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耶利米书(Jeremiah)第42章
斯时诸军长、与加利亚子约哈难、何沙雅子耶撒尼亚、以及庶民、自尊逮卑悉前、 |
谓先知耶利米曰、容我遗民所求、陈于尔前、请尔为我祷尔上帝耶和华、我侪素众、今所遗者甚寡、如尔目睹、 |
先知耶利米曰、我闻尔言矣、必循所言、为尔祷尔上帝耶和华、凡耶和华所应尔者、我必告尔、一无所隐、 |
众谓耶利米曰、尔上帝耶和华遣尔谕我之言、我侪若不尽从、愿耶和华于尔我前、为诚实忠信之证、 |
今我请尔诣我上帝耶和华、彼之所言、或祸或福、我必从之、我从我上帝耶和华之言、则必获益、○ |
遂召加利亚子约哈难、与所偕之军长、以及庶民、自尊逮卑、 |
谓之曰、尔曹遣我、为尔祷于以色列之上帝耶和华、彼云、 |
如尔仍居斯土、我必建尔而不毁之、植尔而不拔之、昔我降灾于尔、今回厥意焉、 |
耶和华曰、尔惧巴比伦王、今勿惧焉、盖我与尔偕、以拯尔脱于其手、勿惧之、 |
曰、不然、我必入埃及地、在彼不睹战事、不闻角声、不乏食而饥饿、爰处爰居、 |
犹大之遗民欤、今听耶和华言、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之上帝曰、如尔定厥趋向、入埃及而居之、 |
则尔所惧之锋刃、必追及尔于埃及地、所畏之饥馑、亦必迫从尔于埃及、尔必死于彼、 |
凡定趋向、往埃及而居者、必亡于锋刃、饥馑疫疠、不遗一人、脱于我所降之灾、 |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之上帝曰、昔我倾怒泄忿于耶路撒冷居民、尔入埃及时、我亦必如是倾怒于尔、致尔成为可憎可骇、可诅可辱、不得复睹斯土、 |
犹大之遗民欤、耶和华论尔、既言毋入埃及、我今日警戒尔矣、尔当知之、 |
尔行诈以自害、因尔遣我诣尔上帝耶和华曰、为我祷我上帝耶和华、凡我上帝耶和华所言者、悉以告我、我必行之、 |
我今日已悉告尔、而尔上帝耶和华、遣我诣尔所谕之言、尔乃一无所从、 |
今尔当知、尔必亡于锋刃、饥馑疫疠、在尔所欲往居之处、 |
耶利米书第四十二章
第 42 章
耶 42:5-6> 先在心里定了答案,然后才求问神,我也是如此吗?
42:5-6 约哈难与他的众军长所说的一切终于变成对自己的咒诅,耶利米详细描述了他们要受的报应。求问神的引导却毫无听从之心,实在是大错特错的做法。千万不要向神祈求违反本心的事情。与其假心假意地祈祷,倒不如不祈祷。神是不容欺哄的!──《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四十二章
当走的路(四十二 1 ~ 22 )
约哈难与众人因惧怕迦勒底人的追杀,他们决定逃往埃及,但为求心安,便叫耶利米求问神批准他们的决定否。可是,当先知宣告神要他们留下时,他们却不愿意顺服。从这件事可以看到人是那样自我中心,时常只希望神对我们做的事加上准许的印鉴,却轻视神的旨意和主权。
.求问当走的路( 1 ~ 6 )
约哈难等人求问神的用意,从他们回答耶利米( 6 )的说话中表露无遗。他们希望的是“得福”的批准,而不是全心求问神属灵的引导。耶利米可能也察觉到这班人的心态,所以他强调会“毫不隐瞒”( 4 )地告诉他们神吩咐他的话。
.预先的警告( 7 ~ 12 )
在宣告神对约哈难等人逃去埃及的审判前,耶利米先向他们表示神不愿他们去埃及,他们若留在本地,必得神的祝福及不会被拔除和拆毁。这是一个祝福的信息。先知希望他们听了后会改变主意,可是他们不听。先知只有宣布他们去埃及的代价( 12 节的“归回”应该译作“安居”较为适切)。
.往埃及必遭祸( 13 ~ 22 )
耶利米清楚的宣告神会怎样的降祸给进入埃及的百姓,因为这不是神的心意,他们会遇到饥荒和刀剑之祸( 16 )。先知为了使他们更加明白他们的叛逆,不惜直指他们是用诡诈自害(《七十士译本》用“行恶”)──既然已决定入埃及,但又求神,这样心怀二意是神极憎恨的。他们刚刚经历过耶路撒冷之苦,还不能学习到顺服,多么可怜。
祈祷 愿主在我身上成就的美旨,使我勿依自己的心意而行。 ──《新旧约辅读》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 第四十二章 注释
1-6 百姓求先知耶利米谘诹神
在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先知的角色再受人注意,百姓寻问神旨意的态
度似乎也很诚恳。
6 「我们听从
...... 得福」:应「好叫我们得福,因我们要听从耶
和华我们神的话」。
7-22 先知的答覆
神的话延迟了十天才临到先知,先是劝勉百姓毋须惧怕巴比伦,若留
在本地专心倚靠神必得享安逸;跟着是严厉的警告与责备:逃往埃及
并不保证安全,百姓若不顺服神,那临到本土的灾祸,依然会在埃及
追上他们。先知也曾一再预言:以色列的将来并不寄望於留在本土者
或逃往埃及者,而是系於被掳至巴比伦的余种(参 24,
29)。
10
「後悔」:应作「伤心」。
12
约哈难因惧怕巴比伦的问罪,率领难民离开故乡欲往埃及,但
神应许巴比伦必不会归罪於他们,他们仍可返回自己的家园。
14
「角声」:指战争来临的警报。
17
耶路撒冷沦陷时仍有人逃脱得免一死,但在埃及的灾难则更严
重。
思想问题(第 42章)
1 当人心惶惶、前路不明朗之时,众军长和百姓便向先知求助。
今天,你能否成为别人危难时的帮助?
2 试分析众人对先知所说的话( 2-3,
5-6);他们的语气如何?
如何向先知「动之以情」,并作出保证?
他们对耶和华的称呼有何特别?
耶利米覆的时候又如称呼耶和华神?参 9,
13, 15, 19, 20-21节。
3 神的答覆过了十天才临到耶利米。
你猜这期间众人的心情如何?参 20-22节。
若你正在寻求神对你的旨意,你愿否静心等候?
4 你猜耶利米为何把所有百姓(从最小的到最大的,见 8)都叫了
来,然後才宣告神的信息,参 1节。
5 百姓惧怕的是巴比伦王( 41:18;
42:11),认为临到当地的刀剑、
饥荒、瘟疫完全是由巴比伦人所引起。
从耶利米的答覆看来,这看法有何不对之处?
你曾否为了逃避你心目中的难处而违背神的心意。
讲道材料
耶利米书第四十二章
有从耶和华而来的话么?(四十二 1-22 )
对那些从米斯巴来的难民来说,下埃及的决定是重大的一步。他们因怕巴比伦人的报复,正背弃自己的故土;他们也正走上前往异国前途未卜的路途。那些军事首领和整个 体,现已相对地减弱成一个细小的 体,他们想知道自己确实作了正确的决定。他们想确定上帝的旨意,因此他们到耶利米面前,请求他‘为我们祷告耶和华你的上帝’,祈求引导,指示他们应怎样行。耶利米答应他们的请求,但警告他们,若他们真的想得到耶和华的答覆,那么他们便只会得到耶和华之答覆,而不会有其他。百姓也郑重声明那正是他们所想的。他们严肃而且坚决地应许他们必定会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无论是好是歹’( 6 节);这是一句希伯来的谚语,相等于我们所说的‘无论如何’。
我们在前面已经注意到百姓论及上帝的方法可能是很具启发性的(参二 14-19 的注解 ── 无辜者与犯罪者 )。在这段经文中这种情况是真的吗?当百姓最初来到耶利米面前时,他们请求他为他们祷告‘耶和华你的上帝’( 2-3 节),他们仿佛相信耶利米作为先知,有某种特别通到上帝那里的热线,这热线保证上帝属于先知多于属于他们的。耶利米仿佛要强调情形并非如此,他回答说,他会为他们祷告‘耶和华你们的(那是百姓的)上帝’( 4 节),这位上帝不是他私人所有的,而是属于在场每一个人的上帝。当他们高声郑重声明上帝的答覆无论是什么他们都会接受时,百姓论到‘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6 节),仿佛他们已接受耶利米表明的那要点。但是,他们也许已经走上作出错误结论的路上了。正如在四十三章一至四节清楚显示的,百姓无论如何极力声称他们是真正寻求上帝的引导,他们其实只想上帝认可并赐福他们为自己所作的决定。他们已经知道他们想从这一位上帝听到什么话语,他们的心向任何别的都关闭了。也许他们是在不知不觉地利用上帝 ── ‘ 我们的 上帝’ ── 正如我们常有这样做的危险,不只在我们的祷告中。
若是百姓已经知道他们想上帝说什么话,那么只有耶利米不知道了。他没有即时的话给他们(比较廿八 11-12 )。过了十天他才能到百姓那里,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 …… ’( 9 节)。在这十天中他做什么呢?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但可以合理的假定他藉 祷告与默想,苦思他和他同胞面对的问题;用他的心思,用上帝所赐他的常识,寻求引导。在他确信上帝的旨意之前,他什么都没有说。
然后他以清晰无误的方式向百姓发言。上帝的话是这样:你们留在这里,这里是上帝要你们重建你们生活的地方。不用怕巴比伦人会报复。要信靠耶和华的同在,要信靠祂的能力和怜悯。上帝已使灾祸临到这地,但并不是情愿的。祂‘怀 极大的忧伤’(现代英文译本的译法,这比标准修订本在 10 节译的‘后悔’好些)使灾祸临到。上帝的旨意是你们应‘留在你们本国’( 12 节直译)。到埃及寻求荫庇,是自招灾祸,是违背上帝的旨意。你们在犹大这里所惧怕要临到的一切,在埃及注定更会遇到。下埃及便是再次把你们自己置于‘上帝的怒气和忿怒’之中,并经历祂审判这残酷的事实。若你们下埃及,便决不会再见你们的故土了( 13-18 节)。
本章结尾的一段,十九至廿二节,预告百姓的反应会是拒绝耶和华的话。这段经文把这样做的可怕后果详加说明。这是为什么许多学者认为四十三章一至四节,就是描述百姓反应的话,应在这几节前面。当然,照我们的想法,如果十九至廿二节连在四十三章一至四节后面的话,这个故事会更富戏剧性。另一方面,耶利米的话在过去常常遭拒绝,他必定知道他现在所说的不是百姓所想听的。所以他可能已经向他们作出挑战,预料他们会拒绝耶和华的话。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书
柒.当时史事(三四~四五)
二.耶路撒冷沦陷後在犹大发生的事(四○~四二)
3. 神禁止百姓逃往埃及(四二)
四二 1 ~ 6 约哈难和他那些惊惶的同伴来求问耶利米,寻求耶和华的指引,希望知道他们所当作的事。先知答应他们的请求後,他们应允无论指引是好是歹,都必遵从。
四二 7 ~ 22 十天後他们获得答复:不要逃往埃及,要留在此地。只要他们留下来,神必使他们繁盛。如果他们逃跑,他们所害怕在犹大发生的险境,会在埃及紧紧的跟随他们。看来百姓已决定逃往埃及,所以耶利米坦白地对他们说,他们在那里将要遇上灾祸。
现代基督徒所作的往往跟犹太人一样:
耶利米书 42:1
1~22 都 进
前 来: 基
大 利 被 杀 以 后, 民 众 害 怕 巴 比 伦 人 动 怒, 所 以 全 都 来 到 耶 利 米 这 里 求 问 神 的 旨 意。 但 是, 他 们 心
中 早 已 下 定 决 心 要 逃 往 埃 及, 到 耶 利 米 这 里 听 神 话 语 的 目 的 只 是 为 了 印 证 他 们 的 想 法。 神 的 回
答 却 是 要 他 们 “仍 住 在 这 地 ” (10 节 ) 。
耶利米书
注释
四十二 1-21 「不要逃奔埃及!」
当约哈难和百姓向耶利米求问耶和华有关这个新的情况时( 1-3 节),显然他们是已经踏上往埃及的路了。但耶利米仍然认真地接受他们的请求和答允为此事而求问耶和华。对他而言,现今的情况也是新的。他过去曾警告君王关于巴比伦人的入侵,但这事已属过去;对于这些余民,他需要接受从耶和华而来的一些新启示。他愿意祷告( 4 节)表示那旧的禁令(七 16 )已被解除。百姓们宣称他们愿意听从的回答是漂亮的,但他们的承诺经得起考验吗?
从耶和华来的话没有实时来到,这是耶利米不能强求的( 7 节)。当神的话来临时,它的措辞一如往昔( 10 节;参一 10 ,十八 7-10 ),也使用了耶利米过去预言时的信息。它包括了劝诫人要顺从巴比伦,并因百姓害怕报复而向他们保证( 11 节;比较四十一 18 )。话语中也表示耶和华因耶路撒冷和犹大被毁而悲哀( 10 节)。这在先知的预言中并不是一个新的信息(参九 1-3 ),但现在它是对审判之事作一个回顾,而不是胆望它的来临。现今耶和华对百姓的心意是要赐福他们,正如在三十至三十二章中所说过的应许。
但这预言也和以往的一般,它要求百姓的响应。百姓必须愿意留在此地,并相信神能够实践应许。但是如果他们不信从神,他们的未来将如过往一般的黑暗,与神本来要赐下的福气成了一个对比。信靠埃及一如以往是抗拒神的行为( 8 节),因为它代表了不信。如果百姓拣选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会再一次在他们以为安全的地方踏上死亡之路(箴十六 25 ;路九 23-24 )。
第 16 节说明了此事的讽刺:他们若留在原地,可免于巴比伦的杀戮,若前往埃及却会受到杀害。埃及会被证明是一个无用的盟友(参二十二 20 、 22 ),过往对犹大的审判会临到埃及,延续那同样的刑罚( 17-18 节;参七 20 ,十四 12 ,二十四 9 ,二十五 18 )。
耶利米在结束他从耶和华所得的话时,谈及犹大的余民( 19 节),他警告他们,他认为神的救恩至终不会临到这些余民;虽然他们的郑重声明( 5-6 节;新国际译本在四十二章 20 节更好的翻译是「你们在心中图谋错误的事」),其实他们已决意前往埃及。先知便宣告审判会临到他们,虽然耶利米预见他们的抉择,他们的选择仍是真实的,并且也成了审判的真正因由。
耶利米书第四十二章
四十二 1 ~ 22. 人民求问耶利米逃往埃及之事
难民们如今的处境,迫使他们求教于耶利米当何去何从,而先知在数日后,给予他们安慰和保证的信息。
1 ~ 6. 求问
何沙雅的儿子 耶撒尼亚 并非四十 8 的同名者,但似乎和何沙雅的儿子亚撒利雅(四十三 2 )是同一人。七十士译本在此处和四十三 2 均译为同样的名字 Azariah ,但父亲的名字却不一样。此人可能有不只一个名字。犹大余民尚未学到将生命的一切完全交托给神(参腓四 19 )。他们再一次被自身的利益控制,而他们现今所关切的,只是神是否允许他们逃往埃及。所以,他们此刻并非在寻求一般认为的属灵指引(参四十一 17 )。他们一方面承诺要顺服神,但显然他们觉得神应该尊重其计划,故而他们的顺服其实并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或牺牲。基督徒应该有的顺服,完全在基督身上表现出来(参:路二十二 42 ;腓二 8 ,等等)。百姓的要求必定使耶利米深感不安,因为他被当作那些自古即有的占卜者,为求问者向神求回答。耶利米从回答中清楚得知,神并不允许移居的计划。
7 ~ 12. 十天之后,神给予回覆
如果百姓留在原地,神必兴盛他们( 10 节),此处马索拉经文作 ~im
ya{s%o^b ,七十士译本和古叙利亚文译本均作 ~im
s%o^b[ ,前者可能是抄写之误。神的惩罚旨在纠正,并不是蓄意的报复或反覆无常,这就如同父亲对品行不端的儿子,必然表现出责无旁贷的关切一样(参:来十二 5 ~ 6 )。百姓若留在原地,则毋需畏惧巴比伦的问罪,因为神必阻止进一步的惩罚行动。 他必准许你们留下 ( 12 节):如果照马索拉经文的 w#he{s%i^b ,意即“他叫你们回去”,这亦可解为指整个被掳的国家而言。然而,既然这些话是神对一小撮特定之民所说的,那么显然最好是将马索拉经文的母音略加修改成为 w#ho^s%i^b[ ,即“且他必允许你们留下”。拉丁文译本和一些其他译本均译作后者,不过用的是第一人称而非第三人称。
13 ~ 22. 有关前往埃及的警告
耶利米略述了不听从神带领的后果。虽然听众都以为躲得愈远愈安全,但耶利米指出,埃及并不比以前的耶路撒冷更免于被攻击。不顺服神的后果有二:刀剑和饥荒,这是百姓不久前,才在荒芜的耶路撒冷亲身经历的,而这一切都证明百姓尚未学到完全顺从神。耶利米在警告百姓的同时,也以古时近东人民熟知的最令人非议的事项来向他们呼吁。他直指百姓的口是心非,因为他们假意求问神的指引,但其实早就心意已决。他们既和其不顺服的祖先没有两样,故而亦应承担同等的处罚。今日有太多基督徒,同样期望神依照他们的计划而非祂的旨意而行。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第四十二章
42:1-6 这些领袖及百姓向耶利米求问神的旨意,是否容许他们下埃及居住。
42:7-22 耶利米的答复是:如果他们留在犹大地,便得到安居;如果下埃及便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