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十四章
第 14 章
徒 14:3-4> 神迹奇事,不易求得,只顾追求,心思白费;你说,我们的心思该花在哪儿?
14:3-4 也许我们会希望自己传福音的时候,总有神迹出现,立刻叫所有人相信耶稣就是主。不过,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到,是主而不是我们叫神迹出现。不要把你的时间和精力全花在追寻神迹奇事上,要用你能够做到的最好方法,把福音的种子撒在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土壤里,让圣灵叫他们相信。
徒 14:11-12> 他们竟要向保罗、巴拿巴献祭,难道不明白保罗他们也是人啊……
14:11-12 宙斯和希耳米是罗马世界中两个着名的神。根据传说,这些神曾到访过路司得。除了一对老夫妇外,没有人接待他们,所以宙斯和希耳米就杀了其余的人,赏赐那对老夫妇。当路司得人看到保罗和巴拿巴所行的神迹时,他们以为是那些神再度到访。因有以前的传说,所以他们便立即拜保罗和巴拿巴,并向他们献祭。
徒 14:15-18> 信仰有时候真教人感到没什么把握,主,我在哪里可找到你?
14:15-18 保罗和巴拿巴向路司得人说明情况,并提醒他们神一直都在提供证据,例如天降甘霖、赐五谷丰收等,显明祂的恩典。当你对神有任何疑惑时,只要你环视四周,便会发现许多证据,证明神在我们的世界一直工作。
徒 14:18-19> 人性善变,今天赞美你,明天谩骂你,我们的把握在哪儿?
14:18-19 昨天路司得人以为保罗和巴拿巴是神,还想向他们献祭,今天却要用石头打死保罗,这就是人的本性。耶稣明白群众的心是何等善变(参约 2:24-25 )。当许多人赞同我们的时候,我们感到兴奋,但不要因此而冲昏了我们的头脑,或影响我们的决定,我们不是为讨人喜悦而生活。
徒 14:18-20> 成为基督徒,便要如保罗一样──是啊,代价很高的,你害怕不害怕……
14:18-20 保罗和巴拿巴坚持传扬福音,他们觉得与顺服基督比较起来,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算不得什么。他们在以哥念险些挨石头打( 14:1-7 );安提阿和以哥念的犹太人追踪保罗,用石头打他。他们以为保罗死了,但保罗起来再走进城里传扬福音;这才是真正的献身。成为基督的门徒需要付上极高的代价。成为基督徒,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我们的主,我们被召是要为祂受苦。
徒 14:21-22>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说这是大有勇气;保罗回到会受害之处,也为荣耀自己?
14:21-22 保罗和巴拿巴回到他们曾被威吓和袭击的城市去探访那里的信徒。他们知道自己要遇到危险;然而,他们深信自己有责任去勉励这些初信者。不管工作是怎样困难不易做,我们都必须去帮助和鼓励初信者。耶稣为我们钉十字架也不轻松和舒服啊!
继续在加拉太工作
徒 14:23> 但谁去作领袖?任何人都可以?我就不太可以嘛……
14:23 保罗和巴拿巴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这些城市,其中一个目的是要组织教会的领导层。他们不仅要帮助初信者,坚固门徒,而且要让属灵的领袖来帮助他们成长。顺服圣灵引导的领袖,不管是平信徒或牧者,都能够带领教会增长。你要为教会的领袖祷告,支持他们;如果神感动你,你要谦卑地承担教会的领导工作。
第一次布道旅程结束──《灵修版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十四章
给基层人士的福音(十四 1 ~ 18 )
.在以哥念传道( 1 ~ 7 ):保罗在以哥念的布道事工有以下的特色:
① 他沿用以往的策略,先在犹太人的会堂传道以建立接触点,使福音可以在其他的地方继续传开。
② 他不单传讲,更有神迹奇事伴随。
③ 他遇到的反对日益激烈,以往单是犹太人反对,现时更有外邦人加入,相信是有权势的犹太人在其中运用他们的影响力所挑起的。
④ 当保罗知道迫害临近时,便逃往路司得。保罗以前亦有相同的经历(九 25 、 30 ),但稍后却直接面对(参十四 19 ),因此他的逃走不是由于害怕,而是由于神的带领。
.在路司得传道( 8 ~ 18 ):
他的对象是以农业为主的希腊人,路司得并非位于当时的交通要道,亦非一个商业城市,只是一个农业乡镇。巿民都说吕高尼话,这是一种地方方言,而不是官方语言希腊话,他们敬拜宙斯及希耳米等希腊神明,因此只属于中下阶层人士。保罗的讲道亦截然不同,他从神明方面入手,带出谁是真神,而不是引用旧约圣经来证明耶稣是基督。结果亦有人归信,教会亦被建立( 21 ~ 23 )。保罗的传道策略给我们很多提醒:
① 他因才施教。他传讲的是不变的真理,但因对象的背景及文化因素不同而将福音“本土化”,叫听的人可以明白及接受。我们今天当如何学习这个功课?
② 他立下向中下阶层传福音的榜样。他向中下阶层传福音,采取与向知识分子传福音截然不同的方式,叫我们不单学习他关心基层人士的福音事工,亦要学习他向基层人士传福音的方式。
祈祷 神啊,帮助我掌握福音的信息,了解听道者不同的背景及文化,以致我能传扬他们明白及接受的福音。
整全的使命(十四 19 ~ 28 )
.保罗被打( 19 ~ 20 ):保罗遭遇的逼迫不是来自路司得,而是来自安提阿及以哥念的犹太人,结果被石头打至半死。犹太人以为他死了(其实正是他们的目的),但神却奇妙地保存了保罗的性命。之后他继续传道,未有因此而害怕灰心。我们亦可学习保罗对神的信心和面对逼迫时的勇气,若然如此,福音就必顺利被传开。
.坚固门徒( 21 ~ 23 ):保罗的宣教事工,包括:
① 宣讲( 21 ):保罗有时透过言语来宣讲,有时透过神迹来见证,任何时间都因应对象的需要而传出一个“本土化”的信息。
② 使人作门徒( 21 ):福音传开后还勉励人决志信主、作门徒,不然福音事工便不够完满。
③ 教导、坚固及劝勉( 22 ):保罗在布道之余,亦花时间来教导、坚固及劝勉,如此福音才能生根建立。
④ 建立教会( 23 ):宣教事工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本土化”的教会。地方的“教会”是实践大使命的重要环节。今天的地方教会切勿将责任全交给福音机构,而忽略了神在“地方教会”的心意。
⑤ 选立长老( 23 ):这是典型的“自治”,保罗的差传事工是要建立自治的教会,让该教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包括了经济、行政及发展。今天我们无论在牧会、设立分堂,或差传事工上都当努力的学习。
.宣教述职( 24 ~ 28 ):保罗以“神藉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及“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来报告及总结是次的行程。宣教事工其实是神使用人来完成祂心意的工作。因此仰望神的引导、靠圣灵行事、传讲主的道,并按人的需要来作接触点,这才会使宣教事工得成果,神的计划得以完成。
祈祷 神啊,感谢,愿我更能委身,被使用,完成的使命。──《新旧约辅读》
使徒行传 第十四章 注释
1-7
在以哥念传道
1 「希利尼人」:指希腊人中的虔诚人(参10:2注)。
2 「弟兄」:教会内对信徒的称呼。
3 「恩道」:即福音──宣告神恩典的信息。
4 「使徒」:保罗和巴拿巴虽不属於耶稣十二门徒之列,但能见
证耶稣的复活(见徒1:15; 林前15:8),且都是教会差遣出外的
代表,配称为使徒。
5-6
逼害使徒的阴谋有犹太会堂和当地官员的支持,二人知道後不得不离
开。
6 「吕高尼的路司得、特庇」:路司得位於以哥念西南偏南廿九
公里(十八英里),特庇位於路司得东南,相距四十八公里(
卅英里),二城均属加拉太省的吕高尼区。
8-20上 在路司得传道
这里大概没有会堂,使徒便在城里讲道。保罗在此医好一个生来瘸腿
的人,被众人误作神明,他便趁机向群众传扬福音。
12 「丢斯」:希腊神话中超越众神、掌管整个宇宙的一位神。
「希耳米」:是神话中丢斯的儿子及使者,负责保护旅人。
传说二神常化身为人周游各地,赏赐凡接待他们的人,并曾在
这一带显现过。
13 城里的人以为丢斯和希耳米下凡,立刻来献祭给使徒,将祭牲
饰以花圈。
14 「撕开衣裳」:即对群众亵渎神的行动表示愤慨。
15-17 保罗对外邦的神话有所认识,传道时特别呼吁众人脱离迷信(
「虚妄」),归向那创造宇宙的真神,就是以甘霖和丰收厚赐
人类的神。
19 通常被石头砸死的人要拖出城外,任由野狗或野兽吃掉。
20下-28
使徒在特庇传道,然後折返路司得等地选立教会领袖、栽培信徒,最
後,返回安提阿报告宣教结果。
24 「亚大利」:参13:13注。
28 「住了多日」:加2:11-19所载的事件可能是在这期间发生(参
该书简介「写作背景」一段)。
思想问题(第十四章)
1 保罗和巴拿己因传福音而遇到逼迫。
他们对这些困难有什麽反应呢?
你愿意为福音的缘故付上代价吗?
2 保罗和巴拿巴竭力阻止路司得居民向他们献祭。
这和希律亚基帕一世的表现( 12:23)有何分别?
在你的事奉中,你是否以使徒为榜样?
3 路司得人起初将使徒奉为神明,随後却要用石头打死他们;这对
人性有何提示?
对今日传福音者有何警惕?
4 保罗如何坚立他在这次旅程中所设立的教会呢?
今天教会对初信者的栽培工作应注意什麽?
使徒行传第十四章
往前去以哥念(十四 1-7 )
保罗与巴拿巴向前到距离安提阿约九十哩的以哥念去。这是一个古旧的城市,据说比大马色还要古老。在远古的时候,它有过一个名叫南纳卡( Nannacus )的王,而‘自从南纳卡以来’一语乃成为众所周知的‘自古以来’的意思。就像平常一样,他们在会堂开始宣讲,也像平常一样,他们很成功;但是犹太人娭妒,鼓动暴民,而保罗与巴拿巴又一次要往前走了。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保罗和巴拿巴越来越要置生死于度外。在以哥念,对付他们的全是私刑。保罗与巴拿巴越往前去便离文明越远。在比较文明的城市里,他们的生命总还较为安全,因为罗马政府要维持秩序;但是他们在野蛮地区,保罗与巴拿巴便一直都在犹太人所煽动的弗吕家激动 众的暴力威胁之下。他们都是勇士;而作基督徒则常常都要有勇气。
在路司得的误会(十四 8-18 )
保罗与巴拿巴在路司得碰上一件奇特的事。他们被当为神,这一件事的解释在吕高尼传奇性的历史。路司得附近的人有一个故事,说丢斯和希耳米神有一次化装来到地上,没有人接待他。后来有两个老农人,就是腓利门和他的妻子葆茜( Baucis ),他们俩请两位神进去。结果全地的人都被神所减,只余腓利门与葆茜二人,作了一座宏伟庙宇的守 。他们死了以后,变作两棵大树。所以当保罗医好了那瘸腿的人时,路司得的人决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巴拿巴必然是个风采高雅的人,因此他们才把他当作神中之王──丢斯,希耳米是众神的传讯者,而保罗是个讲者,他们便称他为希耳米。
这一段落特别有趣的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保罗对那些全无犹太背景的地道外邦人,无从投其所好的人的接近之法。对这样的人,他从自然开始,进至自然界一切事物背后的那位上帝。他从此时此地进至彼时彼地。我们要好好记取,世界乃是永活上帝的衣裳。据说有一次,拿破仑在地中海航行,随员们在讨论上帝,在那讨论中,他们完全不理会他。他一直缄默;这时他举起手来,指向大海和天空,说,‘先生们啊,谁造这一切的呢?’
保罗的勇敢(十四 19-20 )
在路司得的这骚动事件过程中,若干犹太人来到了。他们之在那里,不出下列两个原因之一。他们可能故意跟随保罗与巴拿巴而来,企图抵消他们所行的事。也许他们是谷米商人。路司得邻近一带是大量出产谷米的地区,他们也许是为以哥念和安提阿购米瞉而来。果然的话,他们发现保罗仍在讲道,便会震惊而且愤怒,更会很自然地煽动民众反对他。
路司得是罗马的殖民地;但是也是前哨站。不论如何,人们看到他们所行的事,便会害怕,因此他们便以为拖出城外的乃是保罗的尸体。他们都害怕罗马法官的厉害,为求避免骚动的后果,他们便设法除掉保罗的尸体。
这故事的突出特色乃是保罗的绝对勇敢。他清醒过来,第一个行动便是迳直回到他被石击的城市去。约翰 斯理的忠告是,‘常常大胆面对暴民’。保罗迳直回到那些企图杀害他的人当中去,可说是绝顶大胆的事。这样的一个举动,其效果胜似一百篇讲道。人们必然会自问,一个人那里来的勇气,使他敢于这样作呢。
坚定教会(十四 21-28 )
在这段落里,保罗心中有个值得注意的状态。
一、他对要作基督徒的人绝对诚实。他坦白地告诉他们,要进入上帝国必须经过许多艰难。他没有向他们提出轻易的路。他的行动是根据耶稣来‘不是使生命容易,却是要使人伟大’的原则。
二、保罗回程时,在那小 的新基督徒中选立了长老。他表示他确信基督教必须在团契中活出来,正如一位伟大的教父说过的,‘人如果没有教会作他的母亲,上帝就不能作他的父亲’。约翰斯理说过,‘没有人能独自上天堂去;他一定要找朋友或集合朋友同去。’保罗从起初便不只以栽培个别基督徒为目标,却要使这些个别基督徒进入基督徒团契之中。
三、保罗与巴拿巴绝不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任何事情。他们说到上帝用他们所成就的事。他们只把自己当作上帝的同工。在阿金科( Agincourt 一四一五年十月廿五日 英军于此地大败法军。编者注)大捷之后,英王亨利五世禁止制作歌曲纪功,却命将一切荣耀归于上帝。我们工作时,不以为是为我们自己的荣耀,而是由于以我们为上帝手中的工具这一信念,我们便开始对于基督教服务有正确的观念了。
决定性的问题
外邦人加入教会产生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犹太人的心理背景乃是以他属于选民这一事实为依据。实际上,他们相信不只犹太人是上帝特异的资产,上帝也是犹太人特异的资产。问题就在这里。外邦人未作基督徒之前,是否必须受割礼,并且遵行摩西的律法呢?换句话说,外邦人未作基督徒之前,是否先要作犹太人呢?或者说,外邦人是否就这样便可以加入教会呢?
纵然这问题解决了,仍然有另一个问题。严格的犹太人是不可以与外邦人有来往的。他不能请外邦人作客,也不能作外邦人的客人,甚至尽可能不跟外邦人作买卖。因此,虽然外邦人可以加入教会,犹太人与外邦人在教会的平常社交生活中,可以来往到什么程度呢?
这些问题必须解决,但解决并不容易。教会终于定了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不应有分别。使徒行传第十五章告诉我们,耶路撒冷教会的决定乃是外邦人的自由宪章。──《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 注释 14:3
神 迹 奇 事: 神
期 望 用 神 迹 奇 事 来 见 证 信 徒 所 传 的 福 音 ( 比 较 可 16:20 ; 参 “ 神 迹 ” 一文 ) 。
耶 稣 借 此 与 他 的 子 民 同 工, 见 证 所 传 的 福 音 真 理。 现 今 在 “ 末 世 危
险 的 日 子 ” 里 的 信 徒 更 需 要 时 常 以 神 迹 奇 事 来 见 证 神 的 恩 典 ( 提 前 4:1 ;提 后 3:1~13) 。
14:4
使 徒: 保 罗 和 巴 拿 巴 都 被 称 为 使 徒。 广 义 上 的 “ 使 徒 ” 指 使 徒 时 代 首 批 被 教 会 差 遣, 出 去 传 扬 福 音 信 息 的 信 徒 (4, 14 节 ) 。
狭 义 上 而 言, “ 使 徒 ” 专 指 直 接 从 基
督 领 受 使 命, 建 立 福 音 真 道 和 启 示 的 人 ( 参 弗 2:20 注 ) ; 保 罗 就 是 这 个 意 义 上 的 使 徒。
14:9
见 他 有 信 心: 察 验 瘸 腿 之 人 信 心 的 能 力 从 圣 灵 而 来。保 罗 命 令 他 站 起 来, 以 此 鼓 励 他 的 信 心。 信 徒 应 为 得 着 属
灵 的 洞 察 力 而 祷 告, 以 明 白 人 对 神 恩 典 的 需 要 和 求 医 治 的 信 心。
14:19
用 石 头 打 保 罗: 神 在 新 约 时 代 并 非 总 是 保 守 他 的 仆 人 免 遭 一切 伤 害, 现 今 也 是 如 此。神 国 的 推 进 需 要 神 的 仆 人 付
上 极 大 的 代 价。 保 罗 在 他 书 信 中 曾 忆 及 此 次 为 主 受 苦, 他 说 “ 被 石
头 打 了 一 次 ” ( 林 后 11:25 ;参 徒 9:16 注 ) 。 当 他 写 信 给 加 拉 太 教 会 时, 也 曾 说: “ 因 为 我 身 上 带 着 基 督 的 印 记 ” ( 加 6:17) , 可 能 就 是 指 这 次 事 件 ( 参 林 后 11:23 “ 保 罗 受 苦 ” 的 注 释 ) 。
14:22
经 历 许 多 艰 难: 那 些 委 身 基 督、 尊 主 为 大 的 人, 最 终 必 能 进 入 天 国, 但 必 须 经 历 “ 许
多 艰 难 ” 。 在 这 个 歪 曲 悖 谬 的 世 代, 他 们 必 须 积 极 投 身 到 与 罪 恶 和
撒 但 的 属 灵 争 战 中 ( 弗 6:12 ; 比 较
罗 8:17 ; 帖 后 1:4~7 ;提 后 2:12) 。
1. 凡 忠 于 基 督 和 神 的 话
语 并 且 行 事 公 义 的 人,在 世 上 必 有 苦难 ( 约 16:33) 。 只 有 那 些 不 冷 不 热 和 与 罪 妥 协 的 “ 信 徒 ” ,
才 会 与 世 界 为 伍, 相 安 无 事 ( 比 较 启 3:14~17) 。
2. 现 今 这 个 邪 恶 的 世 代
和 假 信 徒 会 竭 力 敌 挡 基 督 的 福 音, 但 是 等 到 主 再 来 时, 他 必 要 全 然 除 灭 这 个 世 界 的 邪 恶 体 系 ( 启 19~20 章 ) 。 与 此 同 时,
信 徒 的 盼 望 乃 “ 存 在 天 上 ” ( 西 1:5) , 并 将 在 “ 末 世 显 现 ” ( 彼
前 1:5) 。 信 徒 的 盼 望 不 在 今 生、 也 不 在 世 界, 乃 是 他 救 主 显 现 之
时, 永 远 与 主 同 在 ( 约 14:1~3 ; 约
一 3:2~3 ;参 “ 属 天 的 盼 望 ” 一 文 ) 。
14:23
选 立 了 长 老: 选 立 长 老 ( 监 督 或 牧 师 ) 时, 不 仅 要
借 着 祷 告 和 禁 食 寻 求 圣 灵 的 旨 意, 也 要 察 验 他 们 的 品 格, 属 灵 恩 赐, 教 内 教 外 的 名 声 以 及 圣 灵 的
使徒行传
注释
十四 1-7 保罗和巴拿巴在以哥念
在以哥念发生的事情类似在彼西底安提阿的模式,路加只是简略地复述而已(参十七 1-11 ,十八 4-17 ,十九 8-10 ,二十八 17-32 )。
第 1 节即使十三章 46 节已直截了当的说明,在此我们清楚地看到保罗和巴拿巴没有背弃犹太人,直接往外邦人那里去,相反地,他们先让当地会堂中的犹太人有一个选择的机会,然后才转向外邦人,故此使徒「像往常一样进入犹太人的会堂」(新国际译本)。保罗和巴拿巴在那里传讲福音,虽然讲辞没有记载下来,经文却说产生很大的果效。
第 3 节那些不信的犹太人又再耸动人反对(参十三 50 ),虽然「神迹奇事」向以哥念人证实了使徒们的信息是真确的,但当地居民对使徒的看法仍然分歧(此处与 14 节,是路加唯一用「使徒」的名称来直接称呼保罗或巴拿巴),结果保罗和巴拿巴至终还是要逃经路司得和特庇。
十四 8-20 上保罗和巴拿巴在路司得
这个引人注目的故事是使徒两次处理外邦异教听众的事件之一(在此听众是村民,在十七 14-34 则是更有文化的雅典人),或许值得一提的是:两者起初都误解了福音的原意。从 8 至 11 节看来,我们可以推测保罗原先是在户外讲道的(讲道的细节没有记录下来),可能是在城门附近( 13 节)。反对的犹太人是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而不是当地人,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大概那里没有犹太人会堂可以让使徒开始讲道。
第 8-10 节路司得城里住着一个「生来是瘸腿」的人,经文描写这人病况严重、使徒「定睛看他」,还有他其后跳起来等等描写,极可能是要读者回想起彼得和约翰在耶路撒冷医治瘸腿的人那回事(三 4-8 )。只是在这故事里,作者告诉我们当使徒定睛看他,他有能力说明自己「有信心,可得痊愈」。
第 11-13 节使徒的讲道,尤其是医治的能力使群众刮目相看,可是他们却生了一个错误的想法,误认使徒为神明。有一古代的传说谈及这二个神明曾一度到访此区域,却不为人所识,只受到冷谈的对待,神明一怒之下,把这个冷漠的市镇毁掉。既然有如此的传说流行,难怪保罗和巴拿巴只不过医治了一个病人之后,群众便向他们如此反应:牵着牛,拿着花圈,要向他们献祭。
这个传说同时亦可解释为甚么当时的人没有冠他们为医病之神明,反而把这两位神明加在他们头上,如果照当时事情的发生而言,冠之以医病神明更合理。群众在激情之下就用「吕高尼」话说话,言语上的隔膜亦是群众误解使徒信息的原因之一,同时亦可解释为甚么使徒如此困难阻止他们献祭( 18 节)。
第 14 节言语上的难处亦可能造成巴拿巴和保罗对事态难于了解。他们一旦领悟过来,就马上「撕开衣裳」,在古代的社会里此举是极度悲伤或自卑的表示。
第 15 节他们的辩白是:「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参三 12 ),又说:「永生神」是那位「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保罗以后在雅典将会有更详细的辩论(十七 16-34 )。在那辩论中,他称「任凭万国各行其道」这事实为「蒙昧无知的时候」。
第 19-20 节上有一群「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的犹太人挑唆众人反对保罗和巴拿巴,我们不难想象这一群迷糊的群众一旦看见自己的愚行,便老羞成怒向使徒翻脸。他们以为保罗是死了并不等于说保罗真的死掉,如果此处所指的真是从死里复活,那么路加必然大事圈点,(参九 40-43 ;并二十 9-12 )。
十四 20 下 -28 保罗和巴拿巴到达特庇,并回程往安提阿
第 20 下 -21 节虽然保罗和巴拿巴在特庇城的福音工作召了「好些人作门徒」,但作者只是简略地介绍而已。他们回到先前不受欢迎的地区探访信徒,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其间所经历的敌对无疑引起他们说下面这句话:「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保罗在他的书信中亦提出类似的警告,参帖后一 5 )。保罗和巴拿巴再访每一个教会,总是在那里「选立(了)长老」(有关选立长老的资格,参提前三 1-13 ,多一 5-9 ),又借着「禁食祷告」把这重任交托他们;这方法正如安提阿教会差派他们二人出任这职事一样(十三 1-3 )。
使徒行传第十四章
四 以哥念的争端(十四 1 ~ 7 )
保罗和巴拿巴到下一座城以哥念的事迹,路加只简略地记述。模式与安提阿一样,先在会堂传福音,接着引起一些犹太人的敌对。敌对的势力起初只刺激了宣教士们继续工作,可能是在会堂外面;可是后来不信的犹太人和一些外邦人,取得地方官的支撑,谋划杀害他们。于是他们发现,最明智的作法就是逃往别城去,在那里没有阻力,可以继续传福音。
故事的记述十分简略,没有事实的详情,第 2 、第 3 节间又显然断开,就有人认为,这是将原本的记载作了延伸;更极端的看法,则说整件事是路加虚构的,只根据一点点资料,知道宣教士到过以哥念。他们说,路加制造这故事是作安提阿和以下路司得两段多采多姿记载的缓冲,同时也强调一些他认为重要的神学观点(赫肯 pp.421-423 )。这种存疑的判断,似乎太随意发挥,缺乏确据。不错,第 2 、 3 节间似乎有点勉强,早期文士曾把它修补过;但是这多半是由于编辑文献时的仓卒,而不是原作的问题。其实,这段经文的困难,是由于路加很想强调,正因为迫害兴起,宣教士才更觉得要尽量在那地逗留久一点,好使初生的教会得以稳固,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才离开。
1 ~ 3. 以哥念 即现今的孔雅( Konya ),在安提阿以东九十哩( 145 公里 )的罗马公路上,同在加拉太省(前弗吕加境内)。宣教士一到那里,就开始在 犹太人的会堂 传道,很多 犹大人和外邦人 信了主。可是麻烦不久就出现了。拒绝福音的犹太人拉拢外邦人,向他们毁谤宣教士。他们的游说工夫并没有即时生效,到了故事的下半,才见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对付宣教士。
当时,保罗和巴拿巴因见敌挡的形势,决定必须多花时间在城中,继续倚靠神放胆作见证。神叫他们能行 神迹奇事 ,证实口头的见证,正如在耶路撒冷的使徒一般(五 12 )。以“ 恩道 ”一词形容福音信息,在二十 32 保罗于米利都的讲章中也如此使用(参路四 22 );路加在此用它,可能是特意反映保罗当时的信息侧重神的恩惠(参十三 43 ;二十 24 )。第 3 节全句叫人想起希伯来书二 3 、 4 ,那里也说到,神用奇事神迹证实所传的道。虽然如此,并不是人人信服福音。
4 ~ 7. 城中百姓开始警觉宣教士的存在,和犹太人对他们分歧的态度。他们之间就分了党,有的人站在宣教士一方,这里称他们为 使徒 (亦见 14 节)。这是路加称保罗为使徒的唯一经文;这个事迹令人稀奇,因为保罗非常强调他为使徒的身份。有人争论说,路加将使徒限于十二门徒,即那些与耶稣在世上同工,又见证祂复活的人(一 21 ~ 25 ,十 39 ~ 42 )。所以,这里和 14 节的用法,只属例外,与路加一贯的立场不合,也许只是因为他用早期文献时,没有留意就用上了。对路加来说,保罗和巴拿巴都不是使徒 217 。若是这样,路加为使徒行传作者的理论,就十分可疑。可能路加用这字的时候,是指一般性的意思,就是“安提阿教会差出来的宣教士”(参林后八 23 ;腓二 25 )。可是更可能的解释,就是路加认为使徒 主要 是指耶稣在世上选召的十二门徒(路六 13 ,九 1 、 2 ,廿二 28 ~ 30 ),其使命是向犹太人。路加却也清楚知道保罗的使徒身份,从目前这一节,和廿二 21 及廿六 16 、 17 所用“差遣”这同根动词(希腊文 apostello ),就可以看出来。因此,他也承认另有一批耶稣所差派的使徒,是在十二门徒以外的;他不否认保罗和巴拿巴属于这一批人 218 。
等到逼迫真正临到,保罗和巴拿巴才决定离开。逼迫他们的,是 外邦人和犹太人,并他们的官长 ,这里不清楚是指犹太官长,还是外邦官长,或是指两者;不过第一及第三种看法较有可能。于是十三 50 的状况重演,一旦当地方政府纵容人逼迫他们,宣教士就觉得不能再留了。他们离开了弗吕家的境地,进入 吕高尼 地区,到了路司得,约有十八哩( 29 公里 )的路程,又再到 特庇 ,约五十五哩( 89 公里 )。尽管遭遇拦阻,他们仍继续 传福音 。
217 林前九 6 很明显表示保罗视巴拿巴为使徒。
218 See especially Wilson , pp.113-120; also D.
Mu/ller and C. Brown , NIDNTT I, pp.126-137; Bovon,
pp.379-386.
五 路司得异教徒的福音工作(十四 8 ~ 20 )
在前面各次(后面也多半如此),宣教士的活动都是先从会堂开始,向已经对神稍有认识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工作。这一段路司得故事的特色,是使徒行传中宣教士首次来到一座城,其中显然没有会堂,或至少作者没有提及。虽然十六 3 提到这地区的犹太人,而且安提阿及以哥念的犹太人要挑唆路司得的人抗拒宣教士,若当地没有犹太居民,怎能成事?不过,即或有,他们在故事中也无关重要。这一段事迹为十五章(参十五 3 )作了预备,所强调的是异教徒对福音的反应。一方面,我们看见一个听了福音又有信心的人得着医治的神迹;另一方面又看见当地居民迷信的反应,见了神迹就以为宣教士是神以人形出现,于是要尊崇他们。这一番误会,让宣教士(很可能是保罗)有机会作一简短的讲述,教导他们相信那独一的真神。故事的末了才提及犹太人来了,执行原先的计划,用石头打保罗(十四 5 ),以为他死了。他迅速的复原并没有称作神迹。
上面已说过赫肯评论以哥念的故事细节太少。这一段色彩缤纷的故事,同样被他的历史斧头砍斩( p.429 ~ 434 )。他说这故事是插入的,原本的旅程很短,十四 6 说宣教士已经到了特庇。故事中的各个片断形式也不一──医治神迹(与路五 18 ~ 26 ;徒三 1 ~ 10 ,九 32 ~ 35 相平行,表示保罗与耶稣、彼得有同样的能力),可以解释作一种宗教传说,不可信赖;讲章则是出于路加的手笔。赫肯也更从神学层面抨击这一段记载,说路加创作这故事,为要显明使徒的行径,以及人们怎样视他们为神人,他们的受苦与属灵的能力相较,显得黯然失色。他又说,故事中充满在历史上不可能的因素;宣教士在传扬一位真神和耶稣,人们又怎会当他们就是异教的神呢?这些四处游行的犹太人医好了一个瘸子,就足以促使当地的祭司向他们献祭了吗?路加也看出这些难题,而企图掩饰,例如,不提宣教士传讲耶稣;当人们要拜宣教士时,便让他们讲出相信一位真神的信息。其实他们在先前的讲道中,必定讲过同样的内容。
前面已说过,这段经文的神学要点并不在此。至于历史方面的疑难,可以证明实属假想。我们不必假定所有人都在一开头就听到宣教士讲道,或完全明了了。古时的世代,很喜欢将宗教融合起来,又对传扬宗教者推崇备至,这已是证据十足的特征;而现今的世代何尝不是如此。
8 ~ 10. 路司得 位于以哥念南南西方十八哩( 29 公里 );它本来是个无足轻重的乡村,在公元前六年成为罗马殖民地,配合对抗当地好斗部族的策略。路加已提过宣教士到这地来传福音( 7 节)。这里提出一事,证明传道的果效;一个瘸子,也许是个讨饭的,一辈子从未走过。他对信息有所回应,相信他的病可得痊愈。这表示信息中提到耶稣治病的事迹。这段记载表示,这个人和其他居民一样,听得懂保罗的希腊语,保罗看出他的信心,便发出吩咐,同时,神的大能叫他能够跳起来,开始行走(参三 8 )。
11 ~ 14. 一般而言,行神迹的后果,就是引起旁观者不同的反应(参三 9 、 10 )。其他地方多半只是一笔带过,这里却相当详细的报导,成为这故事的第二段主要情节。围观的群众,就是当地居民,认为巴拿巴和保罗一定是神降临他们当中,立意要尊崇他们。宣教士所以对即将发生的事毫不察觉,是因为群众用自己的土话说,而他们听不懂。这情形就正像说威尔斯语的群众,听完一位到访贵宾用英语演讲之后,会用自己的话互相议论一般。他们把宣教士当作希腊传说的两个神只。把保罗当作 希耳米 ,因为他 说话领首 \cs8 ,希耳米是众神的使者;希腊的首位神 丢斯 的位份,就归巴拿巴。赫肯( p.432 )争论说,希耳米是众神的使者,不是发言人。不过,路加这里用的“ 说话领首 ”,与一份异教文献的说法很接近;而且,这两位神只同时出现的时候,希耳米作发言人,也并非不可能。一首俄维丢( Ovid )写的拉丁诗,保存了这一段希耳米与宙斯降临这地区的传说。他用了这两位神只的罗马名字:天神( Jupiter )和商业之神( Mercury );有一对老迈的夫妻腓利门和包西施接待他们,但对两位访客的身份全不知情。因此,考古学家考证,现在路司得附近,有将这两位神只并列的教派,日期约为公元二五○年。赫肯否定这教派可能早已存在的论调,全无确实的证据,无以立足。虽然,在路斯得尚未发现丢斯庙,在 城前面 (即城外)却有一类似的庙,在哥劳地奥波利斯( Claudiopolis ),离路司得不远(见布鲁斯, Acts, pp .281f )。依这些证据看来,若说人们原来是以当地吕高尼人的神名来称呼宣教士,而路加用希腊神祗的名字来取代,因为读者对它们更熟悉,这讲法是极不可能的。不过,也可能吕高尼人早已把自己的神,与希腊的神只融合起来了。
若当地的人在神明第一次造访时没能敬拜他们,这一次就必急于弥补,不能再度犯错了。当地庙宇的 祭司 ,随即安排向来客献祭,以示尊崇。我们在此得一瞥亚拿突宗教的礼仪,他们从城中把 牛 牵到庙里去,以毛线花圈装饰着,准备宰来献祭。使徒们一看见这种形势,迅速地制止他们,撕裂 衣裳 ,跳进众人中间。在犹滴书( Judith )十四 16 、 17 有一段很相似的记载,用词也相同,描写犹滴谋杀何罗弗尼斯( Holophernes )时,巴歌亚( Bagoas )的悲痛情景。不过这里的重点不同;撕裂衣裳是对以人为神的亵渎行径一种猛烈的反应;使徒快快跳进众人中间,是避免被尊为师,招致顶撞神的罪。又有人认为,当地的祭司断不会误认两个行神迹的游行犹太人为神只。不过韩森( p.148 )提出类似的例子,表示这样的题材完全可信。 使徒 一词(十四 4 注 )意思可能是强调巴拿巴和保罗的身份,不过是神的使者。
15 ~ 18. 当时的局面必须有所解释:保罗机智地抓紧机会,向人们讲解神的本性。这篇信息十分简短,使徒行传与前面向犹太人(或敬畏神的人)的讲章,大为不同;后者已经相信耶和华,只需要向他们传讲耶稣是弥赛亚便可以了。对异教的听众,却要退后一步开始讲,宣告有位独一的真神。因此,保罗这番话与向雅典哲学家的讲话,关系最密切(十七 22 ~ 31 ),那里讨论的主题是相同的,不过用更哲学化的层面来表达,切合那里饱受教育、具文化水准的听众。路加对路司得讲章的记载,只限于这一主题;读者要从保罗先前的讲章,去推敲他可能还会说什么了。
这篇讲章很自然先从听众当时的情况着手,问他们“ 为什么作这事 ”。他们应该知道这两位他们推崇的访客,不过是普通人,与他们 性情 相同(参雅五 \cs16 17 )。不但如此,这两位访客带来的信息,是 福音 ,要将创造万物的 永生神 向他们说明(参四 24 ,十七 2 ;引出二十 11 ),并劝他们离弃偶像,归向这位神。“ 这些虚妄 ”是形容偶像的话,旧约如此用过(耶二 5 ),“ 归向 ”在三 19 及其他经文,指悔改信主。这里的语句与帖撒罗尼迦前书一 9 特别接近;那里形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怎样“离弃偶像归向神,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因此这句话显然是描写外邦人信主的典型句子。这篇讲章所缺少的,是与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一 10 相关的内容,那里说:“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就是祂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也不符合保罗的宣称,说他单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 23 ,二 2 )。不过,缺乏这些内容,并不等于说保罗没有提及;路加的用心,乃是补充前面使徒讲道的内容,说明他们对外邦人讲道时,加插了什么内容。事实上,从讲章的内容可知,他们一定继续传讲出了明确的福音内容。因为既说明了神在从前的世代所作的事,势必会接下去讲祂如今作了什么,怎样以新的方式启示祂自己。过去,祂让外邦人各行其道,隐约暗示他们不认识祂,神并不算为有罪。不过,人仍有足够的资料可以知道祂存在,因为祂从大自然中见证自己,常赐美物(中译: 恩惠 )给人;赐 雨水 和 四季 (中译: 丰年 ),叫农作物生长,使人有粮得饱,心中喜乐满盈。所以,大自然世界本是以叫人体认创造主的存在,祂的权能和美善。不过,这种“自然”的启示,是属于过去的;正如保罗在十七 30 、 31 所指出,这启示现在已有神新的见证补足了,就是保罗在 15 节,所提的福音,不过他没有详细解说下去。这番话足以止住众人原先向他们献祭的心意,不过只是“仅仅”而已,因为他们的迷信根深蒂固,而这次的神迹又留给他们极为强烈的印象。
19 ~ 20. 事态突然有了变化。强逼保罗离开安提阿和以哥念的犹太人,这时来到路司得,也许与当地的犹太人联合(故事中没有提及),要谗害人,叫他们敌对宣教士。然后他们发动攻击,当然是犹太人执行的;他们用 石头打保罗 ,以为他死了,就丢出城外。人们对保罗态度的转变,十分奇怪(参路四 22 ~ 28 ),不过也绝非不可能,若人们不肯接受福音,正如 18 节所暗示的,他们就很容易被说服,认为宣教士不过是假冒份子,于是任由他们的同胞去随意处置。无论如何,这事件的历史性是毫无疑问的;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一 24 、 25 所提的,必然就是这件事,其他如加拉太书六 17 ,提摩太后书三 11 ,也可能是指这件事。这故事不是说保罗真的死了,再活过来,虽然有人喜欢这说法;路加表达的方式,是说“ 以为他是死了 ”,他没有提供任何与这句话相反的证据,表示这里并没有神迹性的复活。保罗回城去并不稀奇,刑罚已经执行过了,他不会再受折磨,只要快快离开。他也立刻离开,到了 特庇 。特庇的旧址,过去以为是孔雅(以哥念)以南六十哩( 97 公里 )的古德利仙( Gudelisin ),现在却公认为孔雅东南六十哩( 97 公里 )的科提胡玉克( Kerti
Huyuk ),这一遗址中的石刻证明无误 219 。
219 B. Van Elderen, 'Some Archae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Pual's First Missionary Journey', in AHG , pp.151-161;
the original discovery was reported by M. Balance, 'The Site of Derbe : A New
Inscription', Anatolian Studies 7 , 1957, pp.147-151.
六 返安提阿的旅程(十四 21 ~ 28 )
特庇是宣教行程中最东的边界,位于加拉太省的东界。在那里传福音之后,宣教士就循来路到各地去探视,坚固、鼓励所建立的信徒团体,虽然他们离开时面临敌对的形势。他们特别是要设立领袖,好在未来的日子巩固信徒。然后他们就直接由海路回安提阿,向教会报告工作情况,特别强调神怎样带领他们在外邦人中成功的工作。
这一段没有什么历史疑难,其中心教训则为教会在反对的环境中应当怎样生存,怎样装备自己。另一重点,是视整个传道旅程都在神的带领之下,神亲自打开了外邦的门。宣教士在旅程中也许未必清楚,但这时回头所发生的事,就发现是神的手在工作。于是,外邦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这场决定性辩论(十五章)的布景,到此已安排妥当了。
21 ~ 23. 宣教旅程在特庇到达高峰,传福音十分成功,没有遇见犹太人的反对(参提后三 11 亦没有提及)。于是宣教任务就进入第二阶段。保罗的一贯作风,是重新探望所建立的教会,或至少藉同工或书信保持联络。这一次,他和巴拿巴再访各地教会,虽然明知要回去的各城,都对他们采取敌对的态度。他们原可以向东,走陆路回安提阿,不必再经原路。不过,这里没有再记述任何意外,他们还可以鼓励幼嫩的信徒坚守信仰,不要跌倒,回到犹太教或异教去;又很现实地警告他们,根据过往的经历,进入神的国并非易事。 神的国 (一 3 、 6 ,八 12 )在这里是指人或在死后、或仍活着将进入的国度,就是神在耶稣再临之时,要设立的国度(提后四 18 )。走这条路的人,必须准备受逼迫(帖前三 2 ~ 4 ;帖后一 5 ;提后三 11 ~ 13 ),但他们必蒙主保守,宣教士把他们交托在这位主的手中(参二十 32 ;彼前四 19 )。
宣教士在各地教会设立领袖,这里称为 长老 。这是耶路撒冷以外,首次提及长老的地方,其他提及长老的,尚有以弗所教会(二十 17 ),教牧书信中所提的教会事奉人员(提前五 17 ;多一 5 ),以及雅各书(五 14 ),彼得前书(五 1 、 5 )。由于保罗在教牧书信以前所写的书信中,没有提过长老,常有人坚持说,这里提及这事,是年代上的错谬,保罗当时根本不关心地方教会的领导问题。然而,从这些事实我们最多只能说,路加的用字可能是他那时代所通用对领袖的称呼,至于早期则可能另有不同的称呼。从哥林多前书十六 15 、 16 ,腓立比书一 1 ,帖撒罗尼迦前书五 12 、 13 ,可见保罗对地方教会的领袖关注非常,我们不必对路加的叙述产生疑窦。至于设立的形式,包括禁食祷告,是根据安提阿的做法(十三 1 ~ 3 )。
24 ~ 28. 回程中,宣教士经过 彼西底 荒野的地带,大概没有什么传福音的机会,到了 别加 (十三 13 、 14 ),才记述他们在那里传道。 亚大利 是邻近的海港,他们就从那里航行,直接回到叙利亚的 安提阿 。在那里他们向全会众报告工作情况:既然教会差派他们出去,就理当欢迎他们回来,听他们报告活动的情况;聚会的主旨显然是赞美神,从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是神,让外邦人有机会接受福音。不错,安提阿教会向外邦人的福音工作已经进行多时,但这个经历更印证了神要他们扩展宣教的工作。最后,经文告诉我们!他们留在那里与门徒同住了多日,暗示这只是暂时的停留,不久神就要差他们进行新的工作。可是,有一个万分重要的原则必须先解决。──《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第十四章
14:2
保罗的布道工作自开始便受到犹太人的阻力。这些“不顺从的犹太人”敌视保罗的信息,毁谤他的名誉,煽动群众的情绪,来破坏布道事业。可是使徒照旧放胆传扬。
14:4 这是保罗与巴拿巴布道运动的结果。“众人分党”使我们想起耶稣在世时说的话,人要为了耶稣的缘故互相敌对(太10:34)。
“使徒”一词首次用在保罗与巴拿巴身上。他们是安提阿教会的领袖所差派出去传福音的使者(13:3;参林后8:23;腓2:25)。
14:8
保罗象彼得(3:1-8)有医病的能力,是主耶稣赐给祂的门徒的(约14:12);又能象彼得对付行邪术的西门一样(8:9-23),克服术士以吕马的反对(13:6-12)。
14:11
小亚细亚的城市多流通三种语言:官方拉丁语,不同民族间来往用的希腊语,本地土话。“吕高尼的话”是罗马殖民地路司得的土话,使徒听不懂,后来看见当地人把他们当作神来献祭,才明白底细,大为震怒(14节)。路司得是保罗的同工提摩太的家乡(16:1-2)。
14:12
“丢斯”(又译“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希耳米”拉丁文为mercury,是替众神传信息的神,擅口才。巴拿巴年长,身材相貌比保罗吸引人,故为群众叫做“丢斯”,说话的人是保罗,所以称之为“希耳米”。
14:15
向完全没有犹太教信仰背景,对圣经毫无知识的人传讲,保罗所用方法也不同。他象他后来在雅典一样,先讲听众能明白的宇宙的伟大奇妙,然后领他们离开偶像,回到创造万物的神面前。参《罗马书》1:18-23。
14:19
路司得城没有犹太人会堂,可见犹太人一定很少。但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煽动群众用石头打保罗。《哥林多后书》11:25所讲的“被石头打了一次”可能指的就是此事。
14:21
保罗与巴拿巴的勇敢,在重返路司得和以哥念一事上再度见出。这二城外邦信徒渐多,须加组织;初信的人也特别需要他们的鼓励和劝勉(22节)。二人才决定回去。
14:23
保罗仿犹太人会堂的方式,从资格较老的信徒中拣选合适的人,赋予监督聚会、主理行政和教导纪律与劝戒的责任(20:28;腓1:1;帖前5:12)。
14:27
这次布道相当成功。“外邦人信道之门”打开了,为非犹太人而设的教会成立了。保罗向此行所建的年幼教会写了《加拉太书》。这封有“基督徒自由宪章”之称的书信,可能写于返安提阿后,或是去耶路撒冷开全教会会议途中。信中所记可与本书13,14两章准确印证。参《加拉太书》〈参考资料〉。
14:28 “住了多日”可能达一年之久,当在主后48至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