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五十章 
  第 50 章 
 
  耶 50-51 章 > 巴比伦完成使命后,也逃不脱覆灭的下场……  
 
  50-51 章 巴比伦帝国全盛时期威威显赫,看似不可动摇。然而,这个帝国达成神审判犹大之罪的目的后,便因自己的罪恶同样受到神的惩罚,于公元前 539 年被玛代波斯所灭(参但 5:30-31 )。圣经也常以巴比伦象征所有的罪恶,故此这些信息也可应用为神在末世会一次完全消灭所有的罪恶。 
 
  耶 50:3> 从北方来的是何许人? 
 
  50:3 从北方来的国是指玛代人与波斯人联盟组成的玛代波斯帝国,这帝国是继巴比伦之后的世界霸主。波斯王塞鲁士于公元前 539 年成功偷袭巴比伦(参但 5:30-31 ),但是完全征服巴比伦还是靠后来几位波斯王的力量。 
 
  耶 50:17-20> “当那日子,那时候”指的是何时? 
 
  50:17-20 神必为以色列惩罚巴比伦,像从前惩罚亚述那样。亚述曾一度统治巴比伦,后来反遭巴比伦所灭;巴比伦也曾一度统治玛代波斯,后来败在玛代波斯手下。这几节经文也预表弥赛亚掌权时重建以色列的情景。到那时候,凡寻求神的必被赦免,以色列也得蒙洁净,不再有罪了。 
 
  耶 50:21> 这两个地方位于……  
 
  50: 21 米 拉大翁位于巴比伦南部,而比割则位于巴比伦东部。 
 
  耶 50:32> 骄兵必败,这我明白,但论到可以不骄傲则……  
 
  50:32 骄傲(狂妄)是巴比伦显而易见的罪。骄傲往往源于自满自足,以为不需要神。骄傲的国家和狂傲的人最终必会失败,因为他们不承认神有主宰一切的力量。要摆脱骄傲之心并不容易,我们必须承认它常常控制我们,并求主赦免,和帮助我们战胜骄傲。对付骄傲的最好方法,就是定睛仰望至高至大和良善恩慈的神。 
 
  耶 50:39> 预言巴比伦荒凉到何时? 
 
  50:39 巴比伦之地至今仍然“永无人烟”、“无人居住”(参赛 13:19-22 )。 
 
  耶 50:44-46> 入侵巴比伦的是谁? 
 
  50:44-46 入侵的“仇敌”是指塞鲁士,他曾成功偷袭巴比伦,降服了这个超级大帝国,令举世震惊。地上的王权不论有多伟大,都不能永远长存,终会烟消云散。──《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五十章 
  巴比伦的报应(一)(五十 1 ~ 16 ) 
 
  巴比伦的迦勒底人是神用来惩治犹大国的工具,所以犹大国民是非常憎恨迦勒底人的,他们恨恶的程度可以从哈巴谷先知质问神的话中显露无遗(参哈一 1 ~ 17 )。 
 
  迦勒底人是主前三千年定居于吾珥之一个半游牧部落的后裔,他们本来是藉藉无名,直到拿布波拉撒称王(主前六二六年),建立巴比伦。 
 
  五十章及五十一章是说及巴比伦将要灭亡的预言。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两章非耶利米的手笔,因为根据二十七章至二十九章的记载,希西家第四年,耶利米正在对抗那些预言巴比伦将要被毁的假先知,他绝不可能同时预言巴比伦将灭亡。但多数的学者都相信这是耶利米的预言,这两章应是先知原有预言巴比伦的信息之扩充(参二十五章)。有学者更认为这篇信息是在耶路撒冷被毁后,先知在埃及从神得来的默示,而后来被编在五十一 59 之前。 
 
  这两章是一篇冗长的预言,但主要是反覆申述巴比伦灭亡的惨况及以色列复兴的景象。耶利米预言到从北方必有一股势力(可能指波斯)来灭巴比伦( 1 ~ 3 ),彼勒乃是米罗达( 2 ),亦即是玛尔杜克──巴比伦至高的神。 4 ~ 7 节是论及以色列人灵性的复兴。 8 ~ 16 节预言以色列人将会离开巴比伦,及巴比伦被攻击的情形。 
 
  祈祷  不厌其详地,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世人的心意是不改变的,愿我可以仰望,走成圣之路,免我受罪的惩罚。 
 
  巴比伦的报应(二)(五十 17 ~ 46 ) 
 
  .回归草场( 17 ~ 20 ) 
 
  主前七二二年亚述人灭北国以色列,到主前六一二年,亚述人被巴比伦人倾覆,这是神的审判。同样,巴比伦虽灭犹大国,但过不多时,他们的命运会如亚述的一样,被另一强国所灭。而以色列民族将会归回故土,这是神的应许。 
 
  .巴比伦受审判( 21 ~ 46 ) 
 
  1. 神召人攻击巴比伦( 21 ~ 32 ) 
 
  巴比伦曾为“全地的大锤”( 23 ),作神惩治列国的工具,但她将要被毁灭,因为神“已经开了武库,拿出祂恼恨的兵器”( 25 )。祂从远方召人来攻击巴比伦,她的神、人民、牛犊及财物会遭劫难。“米拉大翁”( 21 )原意为两次背叛,多数是指巴比伦南部的 Merathaim (盐海之地),而“比割”含有惩罚的意思,指巴比伦东部的部族(参结二十三 23 )。 
 
  2. 全地荒凉( 33 ~ 46 ) 
 
  巴比伦人是不会自动释放被掳的人,但神使征服她的国家让以色列民族回归,所以耶利米用“救赎主”( 34 )来形容神,其原文是指“至近亲”( Kinsman ),是要负起报仇之责(参利二十 25 ;民三十五 21 )。这项预言终在主前五三九年应验,波斯的军队藉干河入侵巴比伦,以残酷的手法践踏迦勒底人,使全地荒凉。 44 ~ 46 节是抄自四十九 19 ~ 21 ;但这次是用在巴比伦王身上,以阐明一切都是神的作为。 
 
  祈祷  让孩子深深明白绝不以有罪为无罪,免我放纵。 ──《新旧约辅读》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 第五十章 注释  
 
  50-51章  论巴比伦 
 
  有些学者认为这两章非出於耶利米之手,主要原因是 : 根据 27-29章 
 
  的记载 , 西底家第四年( 51:59) 
 
          耶利米正与那些预言巴比伦的轭即 
 
  将折断的假先知对抗,并且他还劝第一次被掳者应作久居巴比伦的打 
 
  算,似乎不太能可如 51:59-64所说同时又预言巴比伦将临毁灭 
 
          。但较 
 
  合理的解释是,这两章乃是先知对巴比伦原有的信息(参 25章)之扩 
 
  充,是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後他在 (参 50:28) 
 
          埃及地受默示的, 後来 
 
  被编辑加在 51:59之前。 
 
  论及巴比伦的篇幅虽长,但不外围绕一个主题而反覆申述,即巴比伦 
 
  的灭亡与以色列的复兴。巴比伦原是神手中的工具,为要实现神的计 
 
  划,但他却骄傲自大,残忍凶暴以致罪恶滔天,所以神必要向他施行 
 
  报应;「他怎样待人,人也要怎样待他」(参 50:15, 
 
          28, 29; 51:6,10) 
 
  ,巴比伦也要遭受无怜惜的灭绝。 
 
  2     
 
          「竖立大旗」:古人於战事发时在山顶或高处竖起讯号,以召 
 
          集军队备战,或提出战事的警报。 
 
          「彼勒」:是巴比伦的至高神「米罗达」(即玛杜克)的称号 
 
          ,两者并列是诗体对称句中常见的现象。 
 
  3     
 
          「有一国从北方上来」:是耶利米对犹大宣告信息时的惯用字 
 
  眼(参1:14; 
 
          4:6; 6:1; 14:20; 15:12; 46:20; 47:2),最初它的意义 
 
          模糊,後来证实是指「巴比伦」而言;本段的「北方」意思亦 
 
          是馍糊不清(参50:41; 51:48),甚至先知本人也可能不全知道 
 
          这外来的侵略势力究竟为何(参51:11) , 按一般理解,巴比 
 
          伦亡於波斯王古列(另参但5:25-28, 31及6:28注)。 
 
  5     
 
          「访问锡安」:指选民问路要前往锡安。 
 
  6     
 
          「牧人」:包括君王、祭司、先知和其他领袖。 
 
              「转到山上」:指在邱坛献祭敬拜假神(参耶2:20; 3:6, 23)。 
 
          「安歇之处」:原指牧养羊群的草场,(参诗23:2; 歌1:7; 
 
          耶33:12)这里是指耶和华(参7, 结34:11-16)。 
 
  7     
 
          「公义居所」:应作「正确的牧场」(参6注)。 
 
  8     
 
          「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牧人打开羊圈时通常是公山羊 
 
          先走出来,这里是指以色列要成为掳民中第一个挣脱枷锁,离 
 
  开巴比伦者。 
 
  9     
 
          「善射」:或作「胜利」。 
 
  11    
 
          「我产业」:以色列是耶和华的产业(参12:7注)。 
 
          「踹谷」:古译本作「在草场」。 
 
          「撒欢」:原文作「踊跃」,指牛犊嬉戏作乐的样子;这里是 
 
          形容巴比伦人抢掠犹大时,心中畅快,得意洋洋的样子。 
 
  16上  ; 
 
          从前巴比伦人在所掠之地,无不滥杀农夫,如今自己得到因果 
 
  报应。 
 
  16下  ; 
 
          被掳至巴比伦的外籍人趁巴比伦遭难之际,纷纷逃回自己家乡 
 
  避灾。 
 
  17    「首先 ...... 
 
          吞灭」:指公元前七二二年北国以色列亡於亚述一 
 
  事。 
 
  「末後 
 
          ...... 折断」:指南国犹大亡於巴比伦及数次被掳的事。 
 
          (见52:28-30) 
 
  18    「像我 ...... 
 
          一样」:亚述於公元前六一二年亡於巴比伦之手。 
 
  (见那鸿书简介) 
 
  19    
 
          迦密、以法莲山位於约但河西、巴珊、基列位於河东,均为畜 
 
          牧良地(见民32:1; 摩1:2; 4:5)。 
 
  21    
 
          利用两个地名的字义来显明神对巴比伦的审判。 
 
          「米拉大翁」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交汇的波斯湾口 
 
          、意即「双重叛变」: 
 
          「比割」於巴比伦东方,意即「刑罚」。 
 
  23    
 
          「大锤」:指巴比伦,神曾用它打碎列国(参51:20)。 
 
  26    
 
          形容古时敌军将城攻陷後将谷仓里的谷粮全部倒出来,用火烧 
 
              尽,以比喻巴比伦必遭完全的毁坏。 
 
  27    
 
          「牛犊」:指巴比伦军队的勇士。 
 
          「杀戮」:原指把牛屠宰当作食物(参51:40)。 
 
  34    
 
          「全地」:或指以色列地。 
 
  36    
 
          「矜夸的人」:原文作「说假话的人」(参赛44:25), 指从 
 
  事占卜的假先知。 
 
  37    
 
          「必像妇女」:指缺乏勇力(参51:30)。 
 
  38    
 
          「乾旱」:有古译本作「刀剑」。 
 
          「众水」:巴比伦城位於幼发拉底河两岸(参诗37:1; 启16:12 
 
          ),另设有无数护城河及小湖,史载波斯王古列攻取巴比伦城 
 
          时将河水引走,使军队直入无阻(参耶51:36; 启16:12);另一 
 
          解释是指灌溉田地的河水,因战争等种种原因乏照顾而变成乾 
 
  涸。 
 
  39    
 
          「驼鸟」:或指野生的猫头鹰。 
 
  44-46  
 
          重复49:19-21(参有关注释),不过49章的狮子指以东的仇敌 
 
          ,此处则指巴比伦的敌人古列王,「牧人」指地上的统治者, 
 
          无论这些统治者有多大权势,都不能阻挡神实现 的计划。 
 
  思想问题(第 50章) 
 
  1 巴比伦的沦亡为何要传至万国中,不可隐瞒( 2)? 
 
  今日你是否关注世界大事,并看出神的作为? 
 
  2 神的选民受敌国吞灭固然是百姓的首领失职,百姓犯罪得罪神的 
 
  结果( 7),但敌人是否因此就毋须负责任?参17-18节。 
 
  若我们面对犯了错,该受责罚的人,可从这里得到什麽教训? 
 
  3 本章如何表明巴比伦与犹大之间的恩怨还牵涉神在内? 
 
  参 11, 15, 18, 24-25, 
 
          28-29, 45节等。 
 
  作为神百姓的一员,这教训对你有何安慰?  
 
  4 本章对犹太人的复兴有何描绘? 
 
  5 本章多次提到从北方来的敌人要毁灭巴比伦,正如先知耶利米早 
 
  些时候多次向犹大预言从北方来的敌军(巴比伦),见 3节注。 
 
  试从本章中找出一些带审判意味而曾用於犹大或其他国家的辞句 
 
  ,如 44节(比较49:19)。 
 
          这现象与15, 29节的原则,对於地位显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书   
 
  捌.针对外邦诸国的预言(四六~五一)  
 
  在这部分,耶利米以诗般言词,美妙地发出有关毁灭和审判的警告。他发出了针对九个国家的预言,包括埃及、非利士、摩押、亚扪、以东、大马色、亚拉伯(基达和夏琐)、以拦和巴比伦。这些国家是按地理形势列出,即由西至东。在主题上,这些预言紧接第二十五章 13 节。它们在耶路撒冷被毁後便应验了。巴比伦将被毁灭,变得荒凉,以色列则被复兴。虽然有些学者假定先有重建 39 ,随後巴比伦被推翻,但是这关於巴比伦的预言可能已经应验了。玛代的兴起记录在第五十一章 1 至 24 节。 
 
  九. 针对巴比伦的预言( 五○ ~五一)  
 
  五○ 1 ~ 16  这两章经文讲述神对巴比伦的审判。预言中有部分提到巴比伦被玛代征服。但全面的征服却是将来的事。在耶利米书中, 巴比伦一词出现过一百六十四次,比圣经中任何一卷都多。这个国家将被从北方来的强国所攻陷。先知在讲述巴比伦的审判後,曾六次提到以色列和犹大将获祝福;第一次是在第 4 至 7 节。这里吩咐流亡的犹太人带领众被掳之民返回故土,因为巴比伦将被掠夺。那些战胜的军队由众多国家组成。第 11 节是对迦勒底军队说的,“你们的母”意指巴比伦。参看本书中以赛亚书十三章 14 至 22 节,有关巴比伦灭亡的问题讨论。 
 
  五○ 17 ~ 34  以色列分散的羊群将被领到肥沃的土地,获得宽恕。神对巴比伦的忿怒在第 21 至 32 节记述,然後是祂对以色列和犹大的记念。 
    
    
      耶利米书   50:1   
 
  巴 比 伦: 耶 
 
  利 米 也 预 言 了 巴 比 伦 的 倾 覆, 这 是 整 个 救 赎 历 史 中 一 个 极 为 重 要 的 事 件。 
 
  1.  当 
 
  先 知 发 出 这 些 信 息 时, 神 子 民 仍 然 流 亡 在 巴 比 伦, 面 临 着 被 外 邦 异 族 及 其 文 化 同 化 的 危 险。 如 果 
 
  他 们 果 真 被 同 化, 那 么 从 亚 伯 拉 罕 的 后 裔 而 出 的 救 恩 就 不 可 能 成 就。 神 必 然 要 击 碎 巴 比 伦 对 以 
 
  色 列 的 辖 制, 释 放 神 子 民, 以 作 成 他 的 旨 意, 为 弥 赛 亚 的 降 临 预 备 道 路。 尽 管 巴 比 伦 在 当 时 是 无 
 
  可 辩 驳 的 世 界 霸 主, 但 是 耶 利 米 仍 然 在 耶 路 撒 冷 被 占 领 前 五 年 就 预 言 了 巴 比 伦 的 倾 覆 (51:59~60) 。 
 
  2.  耶 
 
  利 米 的 预 言 不 仅 是 指 着 古 列 王 不 久 将 击 败 巴 比 伦 而 言 (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而 且 还 指 出 在 巴 比 伦 灭 亡 以 后 以 色 列 和 犹 大 将 与 神 建 立 
 
  永 远 不 可 毁 坏 的 约 (4~5 节 ) 。 这 次 
 
  毁 灭 将 发 生 在 大 灾 难 的 末 了 ( 参 启 17:1 注 ) 。 
 
  50:3   
 
  使 他 的 地 荒 凉: 耶 
 
  利 米 预 见 到 巴 比 伦 将 遭 受 一 次 极 大 的 毁 灭。 当 时 从 北 方 来 的 一 国 就 是 玛 代 波 斯 帝 国; 主 前 539 年, 波 斯 王 古 列 率 领 大 军 攻 破 巴 比 伦。 
 
  50:4   
 
  4~5 当 那 
 
  日 子: 这 
 
  段 经 文 讲 到 了 末 后 犹 太 人 悔 改 归 向 神 的 情 形 ( 比 较 31:31 ; 32:40) 。 到 那 时 他 们 将 归 向 神 并 且 永 远 向 神 忠 诚 ( 比 较 19~20 节;参 启 12:6 注 ) 。 
 
  50:9   
 
  联 合 的 大 国: 51:27~28 中 提 到 了 这 些 大 国 的 名 字。 
 
  50:11   
 
  你 们 因 欢 喜 快 乐: 神 
 
  将 亲 自 击 败 巴 比 伦 人, 因 为 他 们 曾 经 为 击 败 犹 大 和 耶 路 撒 冷 而 欢 喜。 巴 比 伦 怎 样 待 人, 如 今 人 也 
 
  要 怎 样 待 它 (29 节 ) 。 
 
  50:17   
 
  以 色 列 是 打 散 的 羊: 主 
 
  前 722 年, 亚 述 王 灭 了 北 国 以 色 列 ( 王 
 
  下 17:1~6) ; 主 前 586 年, 巴 比 伦 
 
  又 灭 了 南 国 犹 大 ( 王 下 24 章 ) 。 
 
  这 两 个 大 国 都 掳 掠 了 神 的 一 些 子 民, 使 他 们 流 亡 他 乡。 
 
  50:32   
 
  狂 傲 的: 巴 比 伦 亵 渎 神, 狂 妄 自 大, 所 以 神 要 降 卑 他。 没 有 什 么 比 一 个 国 家 或 民 族 居 心 自 傲 更 为 可 憎, 他 
 
  们 随 心 所 欲 地 生 活, 藐 视 神 话 语 中 所 设 定 的 律 法 和 公 义 的 标 准。 在 末 后 的 日 子, 古 代 巴 比 伦 所 遭 
    
    
      耶利米书 
  注释 
 
  五十 1 至五十一 64 审判巴比伦 
 
  审判列国的神谕在结束时,是连串冗长的审判巴比伦的神谕。巴比伦这个毁灭者充斥在全书之中,她在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她是神愤怒的工具,用来对付祂不信的子民。但现在这些审判却指向她自己,这是预言中一个主要的逻辑,就是那毁灭者至终也被毁灭。她战胜列国的能力并不是耶和华在历史中最后的作为。我们已经知道祂会再次将救恩和福祉赐给祂的百姓(三十至三十三章)。在神的公义审判中,巴比伦的末日必定来到(参二十五 11-12 、 17-26 )。 
 
  五十 2-17 从北方来的强敌 
 
  米罗达是巴比伦的至高神,是创造史诗中的英雄。以赛亚书四十六章 1 节提及波勒,他本来是另一位神明,但后来显然被视为同一位神。对巴比伦的谴责透切地从她的神明开始,虽然犹大被掳到异地和被统治,但这些神明并没有证明他们比耶和华优胜;相反地,他们的软弱在现今显露出来(比较四十八 7 )。 
 
  对犹大而言,巴比伦曾是从北方来的仇敌(一 14 ,六 1 )。现今时移势易了( 3 、 9 节;亦参五十一 27-28 )。没有任何势力拥有管理全地的绝对权柄,只有耶和华才有。 
 
  当巴比伦倾倒时,犹大便可以自由去悔改归向她的神。这回转在大体上是被视为以色列人的复兴。他们将寻找锡安,但不再像以往般虚假地信赖一个地方(七 1-15 ),他们是寻找神在真理中向祂们启示祂自己(参赛二 2-4 ),并且他们会在那里更新那古时的圣约( 5 节;比较三十一 31-34 )。关乎犹大的罪恶和刑罚现在用过去的时态说出来( 6-7 节;参赛四十 1-2 ),被掳归回的应许也因着神的命令而更显真实( 8 节)。 
 
  巴比伦首要的罪行是她轻蔑神的子民和祂的地( 11 节)。当耶和华为祂施行的刑罚而悲哀时,巴比伦却在欢呼和抢掠。因着这缘故,耶和华对抗巴比伦的行动含有特殊的复仇意义( 15 节)。神将使她的骄傲变为羞辱,她的财富和繁华要变成荒场,在过往惯用于他人的刑罚现今反要降在她身上( 12-15 节)。不单犹大,甚至其它受苦的国家如今也可以自由地回国( 16 节)。 
 
  神谕的第一部分结束时,反映以色列百姓的两次被掳( 17 节),第一次是在主前 722 年北国落入亚述的手中,继后是败于巴比伦,这一切都是神的作为。这故事结束时提及祂百姓的复兴。 
 
  五十 18-32 以色列和犹大 
 
  复兴的事再次被视为发生在历史的以色列人身上( 20 节)。这图画从字面的意义转移到象征的层面上,因为北国以色列已不再是一个实体的国家。这个被掳后得以复兴的事情,虽然它本身是一个真实的救恩,但它也是一个投影,其实体是借着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那位犹太人,神在犹大的全地上带来全人类的救恩。 
 
  与巴比伦的争战生动地被描绘出来( 21-24 节),这是耶和华的圣战,祂自己要亲自作战,毁灭的事有点像献祭( 25-28 节)。再一次地,报仇的观念被提出来,这回直接地连系到圣殿( 28 节)。毁坏圣殿一事是极度亵渎神和对神不敬的行为,虽然此事是神自己降旨,要刑罚祂的百姓。但这是向神的管理发出一个挑战,这行动出自一个傲慢的国家( 29-32 节)。因此祂对巴比伦施行审判,为要向列国显明祂才是万有的主宰。当时候来到,胜利将以圣殿的重建表明出来。 
 
  五十 33-46 「他们的救赎主大有能力」 
 
  历史被逆转,在先前的时候,耶和华指控祂的百姓犹大所犯的罪,但现今祂却为他们辩白( 34 节的「冤」在原文与二 9 的「争辩」为同一词语)。在此祂扮演他们的救赎主的角色( 34 节)。这名称来自古以色列的俗例,根据这一俗例,一个寡妇和孤儿可以被另一个家庭的成员所收养(参得四)。当救赎主这一名称用在神自己身上的时候,祂是强调祂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救赎是个人性的,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要使被救赎者与救赎者紧密地结合。这个在旧约背景中的习俗,便是耶稣基督拯救人类脱离罪恶的根源。 
 
  最后,神为了祂的百姓而施行审判,祂是根据祂在三十至三十三章中复兴的应许而遵守祂的信实。 
    
    
      耶利米书第五十章 
  I 论巴比伦(五十 1 ~五十一 64 ) 
 
  这一部分的两章论及巴比伦的沦亡。巴比伦被认为是犹大人的天敌,甚至比埃及更甚。虽然神使用它作为惩罚犹大的杖,但它自己的审判亦迫在眉睫。这两章大部分的经文,应在公元前五三九年之前写成,因为其中并未提及波斯是世界强权,而且这部分和以赛亚书十三、十四章的类同之处,甚至更指出编纂的年代可能在公元前五八○年左右。 
 
  五十 1 ~ 20.  预言巴比伦陷落 
 
  迦勒底人的祖先是半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前三千年便在吾珥定居下来。根据楔形文字的碑文,迦勒底人居住的地方从公元前十世纪开始,就被称为 Kaldu 。在下一个世纪,一些迦勒底的酋长便成了艾达尼纳立三世(公元前 805 ~ 782 年)的封臣。他们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是在迦勒底人尼布波拉撒于公元前六二六年登基之后。他为巴比伦历史上辉煌的新帝国时期(公元前 612 ~ 539 年)奠下了基础。 
 
  1 ~ 3.  耶利米强烈的情感在此迸发,他论及巴比伦将遭到的惩罚,这惩罚将使她的保护神蒙羞。彼勒( Be{l ,主)是暴风雨之神安力( Enlil )的头衔,而当玛尔杜克( Marduk )于公元前二千年成为巴比伦众神之首时,他亦获得“彼勒”的称号。巴比伦的创造史诗,很可能就是为了歌咏“众神之王”玛尔杜克而写的。 2 节末 她的偶像 (马索拉: gillu^leyha{ )一词,似乎原本指粪便,而在利未记二十六 30 ;申命记二十九 17 ;列王纪上十五 12 ,二十一 26 ,等处用以贬抑地指异教的偶像。以西结在其书卷中使用此词不下三十八次。希伯来文的 北方 ( 3 节),是一切邪恶的来源,因此很多时候它只是一种口语的表达方式,而非特定的地理位置。 
 
  4 ~ 7.  当灾祸临到巴比伦时,被掳的以色列便转而悔改。她此刻表现的属灵态度,将使她得以回到家园。在此期待之中,她必面对锡安(参:但六 10 ),并承诺永远忠于耶和华的约(参:耶三十二 40 )。这里再一次指责 牧人 (祭司和先知)应为以色列的过犯负责。然而,如果以色列重新忠于与神所立的约,国家就必迅速复兴。虽然以色列的仇敌否认任何罪行,但是凡 吞吃 以色列的,都必算为有罪(参二 3 )。 
 
  8 ~ 10.  就像公山羊率先离开羊圈,同样,犹大也要在被掳之民中,第一个离开巴比伦而归乡。这群强大的国家(在五十一 27 ~ 28 详加列举;和合本此处作“联合的大国”)必包括善射之勇士(马索拉经文 mas*ki^l ,其旁注的意思亦相去不远),这勇士必凯旋而归,因为知道他发出的箭均已射中目标。 
 
  11 ~ 16.   RSV 的 11 节 像在草场的母牛犊 ,乃依据七十士译本的 k#`egle^ des%e 而译,马索拉经文的 k#`eglah
 
  da{s%a{h (像踹谷的母牛犊),并不十分切合欢闹动物的描述。当神惩罚巴比伦时,强大的巴比伦将被削弱,变成在近东毫无地位,且先知在此再次提到凡经过的人都要受惊骇(参十八 16 、十九 8 用以指犹大和耶路撒冷,四十九 17 用以指以东)。一旦她被猛攻打败,被掳的各国之民必重获自由( 16 节)。 
 
  17 ~ 20.  这里提到亚述,是指北国于公元前七二二年被撒珥根二世所掳一事。当巴比伦和亚述一样被击败时,以色列余民必被怜悯的神饶恕,并将归回巴勒斯坦重新开始新生活(参三十一 33 )。 20 节以一贯有关弥赛亚的宣告开始,指出这赦罪和祝福的异象,在弥赛亚的日子必要实现。 
 
  五十 21 ~ 32.  对巴比伦的审判 
 
  21 ~ 27.   米拉大翁 和 比割 (意思分别为“双重叛变”和“天谴”)是针对巴比伦特定的地区,作讽刺的文字游戏。前者就是南巴比伦的 麦马拉丁 ( Mat Marratim )区域,而后者则是东巴比伦民族 普库杜 ( Puqudu )的名字(参:结二十三 23 )。当神降罚时,所有的一切均将被灭绝(参:书八 26 ,等等)。各英译本的 21 节均作 追在其后 (马索拉: ~ah]@re^hem ),而七十士译本则予以删除。此字若更改一个子音,重新读作 ~ah]@ri^ha{m (他们之中的最后一个),则会是较佳的译文。巴比伦这大锤,在其巅峰时期曾经摧毁了许多国家,现在竟也要被折损。公元前五三九年十月,巴比伦城在古列手下陷落,据传古列使伯拉河改道,他的部队才得以进入防御坚固的巴比伦城。古列在其雕柱上,将此次轻而易举的胜利归功于玛尔杜克的引导;而耶利米则指出,巴比伦的倾覆是以色列的神之作为。祂使用玛代人和波斯人来完成祂施罚的计划(参:赛十三 5 )。 27 节的 牛犊 指的是巴比伦年轻的勇士(参:诗二十二 12 ;赛三十四 7 ;耶四十八 15 )。 
 
  28 ~ 32.  耶利米在此看到归回的被掳之民,因神对巴比伦的惩罚而欢欣鼓舞。巴比伦被描述为傲慢的化身(参二十一 13 ~ 14 ),也因此必须承受骄傲之罪的一切后果。 30 节和四十九 26 一字不差,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四十九 26 乃是论及大马色的命运。 
 
  五十 33 ~ 46.  再度谴责巴比伦 
 
  33 ~ 40.  虽然巴比伦人不会自愿释放被掳之民,但征服巴比伦的人却会。耶利米以近亲的观念(马索拉: go^~e{l ,意即 救赎主、辩护者 ),来形容以色列的神的本质和作用。近亲的责任就是要为亲人之死报仇,同时也要担任保护者(利二十五 25 ;民三十五 21 )。当审判来临时,被那些占卜的祭司所视为珍宝的属世智慧,在神面前将变为愚拙(参:林前三 19 )。这些蒙骗百姓的人,必和雇自外邦的佣兵一起被灭( 37 节)。 38 节 干旱 (马索拉: h]o{reb[ )一词和“刀剑”( h]rb[ )有着相同的子音。采用后者似乎较佳,因为仇敌的刀剑必使得维系巴比伦繁荣的灌溉渠道,因无人照料而干涸。 39 ~ 40 节反映出以赛亚书十三 19 ~ 22 的思想,而 40 节则重复耶利米书四十九 18 。 
 
  41 ~ 46.  六 22 ~ 24 有关北方国家向犹大进犯的警告,此刻略经修改转而针对巴比伦,见五十 3 注释 。 许多 君王 指的是波斯的盟国(参五十一 27 ~ 28 ),他们就像亚述人一样令人战栗,难怪巴比伦的君王因畏惧而茫然不知所措。 44 ~ 46 节和四十九 19 ~ 21 对以东的预言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这里乃针对巴比伦而言。小小以东的呼喊仅能传到芦苇海( Yam
 
  Su^p{ ),但巴比伦的哀号必遍及近东。人们听到这些呼声,就会知道是耶和华的作为。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第五十章
50:2 “彼勒”、“米罗达”都是巴比伦人的神祇。
50:3 “一国”:在巴比伦北方的玛代国。主前539年,玛代、波斯联盟倾覆巴比伦。
50:17 亚述于主前722年亡以色列国。巴比伦兴起取代亚述,后亡犹大国。
50:19 迦密在河西的海旁北部。“以法莲山”在中部。“巴珊”和“基列”都在河东之地。这些都是巴勒斯坦肥沃富庶的地方。
50:21 “米拉大翁”在巴比伦南部。“比割”在巴比伦东部。
50:23 “全地的大锤”:指神曾藉着它来打碎列王的巴比伦,强盛一时。
50:37 “他们必象妇女一样”:指他们没有抵抗能力。
50:41-46 指波斯王古列率领联军倾覆巴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