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站生活小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服务 > 圣经查询 > 何西阿书

旧约 - 何西阿书(Hosea)第8章

你用口吹角吧!敌人如鹰来攻打耶和华的家,因为这民违背我的约,干犯我的律法。
他们必呼叫我说:‘我的 神啊!我们以色列认识你了!’
以色列丢弃良善(或作“福分”),仇敌必追逼他。
他们立君王,却不由我;他们立首领,我却不认。他们用金银为自己制造偶像,以致被剪除。
撒马利亚啊!耶和华已经丢弃你的牛犊;我的怒气向拜牛犊的人发作,他们到几时方能无罪呢?
这牛犊出于以色列,是匠人所造的,并不是神!撒马利亚的牛犊必被打碎。
他们所种的是风,所收的是暴风;所种的不成禾稼,就是发苗,也不结实;即便结实,外邦人必吞吃。
以色列被吞吃,现今在列国中,好像人不喜悦的器皿。
他们投奔亚述,如同独行的野驴。以法莲贿买朋党。
他们虽在列邦中贿买人,现在我却要聚集惩罚他们。他们因君王和首领所加的重担,日渐衰微。
以法莲增添祭坛取罪,因此,祭坛使他犯罪。
我为他写了律法万条,他却以为与他毫无关涉。
至于献给我的祭物,他们自食其肉,耶和华却不悦纳他们。现在必记念他们的罪孽,追讨他们的罪恶;他们必归回埃及。
以色列忘记造他的主,建造宫殿;犹大多造坚固城。我却要降火焚烧他的城邑,烧灭其中的宫殿。”
何西阿书第八章   第 8 章 

  何 8:1-4> 背约弃善跟随“偶像”,为何神的指引却不听从?你呢? 

  8:1-4 “敌人如鹰来攻打耶和华的家”意指亚述攻击以色列,掳掠百姓(参王下 15:28-29 )。以色列人向神求助,却为时已晚,因他们一直顽固地拒绝离弃偶像。我们也常常像以色列人一样求神减轻苦难,却不愿意祂改变我们的品行,到了罪所带来的痛苦后果已经不可避免时才向神忏悔。 

  何 8:5> 以色列人随从国王拜偶像;今世我们又会否也是如此? 

  8:5 撒马利亚是北国的首都,有时也用来代表北国。耶罗波安一世在伯特利和但铸造金牛犊,并鼓励百姓崇拜这偶像(参王上 12:25-33 )。以色列民因此不拜创造主,而拜人造的牲畜偶像。 

  何 8:7> 以色列人种的是风,收的是暴风;我所种所收的又是什么? 

  8:7 农作物有好收成是由于好种撒在好土里,再加上适当的阳光、水分和肥料;一粒种子在好的条件下自然会多结果子。然而,以色列将属灵的种子撒在风里,到头来是一场空,如同来去无踪的风。以色列崇拜偶像、与外邦结盟,并未带来任何保护,反而因寻求自保、背离神而为自己带来灭亡。神的审判──亚述的入侵要如同猛烈的旋风般临到以色列。如果我们靠寻求神以外的任何东西来得到平安,就会使自己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没有神,就没有恒久的平安。 

  何 8:11> 弄巧成拙──本是敬拜的祭坛,却反成了…… 

  8:11 因为祭坛被误用来敬拜巴力,本是消罪的祭坛反增添了人的罪。 

  何 8:12> 律法是为他人而设的,与我何干?是吗?你会这样想吗? 

  8:12 虽然律法是为以色列人定的,以色列人却认为事不关己。我们在听道或读圣经时很容易想到认识的一些人,觉得他们应该听这道,并照圣经的教导去做。以色列人时常把神给他们的律法应用在别人而非自己的身上,这实际上是歪曲神的旨意,逃避自己生命中所须的改变。当我们想到别人应照我们所听到和读到的去做时,应先看看这是否同样适用于自己。要把所学到的功课首先实践于自己的生命中,因为我们在别人身上所看到的缺点往往正是我们自己的缺点。 

  何 8:13> 在跟神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我的动机是否合神的心意? 

  8:13 百姓的献祭已变得仅仅是仪式,所以神拒绝接受。我们也有许多宗教礼仪,比如参加教会聚会、灵修、纪念基督教节日和饭前祷告。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这些礼仪给我们安全感,使神的教诲能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然而,礼仪也可能被误用,如果发现自己遵守宗教礼仪是出于以下原因就该警惕:( 1 )为取得团体的认同;( 2 )为避免与他人不同;( 3 )取代人的思想;( 4 )替代人际关系;( 5 )掩饰恶行;( 6 )赚取神的恩宠。我们不应摒弃礼仪,但必须要谨慎思考行这些仪典的原因。我们应以敬畏神的态度来行这些礼仪。 

  何 8:13> 以色列人必返回埃及!什么?有这样的一件事? 

  8:13 以色列人曾在埃及为奴(参出 1:11 )。这节经文并不是说他们必回归埃及,而是要分散到亚述帝国各地重新沦落为奴。 

  何 8:14> 常常,我们都说将神放在第一位,只是若用今天我们所珍重的东西来比较,看,神的地位…… 

  8:14 以色列也像今日许多国家一样,将信心放在军事力量、强大的国防和稳定的经济上,却忽视人们内在的道德观。人的败坏使这些外在的力量来源失去了作用。今日许多国家都有这种倾向,要从日常生活中除去神。但如果一个国家忘记了神是创造者,他们面临的考验会证明这些力量对他们是毫无帮助的。──《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