述,作为引进摩西之歌的骨干。约书亚和摩西一样,是神亲自任命的。摩西退居幕后,任命约书亚的,独有耶和华。
14、15. 耶和华经常在会幕(ohel moed;出二十五22,二十七21,二十九42,三十三7;民十一16,十二4)与人会面,作出重要的布告。在这种情况下,耶和华在……云柱中显现(出三十三9、10,四十34~38;民十二5)。
23. 本节在逻辑上接续15节,两者之间的是16~22节。如此,摩西之歌的序言便是从开头到末尾,镶嵌在任命约书亚的记叙当中了。摩西之歌基本上是警告以色列,在将来的日子里不可不忠。拒绝约书亚的领导,就是不忠的行径之一。神说我必与你同在的应许,对约书亚有消除疑虑的作用。千百年来神对祂的仆人,一再作出同样的应许(参︰创二十八15,三十一3;出三12;书一5,三7;士六16;耶一8、19;太二十八20)。
ii. 摩西之歌的序言(三十一16~22)
这几节记载摩西遵从神的命令,写了一首歌。将来以色列忘恩离弃神,这首歌就是他们罪行的见证。
16. 本节宣告一个可悲的消息︰摩西死后以色列将会转而崇拜他神,离弃耶和华的约。旧约好几处地方,都以犯奸淫(和合本作「行邪淫」)来形容这种不忠的作为(出三十四15、16;利十七7,二十5;民十五39;士二17,八27、33;何一2,四12,九1等)。这里所说的淫行究竟是实际的还是比喻,并不很清楚。然而庙妓的行为在迦南人中十分普遍,因此所说的可能也包括了肉体上的淫行。这对何西阿来说,更是属实。背……约(heper brit)一语在摩西五经并不常用(创十七14;利二十六15、44),旧约其他地方却出现了好几次(士二1;王上十五19;耶十一10等)。
17、18. 叛盟的结果是咒诅的引发。耶和华离弃祂的民,咒诅就会使无数祸患发生在他们身上。
19~22. 三十二章摩西之歌的写作目的,是作为以色列罪行的见证。这诗正确地说明了对列祖应许和背约咒诅之间的关系。百姓的心中,那时已经起了意念(yeser)。意念一辞可以译作「倾向」、「冲动」、「意向」,和后世犹太人「邪恶冲动」的概念相仿。这种「意向」,将会使以色列背约转向他神。这首在他们后裔口中……念诵不忘的诗歌,会把叛盟必然引发盟约咒诅这个基本的事实,解说得一清二楚;又会当面见证他们的过错。三十二章的诗歌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实际上都和世俗政治上一种有名的体裁相仿。这种体裁就是宗主对反叛藩属,所作出的控诉和刑罚的宣言(参看注382)。以色列中起码有一部分的人明白这种模式。而摩西在法老的宫廷里,更必然遇见过。
D 律法存放于约柜(三十一24~29)
24~27. 这几节的指示,和9~13节的指示颇有关系。前面几节说摩西把这律法(或指示)写下,交给利未族的祭司,又吩咐他们每逢七年要拿出来公开宣读。而这几节则特别指示他们,把写了摩西教训(妥拉)的记绿(或文献,seper,和合本作「书」),安放在耶和华你们神的约柜旁,见证以色列的过错。只有十诫才存放在约柜里面(出二十五16;王上八9)。摩西说,他在世时以色列人尚且顶撞耶和华,他死后更不堪设想了(27节)。部分学者为要维持24~29节的一致性,辩称24节中律法(tora)一字,是 sira「诗歌」之誊误。如此24节当作︰「摩西将这诗歌的话写在书上,及至写完了」。同时26节也要以「这诗歌书」取代马索拉经文的读法。本段作出了这些修改便得以一致,又成为三十二章诗歌适切的序言了。然而这些改变,完全没有抄本证据的支持。再者从上文下理来看,编纂者的用意似乎是要把摩西的歌,确立为律法之外,以色列人罪行的另一个见证。他可能修改了惯常用来描述书写律法的字眼,以切合自己的用意。但他有意提及写下诗歌这一点,却是没有疑问的。本段同时讨论两个题目,似乎造成了混淆。但这却不能成为反对这看法的理由,因为如此把主题交织,在旧约是极为普遍的(如︰民十六)。这些编纂者不愿意把手头上的不同资料,弃掉部分不用,便将之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方法二十世纪的读者虽然觉得奇怪,当时却显然广为接受。古代的编者可以用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方式,把性质显然不同的资料组合。在以色列背约之时见证她的不是,始终仍是统一全段的主题381。
28. 本节召集长老官长,听这个以神为原告,以色列为被告的起诉。天地都被召来作为见证。这里的描述和旧约其他地方很有平行之处(诗五十一;耶二;弥六1~8)。这些平行在经外文献中也找得到。大宗主可以把藩属召来,聆听对他的起诉。这种起诉,旧约所用的字眼是「争辩」或「争讼」(rib,「里弗」)。今日的学者已经把描述这种法律程序的文学模式分解出来,并且依照希伯来语称之为「里弗模式」(RIB-pattern)382。我们解释三十二章时,将会讨论这种文学形式的本质。
29. 耶和华所以要控诉以色列,是因为她背约之后,又多多犯错。摩西宣告说︰我知道我死后你们必全然败坏,偏离我所吩咐你们的道。事情严重到神必须审判以色列。摩西所作的诗歌,本质上便是一个控诉。诗歌的内容十分概括,无论向以色列漫长历史中哪个时代的会众宣读,都能够切合他们的处境。
E 摩西的见证之歌(三十一30~三十二47)
占了三十二章大部分篇幅的摩西之歌,多年以来一直是很多讨论的中心。这歌的文学类型(literary genre)是一个主要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它在全卷申命记之中的地位。这诗年代之古,近年以来也得到了肯定,原因是诗中有好几个古代语言的特征。今日好几位知名的学者,都把这诗的原来形式,鉴定为早至主前十一世纪,即撒母耳时代的作品。古代近东宗主处分藩属所用的文学形式,即国际法的研究,对这诗的注解也颇有帮助。宗主指斥不忠藩属之时所用的文学形式有二,而两者的分别只在结论不同而已。一个形式以宣战作结,另一个形式则是对有叛盟迹象的藩属发出最后通牒。主前一至二千年间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主前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的马里(Mari)文献,已经可以找到。这种称为「里弗模式」(希伯来文「里弗」rib,就是诉讼之意)的文体,以呼召被告聆听宣布作为开始,天地都被召来作为控诉的见证。接下来的段落,是原告(或其代表)发出一连串的诘问,间接作出谴责。跟着宣告叛盟藩属昔日受过宗主不少好处,现今却忘恩负义。这时也提到和别国联盟背叛,是徒劳无功。藩属最后被宣判有罪,不是要面临审判,就是警告要立刻悔过。
这种模式不少成分都在三十二章出现,可以如此分析︰(一)序言︰呼召天地,并宣告神的本性(1~4节);(二)诘问和间接的谴责(5、6节);(三)忆述神昔日为以色列所施行的大能作为(7~14节);(四)直接控诉(15~18节);(五)判决(19~25节)。接着引进的,是世俗「里弗模式」所没有的新主题︰盼望的话。本章余下部分的分析是︰(六)以色列得拯救的保证(26~38节);(七)耶和华拯救的应许(39~42节);(八)呼召以色列敬拜神(43节)。全章以叙述摩西登上尼波山,眺望他永不能进之地作结。
把本章的文学形式鉴定为叛盟控诉,便能看出它在有浓烈盟约意味的申命记中,与其他部分有密切的关系。本章为何和标准的叛盟控诉有所出入,需要澄清一下。第2节称本章为我的教训(leqah,此字在圣经中颇为罕见)。所以严格来说,这歌并不是叛盟控诉的文件,而是运用叛盟控诉方式写成的训诲诗。再者对神救恩表示仰望信靠的30~43节,世俗条约也没有相应之处。所描绘的拯救与以色列在圣战中的期望相符,所以我们可能也当把圣战的概念,视为这概念的源头。因此依照我们所得的印象,叛盟控诉的主题只是三十二章的基础,这诗实际上是把世俗模式扩大为宗教用途的产品。这首诗是否出自摩西的手笔?基于我们所有的经文,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摩西对这文学形式的认识,在他生前死后的政局上,这种形式都十分常见。我们也不能否定熟知人民弱点的摩西,能够预期他们终有一日叛盟,配得神透过祂的仆人向他们提出控诉,就如反叛的藩属会受到宗主的控诉一样。所以摩西是有可能说出本章之内容的。
好几位近代学者,都认为这诗最晚是主前十一世纪的作品。这事实驱使一些人试图在历史中,找寻以色列在外族人(21节中不成子民的人)手下受到严重挫败之类的祸患383。例如艾斯费特(O. Eissfeldt)把这诗鉴定为非利士时代的初期384。奥伯莱则鉴定为主前一○二五年左右,示罗陷落之后不久的时候385。
无论事实如何,我们都能大致同意摩西已预期这事,为后世的人写下这个警告。这个警告得到了保存,在合适的时候,得以再度扩张应用。我们即使不知脱稿的确实日期,也可以为本章写出详细的注释。
申命记
申命记第三十一章
31:1 从本章到末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31:1-13,讲立约书亚为继任人;要以色列人定期朗读律法。这都是为摩西死后百姓有秩序生活下去作的预备。第二部分为31:14-32:44,讲神确认约书亚为摩西的继任者;律法书保管的方法;和摩西作歌。第三部分为32:45-34:12,讲摩西勉励百姓遵守律法;他的死的预告;他临终的祝福;和他的逝世。
31:2 摩西死时的年龄是一百二十岁。埃及文学著作中,智者的年寿为一百一十岁。摩西比他们还长寿10岁,说明他比智者更超越。一百二十岁为40岁的三倍,摩西的一生事业也是以每40年为一个阶段(参出7:7注)。他死时当已见到第三代的子孙长大成人。他自承年事已高,身体老迈,不能象从前那样亲政,更不用说带领军队去打仗了。
“不得过这约旦河”:参3:23-29;32:50-52;民20:11-12。
31:3 耶和华神会继续带领百姓。就要渡河去进行的战争将是一场圣战(参1:30),耶和华会与他们同去(6节)。
31:7 摩西早已在大祭司和会众面前立约书亚继他领导全民(1:38;民27:18-23),现在他嘱咐约书亚率民进入应许美地(8节),正式交托领袖的责任。
31:9 9-13节记载授律法书的仪式。在摩西前一千年,近东已有书写文字。摩西将用文字写出来的《申命记》中的律法交给祭司和众长老保存(29:27注),传诸后世。这部书收藏在约柜旁,也就是存放十诫石版的地方(参出16:34及注)。
31:10 “每逢七年”:看16:13注及《出埃及记》23:10,14-17注。这里规定每逢七年的末一年,也就是豁免年(看15:1)的住棚节时,要举行庄严的仪式,重申与神立的约。全民都应有代表在神选定的地方参加,来听律法的朗读,提醒全民应尽的责任。儿童至少有一至两次机会也可以和会众站在一道参加。
31:14-23 神在会幕里正式授命约书亚为摩西的继任人,同时介绍摩西要写的歌和歌中的题旨,目的在“见证他们的不是”(19节),警告以色列人日后不得对神背信不义。如果不接受约书亚为领袖,也是背信的行为。
31:16 这里开始揭露摩西死后会发生的事。神未领百姓到迦南之前,已知道百姓的心怀意念(21节),他们会去拜别的神,违背所立的约。
31:19 看31:14-23注。
31:24 本节至29节所述与9-13节有关。摩西把律法写下交给利未人祭司,以后每七年念读一次。现在规定这书须放在约柜旁,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参31:9注。从旧约写书人习惯把题目不同但主旨相同的材料放在一道(例如民16章),可以看出在本章13节和24节之间,插入了摩西作歌的“简介”,又在本章29节至32:45之间插入了摩西之歌,是很普通的事。本章24-29节讲律法书放在约柜旁的一段,夹在摩西之歌的“简介”(23节)与诗歌本身(30节)之间,看似不统一,但主旨是一个:要在以色列人偏离正道时,有律法书也有诗歌来作见证,证明神早已警告、劝谕,祸患临到时,无词可藉,不得埋怨神;因此仍是一贯的。
有的解经家为求说明何以在本章插入24-29节,主张把24节中的“这律法”和26节中的“这律法书”,都改为“这歌”,认为原稿上本为“这歌”,是后来的缮抄错误,把原文sira(歌)误抄为tora(律法)。这种解释并无可靠证据支持。
31:28 看30:19注。
31:29 “以手所作的”指偶像(看4:28;27:15注)。
31:30 本节至32:44记有摩西所作的歌及前言(30节)与后语(44节)。全首歌可以分为八部分:1,引言,呼召天地见证,宣告神名(1-4节);2,质询和指控(5-6节);3,追述耶和华神的好处(7-14节);4,指出以色列人的悖逆(15-18节);5,宣布全民被灭的处罚(19-25节);6,转机—以色列民可获拯救(26-38节);7,耶和华神的应许(39-42节);8,要以色列人感谢神(4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