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站生活小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服务 > 圣经查询 > 使徒行传

新约 - 使徒行传(Acts)第15章

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导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照摩西的规矩受割礼,不能得救。"
保罗和巴拿巴跟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和辩论;大家就决定指派保罗、巴拿巴和本会的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事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
于是教会为他们送行。他们经过腓尼基、撒玛利亚,沿途叙说外邦人归主的事,使众弟兄都非常欢喜。
他们到了耶路撒冷,教会、使徒和长老都接待他们,他们就述说上帝同他们所做的一切事。
惟有几个法利赛派的信徒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
使徒和长老聚集商议这事。
辩论了许久后,彼得站起来,对他们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上帝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让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知道人心的上帝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
又藉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他们和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分别。
现在你们为什么试探上帝,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
相反地,我们相信,我们得救是因主耶稣的恩典,和他们一样。"
众人都默默无声,听巴拿巴和保罗述说上帝藉着他们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迹和奇事。
他们讲完了,雅各回答说:"诸位弟兄,请听我说。
刚才西门述说上帝当初怎样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人民归于自己的名下;
众先知的话也与这意思相符合。
正如经上所写的: '此后,我要回来, 重新修造大卫倒塌了的帐幕, 从废墟中重新修造, 把它建立起来,
使剩余的人, 就是凡称我名的外邦人, 都寻求主。 这话是自古以来显明这些事的主说的。'
所以,我的意见是不可难为那归向上帝的外邦人;
但是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所玷污的东西、血和勒死的牲畜,禁戒**乱。
因为历代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都有人宣讲,每逢安息日,也在会堂里诵读。"
那时,使徒、长老和全教会认为应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一同到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为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二人在弟兄中是领袖。
他们带去的信说:"使徒和作长老的弟兄们向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问安。
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一些话骚扰你们,使你们的心困惑,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
我们认为,既然我们同心定意,就拣选几个人,派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到你们那里去。
这二人曾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自己的性命。
所以我们派犹大和西拉去,他们也会亲口述说这些事。
因为圣灵和我们决定除了这几件重要的事,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
就是禁戒偶像所玷污的东西、血和勒死的牲畜,禁戒**乱。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就好了。祝你们安康!"
他们既奉了差遣就下安提阿去,聚集会众,把书信交给他们。
众人念了,因为信上鼓励的话而感到欣慰。
犹大和西拉自己也是先知,就用许多话劝勉弟兄,坚固他们。
二人住了些日子,弟兄们打发他们平平安安地回到差遣他们的人那里去。
但保罗和巴拿巴仍留在安提阿,和许多别的人一同教导,并传扬主的道。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让我们回到从前宣扬主道的各城,看看弟兄们的情况如何。"
巴拿巴有意要带称为马可的约翰同去;
但保罗认为不宜带他去,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一起工作。
于是二人起了争执,甚至彼此分手。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
保罗则拣选了西拉,也出发了,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典中。
他就走遍了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
使徒行传第十五章   第 15 章 

  第一届教会会议 

  徒 15:1> 犹太人的担心有理,不遵律法道德衰;保罗所说也不错,得救不得救不在乎守律法,你说谁对? 

  15:1 犹太基督徒的真正问题是外邦人是否需要遵守律法,守这些律法的标志就是行割礼。他们担心将来外邦信徒比犹太信徒更多,如果不遵守犹太律法,他们的道德标准就会下降。保罗、巴拿巴和其他教会领袖相信旧约律法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得救的先决条件。律法不能叫人得救,只有藉着信靠耶稣基督得到恩典才可以得救。 

  徒 15:1-21> 外邦人要遵守律法才得救?这引起很多问题,他们如何解决的呢?也许我们可学到一二…… 

  15:1-21 外邦人悔改为初期教会带来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外邦人是否须遵守摩西律法及其他犹太传统才能得救呢?有一群犹太基督徒坚持要遵守律法,和行割礼才能得救。外邦人则认为他们不必要成为犹太人才能成为基督徒。因此,保罗和巴拿巴便与教会领袖讨论这个问题。会议赞同保罗和巴拿巴的信念──遵守犹太律法、行割礼并不是得救的必要条件。安提阿和耶路撒冷教会解决争执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帮助:( 1 )他们派代表去寻求解决方法;( 2 )与教会领袖会面,并定下日期继续商讨;( 3 )保罗和巴拿巴作报告;( 4 )雅各总结,并作出决定;( 5 )每个人都遵守这项决定;( 6 )写信给代表带回安提阿,报告这项决定。 

  这是处理教会内纷争的好办法。教会必须正视问题,听取各方面的论点,不可偏私,要由灵命成熟、能作出明智决定的领袖来进行讨论。并且决定一出,人人都当遵守。 

  徒 15:10> 律法既是人不能负的轭,不就可以废掉? 

  15:10 律法既然是犹太人不能负的轭,那么,在他们的历史中,律法又如何帮助他们呢?保罗说律法是一个指引,指出他们的罪,叫他们能悔改,回到神那里过公义的生活(参加 3:24-25 )。 

  徒 15:20-21> 文化差异,冲突必多,要想平衡,必会诸多要求别人遵守;但是信仰道上人所跟从的…… 

  15:20-21 雅各认为外邦信徒不必遵守割礼,但他们应该禁戒偶像、奸淫(拜偶像通常有这种行为)及吃勒死的牲畜和血(反映圣经有关血里有生命这个教训,参利 17:14 )。假如外邦信徒能禁戒不犯,他们便能得神喜悦,又能与犹太信徒融洽相处。当然,还有其他行为是不适合信徒的;不过犹太人最关心以上几点。这个和解方案使教会不会因为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妨碍到她的增长。当我们跨越文化和经济界限去分享福音时,必须明白我们所定的信仰要求是神的要求,而不是人的要求。 

  徒 15:22> 使徒不是大有权柄的吗?但他们顺服长老,真不明白…… 

  15:22 使徒不是教会的职位,而是根据特别的恩赐而设立的。长老是被委任带领和管理教会的。在这个会议上,使徒们顺服长老(耶稣的兄弟雅各)的决定。 

  徒 15:23-29> 言语温柔,安提阿人听得舒服;语气生硬,好事也变成──你道与人分享可怎样? 

  15:23-29 这封信回答了安提阿外邦基督徒的问题,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乐( 15:31 )。这封措词中肯、充满安慰和爱的信提到圣灵的引导,解释要做些什么事,就如读者早已知道一样。假若我们不但谨慎学习信上的内容,而且学习如何表达,就会得益更多。我们说话的内容即使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因语气或态度而得罪了我们的听众。 

  徒 15:31> 本来会导致分裂的事情,反成了教会的祝福,关键是…… 

  15:31 有关行割礼的争论本来会使教会分裂,但保罗、巴拿巴和安提阿的犹太人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他们寻求教会领袖和神的话的引导。假如我们当中意见出现分歧,也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寻求明智的引导,遵守所作出的决定。不要因意见不同而使你和其他信徒分裂,向第三方寻求帮助是解决困难、保持合一的好方法。 

  保罗第二次布道旅程 

  徒 15:36-39> 神通过保罗他们的争执而成就宣教工作;我们有争执时可以做什么? 

  15:36-39 保罗和巴拿巴因为马可而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保罗因为马可曾经离开( 13:13 ),所以不想带他一同上路。这次意见分歧引起这两位伟大的传道人分开,各自另组一队布道队,开辟了两项宣教工作。神甚至能通过争执和意见分歧来工作,后来,马可成为保罗的重要助手(参西 4:10 )。基督徒不是常常都意见一致,但问题可以通过彼此协商,各自保留不同意见以及让神的旨意做工来解决。 

  西拉 

  徒 15:40> 保罗拣选了一个不属自己教会的人一同上路,难道教会合一了吗? 

  15:40 西拉曾经参与在耶路撒冷举行的会议,也是被拣选代表耶路撒冷教会,把信件和决定带到安提阿的两个人之一( 15:22 )。保罗来自安提阿教会,他拣选了来自耶路撒冷教会的西拉一同上路,到许多城市去传扬福音,这次合作显出在耶路撒冷会议的决定后,教会合一的情形。──《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