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六篇
第 6 篇
诗 6 篇 > 忏悔诗是──?原来大卫对神的态度是……
6 篇 这是七篇“忏悔诗”中的一篇,作者谦卑地认识到他处在困境中(通常是罪带来的结果),表达他的痛苦以及重新的委身,以和神保持亲密的关系。我们不知道导致大卫痛苦的原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向神寻求解决的方法。
诗 6:1-3> 我期望神会怜悯我,可是要我怜悯人家,却总是……
6:1-3 大卫接受神的惩罚,但求祂不要在怒中责罚他,耶利米也曾祈求神温和地纠正他,而不要在怒中责罚(参耶 10:24 )。大卫知道,假若神单按着公义而没有怜悯地对待他,他将会在神的怒气中灭亡。我们常常希望神对我们怜悯,而以公义待其他人。仁慈的神常常赦免我们,而不是降下我们应得的惩罚。
诗 6:6> 表露心中痛苦,心灵尽得安慰如大卫一样,多希望可以拥有,只是我……
6:6 大卫赤露地向神敞开自己痛苦的心,泪流成河。我们也可以坦白向神,不管是充满了愤怒还是失望,因惟有神了解我们,并且为我们作最好的安排。愤怒和失望或会在外表现出急躁不安,或会转化成内心的抑郁。因着我们信靠全能的神,我们不要为环境所左右,或是被罪疚所压倒,只要坦然地来到神面前。祂将会帮助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祂奇妙的同在上。
诗 6:8-10> 大卫竟能由恐惧转为信靠,他所以能如此,全因……
6:8-10 大卫的情绪由恐惧转为信靠。面对敌人的谎言攻击和毁谤,保护自己的最佳准备就是仰望神,并被神的知识充满。我们每日研读祂的话语、祈祷、敬拜和信靠祂的同在,可以保守我们刚强壮胆。──《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六篇
痛苦中的祷告(六 1 ~ 10 )
罪使人与神隔绝,惟有神“转回”,人才有得救的希望,重获那与神美好团契的生命。这诗是一首悔罪诗,是诗人在经历罪所带来的极度痛苦中,向神寻求怜悯所发出的呼声。
.求赦免( 1 ~ 5 )──神所发的怒永远是公义和合理的,但却令人生畏。祂发怒为的是要管教人,使他们悔改,这是神“责备”和“惩罚”的主要目的。诗人落在永生神的刑罚里,困苦、疲惫、恐慌已到了不能忍受的极度,他要呼求神怜悯的恩典。当人落在罪恶中与神隔绝时,就像死在阴间一样,不能再如以往般与神有甜蜜的交通。
.处伤痛( 6 ~ 7 )──罪带来的是极度的伤痛,以致每晚流泪不得安眠(“漂起”、“湿透”都是诗歌文体中常见的夸张法),眼睛衰老、没有生机,都是由于罪的缘故,罪实在太可怕了。我有受罪的缠磨,终日愁苦吗?
.蒙应允( 8 ~ 10 )──诗人由被拒绝到再被接纳,是由于他专一的呼求神,并以信心接纳祂的应允,他流泪的祷告得回应,再不受罪的控诉,死亡的缠扰。今日信徒在基督里享有绝对的祷告权柄,若神永远是可信可靠的,我的信靠有多少呢?我是否常因缺乏信心,以致未曾经历神应允的回应呢?是否我的祷告,未足使神应允,或是我的祷告根本不合神的心意呢?
祈祷 罪恶实在太可怕了,世上有什么比与神隔绝来得更可怕呢?神啊,愿保守我远离罪恶,永远不离开的教训,免致遭到与隔绝的痛苦。又求增添我的信心,单单仰望,并将一切放在的手中。 ──《新旧约辅读》
诗 篇 诗篇 第六篇 注释
6:1-10 这是求神医病的祈祷诗
1-3 祈求的内容
诗人求神医治疾病。
2 「可怜」:应作「恩待」。
「软弱」:乃指精力耗尽。
「发战」:与3节「惊惶」是同一个希伯来字,描写发抖和震
颤的情景。
4-5 祈求的基础
诗人知道神必垂听祷告,因神本是慈爱;而且他若病逝,则不可以再
赞美神。
5 「阴间」:指死人所到的地方。
6-7 诗人的苦况
他因疾病缠身而痛哭达旦,又有敌人因他生病而嘲笑难为他。
8-10 结语
诗人信赖神,深信神必答允祈祷、医治他,故此他的敌人再没有理由
嘲弄他,他既痊愈,他们要含羞逃亡,离他而去。
思想问题(第 6篇)
1 大卫感受到疾病与罪恶有关( 1),这看法在约伯身上是否适用
(伯 1章)?
圣经别处有何教训?参太 9:2; 约9:1-3;
林前11:27-30。
2 大卫为何确信神会答允他祷告?
诗篇第六篇
主阿,要到几时呢?(六 1-10 )
标题指出‘调用第八’。我们以八个音度为一个音阶,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古代的人是否如此作。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它真正的意思。还有,无论谁写这篇诗,他必定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当所有的人已回复平静,而不是像第八节所讲的,在经历痛苦时所写。假如作者是大 ,他现在是否在荒芜、丛林满布的约但山谷,而押沙龙正在追赶他呢(撒下十七 21-22 )?大 的敌人是有血有肉的军兵,但按现在的形式,诗人的敌人看来是在他心内,一如外在的敌人一样。除此以外,他相信灵性的苦恼是上帝的作为,所以他恳求上帝停止这一切。因为灵性的苦恼可由身体的疾 病而来,他也求问必须忍受折磨 他的痛苦要到几时呢?他的疾病看来是痛苦、忧愁、消极、厌烦的结合,还有完全的软弱。简单来说,他是一个病重的人。所以他呼喊(或她呼喊)主阿,回转吧,或者更正确的说法,‘回转,回来,好像你期望我所作的一样。我向你立约的爱,你的 hesed 恳求。’
在第三节,他提及我的魂(译者注:和合本用‘心’)被扰乱,然后在下一节,他请求说:‘拯救我的生命。’(译者注:和合本没有将‘生命’这个词译出来。)然而,在希伯来文,灵魂与生命是同一个字,就是 nephesh 。我们在绪论:诗篇的神学中已看到,没有诗人会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般,假设灵魂是可与身体分开的。当耶稣医治那个被朋友从屋顶放下来的病人时,祂没有将医治身体与赦免罪人画分开来。
这也是为什么旧约的人很难相信死后的生命。他的逻辑告诉他,当一个人,整个 nephesh 死了,整个人也死了(第 5 节)。这是非常奇怪的事,在近东只有以色列一个民族没有灵魂不灭的概念。摩西曾带领他们的祖先离开埃及,而埃及人民的宗教生活,目的是在准备人死后灵魂的旅程。我们仍可看到的宏伟金字塔,在摩西时代已有了,它们证明这种信念。今日所有的印度人,好像古代希腊哲学家一样,都相信灵魂不灭。只有以色列,因 上帝的恩典,并没有此观念,不然的话我们便永不会晓得基督的复活。因为一件事,灵魂不灭的教义倾向于强调后来的生命(好像‘天堂’),而忽略了伟大的先知所强调在今生的社会公义。事实上,摩西的律法刚巧采取相反的方向,它教导以色列人,今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上帝创造它,使它成为美好。或者,如保罗在后来所作出相似的强调:‘现今正是拯救的日子’,并不是在后来。当我们阅读诗篇时,我们可以真实地看见,在上帝恩典的力量下,对于人类 nephesh 整全性及一体性,与死后生命的关系,有关这方面的思考,在以色列人来说,是一件正在进行 的事情。
上两代的学术研究,引导今日我们相信委派在圣殿及其崇拜工作的人,除了祭司与利未人之外,还有其他的人,归在‘雇工’的类别中。例如拿单,我们称他为皇室牧者,他的工作是 向 君王解释以色列的君王──主──的心意和教导,由此看来亦有先知附属在圣殿中,为帮助百姓明白上帝的心意。学者称他们为‘祭祀的先知’,我们可以更佳地以‘牧者’来描述他们,因为,好像伟大的以赛亚一样,他们看来常有讲道,用以配合、阐明和解释大节期的献祭与庆祝。事实上,很多旧约的先知依这个意思来看都是‘牧者’。但是在崇拜之间,看来个别的以色列人,都可以去谘询圣殿牧者有关他自己的灵性问题,好像今日信徒也可以作的一样。
请留意本诗的整个语气在第八节转变了。是否诗人曾私自见过他的牧者?而这位圣殿的先知有否使这位可怜的男人或女人,从深渊回转过来,得到信心与勇气的更新呢?看来牧者与这个人现在已在一起祷告了(第 9 节),因为他或她跳跃起来,完全肯定现在上帝已听他的祷告;完全肯定主──不是他自己──会胜过他的一切敌人,无论他们是血肉之躯,或是他所经历的心思、灵性与身体可怕的压迫,而上帝会为他处理,可能是马上、一会儿后、或忽然间!因此,当这个人在其他参予崇拜的人面前唱诗歌时,作为一个共同的身体,他们会学习去分享永生上帝丰盛的恩典。‘忽然’这个词是双关语,它也是死亡的地狱的一个名称。因此诗人说,上帝的能力掩盖了生命与死亡,亦盖过这个世界并死后的世界。
当马丁路德被囚于威伯堡( Wartburg Castle )时,他知道这是沮丧的时刻。该怎么办么呢?有一次,他用墨水瓶掷向魔鬼,突然间他便得胜了。另外有一次,他大声呼喊说:‘我已接受洗礼了。’( Baptizatus Sum )──那时,一切沮丧和恐惧的恶魔都无能为力了。诗人高伯( Cowper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好像约翰 斯理一样,他知道诗歌的能力,所以他写道:‘当基督徒歌唱时,有时会因一点的亮光而感到惊讶。’但是无论任何事情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其内心的突然改变,并不是人的作为,乃是上帝的作为。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六篇双重的患难
受到疾病的折磨,情况已经够坏了,但大卫竟然还要承受那从他的敌对者而来的压力。也许他们正幸灾乐祸地说,大卫已经没有希望了。
六 1 大卫认为他患病,是因为他犯了一些罪而被神责打。我们通常也会这样想; 这往往是在我们心中掠过的第一个思想。这样的断症有时候是正确的:有些疾病确实由於信徒生命中一些未承认的罪(林前一一 30 ),但却并非必然。神往往容许疾病作为一个跳板,借此彰显祂的能力和荣耀(约九 3 ;一一 4 ),或作为结出属灵果子的途径(罗五 3 ),或为了防止犯罪(林後一二 7 ),或作为工作过劳(腓二 30 )及年纪老大(传一二 3 ~ 6 )的自然结果。
受到疾病袭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保自己生命里并没有未承认的罪。继而我们应祈求耶和华在疾病中完成祂的目的,并医治我们。其後,就是寻求医生和药物的治疗,但必须留意,我们所信靠的是耶和华,而不是祂所使用的方法(代下一六 12 )。所有的医治都是从耶和华而来的,无论是神迹医治还是普通的医治。要是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祂不选择去医治的话,祂必为受苦或受死赐下恩典。一般来说,若不是来到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不会得到面对受死的恩典。
六 2,3 诗人清楚地说出他期望得医治的请求。他一天一天地消瘦。他的骨头使他疼痛不堪。就是整个内心生活里——他的情绪、智力和意志——都受到影响。但耶和华似乎迟迟未有反应。祂要到几时才施恩医治这受苦的人呢?
六 4 大卫恳求耶和华从一种似是漠不关心的态度转回,把他从疾病和死亡中拯救过来。他只恳求耶和华因祂不变的慈爱,把他从痛苦中拯救过来。
六 5 跟着是祈求医治的一个罕见的论据,就是大卫若是死了,那对神并没有好处。只要他还存活,他就能记念耶和华,并赞美祂。他若是死了,神就会被忘记。因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不能够称谢祂。
就身体来说,这论据也是正确的,因为一个屍体已经没有记忆,也没有赞美的能力。然而,就灵魂来说,这论据反映了旧约圣徒对於死後之生命的有限知识。我们有赖基督带来的更全面的启示,现在知道一个信徒死後,会离开地上的身体,与基督同在, 那是好得无比的(腓一 23 )。他是远离肉身而与主同住(林後五 8 )。因此,信徒并不是进入灵魂昏睡的居间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在主面前,敬拜和赞美祂。
我们必须对大卫加以赞赏。他奇妙地使用所得到的亮光,编织入他的祷告中。要是我们也能够在祷告中好好使用现今更超越的知识,我们的祷告将会是赞美和祈求何等美好的典范!
六 6,7 我们从诗人所描述的景况,了解到他正处於何等深的痛苦中。他因唉哼而极度困乏。他每夜流泪,以致枕头湿透,床榻也被泪水沾湿。他因极深的忧愁,眼睛也凹下去,而他又因一切的敌人的压迫,视觉也变得模糊。烦恼似乎充溢着他的生命,以致他不能再忍受。
六 8 ~ 10 但祷告把事情改变了。借着圣灵秘密而神秘的交通,大卫得到确据,知道耶和华已经听了他哀哭的声音,他的祷告已经蒙允。他因这确据而得着力量,吩咐他的仇敌散去。他不再受他们的威胁,因为他知道耶和华起来惩罚他们的时候,他们将忽然羞愧地败退。
主啊,在你面前只要花上短短的一小时, 我们心里已经有何等的改变!
何等的重担,你从我们身上挪去!
何等干涸的土地,受到骤雨的滋润!
我们跪下,周围所有的人竟都象降低了; 我们起来,远近所有的人, 就都勇敢而清晰地,站向光明的一面;
我们跪下,多麽的软弱;我们起来,多麽充满能力!
因此,我们为何犯这过错以致我们不能常常刚强, 以致我们有时被忧虑所胜, 以致我们软弱或失去勇气?
诗 篇 6:1
1~10 求 你 不 要 在 怒 中 责 备 我:本 篇 为 六 首 悔 罪 诗 ( 即 悔 恨 自 己 的 罪 恶 的 诗 篇 ) 中 的 一 首 ( 其 余 的 是 诗 32 ; 38 ; 51 ; 130 ; 143 篇 ) 。 圣 灵 感 动 大 卫 写 下 这 篇 祷 词, 以 劝 勉 那 些 长 期 因 神
的 管 教 而 受 苦、 需 要 被 饶 恕 和 医 治 的 人。
6:2
求 你 医 治 我: 诗 人
身 体 受 苦, 被 神 管 教, 虽 然 知 道 是 他 当 受 的, 却 渐 渐 感 到 失 去 了 神 的 同 在 (4 节 ) 和 心 灵 的 平 安 (3 节 ) 。 他 受 苦 已 久, 极 其 忧 伤; 他 的 祷 告 与 其 说 是 求 神 挪 走 他 的 责
备, 不 如 说 是 求 神 在 管 教 的 同 时 施 以 慈 悲, 并 且 不 至 太 严 厉 以 至 于 他 死 亡 ( 比 较 耶 10:23~24) 。
6:4
搭 救 我: 尽 管 悔 罪
者 关 心 他 身 体 的 医 治 (2 节 ) , 但 他
最 关 心 自 己 灵 魂 得 医 治, 神 恢 复 他 的 同 在 和 对 他 的 喜 爱。 他 渴 望 神 靠 近 他, 呼 求 神 的 怜 悯 和 慈 爱 (2,4 节 ) 。 既 然 怜 悯 和 慈 爱 是 神 性 情 的 一 部 份, 信 徒 就 可
以 呼 求 神 按 他 的 属 性 行 事。
6:6
我 因 唉 哼 而 困 乏:
诗 人 心 灵 的 愁 烦 持 续 已 久。 “ 要 到 几 时 ” (3 节 ) 的 哀 声 以 及 6~7 节, 都
证 实 神 并 没 有 立 即 恢 复 诗 人 心 灵 的 平 安, 与 他 同 在 并 向 他 施 恩。 8~9 节 告 诉 我 们, 神 会 按 他 自 己 的 时 间 垂 听 我 们 的 哀 哭 恳 求 和 悦 纳 我 们 的 祷 告。 我 们 不 必 绝
望, 要 凭 信 心 等 候 神 ( 比 较 13:1 ; 74:9) ;
诗篇
注释
第六篇 极大的艰难、无比的应许
诗中所述的诸般敌患( 7 、 8 、 10 节),暗示情况正如第三篇一样危急。诗人疲于逆旅,处处恐惧敌人侵袭,还带着家眷随行(撒下十五 16 、 18 、 22 ),责任重大,难怪大卫也觉疲乏困倦不已(撒下十六 14 ,十七 29 ),而第 2 节更点出他可能正是抱病在身。身体、情绪和心灵都陷入低潮,大卫在此记下他内心深处的呼声。各方的凶险如浪淹至,诗人难以一一防御( 6 、 7 节),但从深处着想,诗人经历了神的「烈怒」,因此自觉「软弱」( 2 节)和震惊( 2 节的「发战」即震惊)。大卫在消沉中可能想,若没有跟拔示巴犯奸淫(撒下十一,十二),到他的长子污辱押沙龙的妹妹之时(撒下十三),自己也不至无力施以援手。而他若没有错误地处理押沙龙的问题,纵容了他轻狂的本性(撒下十四,十五),背叛的悲剧也许不会发生。难怪大卫感到神已在怒中离开了他( 4 节)!
不过千般的悲痛虽然叫人断肠,但是解脱的出路却是再简单不过──求神「可怜」必能得着安慰( 2 节),并知道「耶和华听了我的恳求」( 9 节)。最大的艰难尚且因祷告而释然,别的难题岂非也可以同样的原则来得疏导( 10 节)?
借着祷告祈求,大卫的恐惧( 1-3 节)反成了仇敌的「羞愧」( 10 节,羞愧直译是恐惧;参 2 、 3 节),神垂听祷告( 4 、 5 节),仇敌就纷纷离去( 8 、 9 节)。大卫经历软弱( 6 、 7 节),才体会自己的能力。
附注
第 5 节常被人引用,说旧约对死后没有甚么盼望(参四十九,七十三篇),但大卫在此只不过提到人若偏离神,死后就毫无指望,因为必落在神的震怒中。关于这方面的真理,新约所启示的自然比旧约来得丰富(太十 28 )。
诗篇第六篇
第六篇 祷告与眼泪
这是七篇所谓“忏悔诗”中的第一篇,其余为: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二,一三○,一四三。本篇诗的前半,是一位心情烦乱,不安之人的祈祷。后半,从第 6 节以下,没有祈求,只是开头时有眼泪,但最终则是凭信心向仇敌大胆的夸口。祷告与眼泪都没有白费。
无论最初写作的环境为何(第三篇的标题可能为当时状况),本篇诗可以鼓励那些几乎已经无心祷告的人,并带绐他们得胜的远景。
“耶和华啊,求转回”(六 1 ~ 5 )
求 不要在怒中……,也不要在烈怒中 ,是第 1 节的强调语。此处并没有抗议责备与管教的呼声,智慧人最在意这个题目(如,箴三 11 ,该处的名词与这里的两个动词相呼应);参,耶利米书十 23 以下。不过大卫的确良心不安,他必须恳求神怜悯,以减轻他所当受的管教;他所抓住的或许纯粹是神的怜悯本性,或许是祂立约的爱,因为这是第 2a 节和第 4b 节所用之字的含义,不管他认为神的不悦是他生病的原因(参,三十二 3 )或结果,他已经战兢到无以复加( 发战……惊惶 ,原文为同一个字,用于,如:创四十五 3 ;士二十 41 ),甚至怕自己不能活下去。 我的骨头 和 我心 ,可能并非要将物质与非物质作一对比,而是两种表达法,以描述全人。见三十五 9 以下, 骨头 与 心 正面的平行用法。希伯来文的骨头,可以具“本身”〔 '(it)self' 〕的含义,如出埃及记二十四 10 ;以西结书二十四 2 (“正是”, 'very' )。
那痛切的问题:“ 要到几时呢? ”,在诗篇中常常可以听见(如:十三 1 ,七十四 9 以下),而我们也学到,“神的耽延都是在等候成熟”,或许是时机的成熟,如三十七篇,或许是人的成熟,如一一九 67 。
5. 记念 与 赞美 为平行语,不单是头脑的回忆,而是在敬拜中数算神伟大的作为;参七十一以下;以赛亚书六十三 7 。
阴间 可以有几种描述的方式:主要是像一巨大的地穴坟场(参,结三十二 18 ~ 32 )或坚固城门(诗九 13 ,一○七 18 ;太十六 18 );但也可像一片幽暗的废墟(伯十 22 )或野兽的吞食(如:赛五 14 ;拿二 2 ;哈二 5 )。这不是指一固定的说法,而是诗意的、召唤性的说法;与它相称的,是各种强调死亡悲剧的描述语,诸如,使人不再能敬拜(如这里;参,三十 9 ,八十八 10 以下,一一五 17 ;赛三十八 18 以下),粉碎他的计划(一四六 4 ),使他与神和人隔离(八十八 5 ;传二 16 ),令他完结(三十九 13 )。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喊:生命太过短促,而死亡是无法和解、一去不返的(三十九 12 以下,四十九 7 以下;参约九 4 ;来九 27 );这并不是否定神在坟墓那边的主权,因为在祂面前,阴间也是敞开的(箴十五 11 ),而且祂也“在那里”(诗一三九 8 )。若祂不“记念”死者(八十八 5 ),并不是祂会像人一般忘记他们,而是祂停止了插手拯救之工(八十八 12 ;因为对神而言,记念就是采取行动;如:创八 1 ,三十 22 )。
大致而言,旧约强调死亡令人人平等(参,伯三 13 ~ 19 ),不过有时候也描述其坑有极深之处, 暴 君特别会被看管在那里,如以赛亚书十四 15 ;以西结书三十二 18 以下。偶尔诗篇也透露出从阴间得救的一丝光芒,就如暗示复活的话语,或像以诺、以利亚的身体改变(参,十六 10 ,十七 15 ,四十九 15 ,七十三 24 ,见该处的注释),而且旧约至少有两处清楚提及前一种盼望(赛二十六 19 ;但十二 1 ~ 3 )。
“我的眼泪”(六 6 、 7 )
沮丧、无力,到了这种地步,已经不可能自救,劝告也无作用,甚至祷告也沉寂了。在正常状况下, 敌人 ( 7 节)通常会使大卫奋起,但现在只令他灰心丧志。如果还有什么可以救他,必定不会是他自己的力量。这种极端低沈的状况,正是神即将改变的光景。
“耶和华听了”(六 8 ~ 10 )
我们的主在马太福音七 23 引用 离开我罢…… ,从其上下文看来,祂的言下之意,是判定大卫当时是以王的身分说话。这里不单是指一位受苦的人突然以言语攻击折磨他的人,而是一位王伸张他的权柄,将制造麻烦的人赶离他的四周 109 ,正如他作王时立誓要行的;参一○一篇。他是凭信心说话;胜利还未来临( 10 节),但他已经知道神垂听了他的祷告。
这种突然升起的信心,几乎在每一篇祈求的诗篇中都会出现,生动地证明,神会令他们感受到祂的应允;我们几乎可以看见,诗人的脸因认出这点,而绽放出亮光。在后代宗教礼拜中使用诗篇时,神的保证可能是由某种仪式或神谕表达出来(有人如此建议),穿插在恳求与赞美之间;但这只是一种猜测,对于诗篇的写作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不论这类诗篇的标题注明是为礼拜用(如:诗四~六篇),或是从患难中所发的呼求(如:诗三、七篇等),都同样具这个特色。亦见诗篇十二 5 、 6 的注释 。
109 S. Mowinckel 在早年所出 Psalmenstudien 中辩论道,在整个诗篇中, 作恶的人 均指巫师,他们向受苦者施咒,因为恶( ~a{wen )一字,与一意为能力的字相近。但是后来他下结论说,这个字可有更广泛的意思;见 Mowinckel, II, p.250.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第六篇
6篇
这是《诗篇》中七篇“悔罪诗”中的第一篇,其他有32、38、51、102、130和143篇。诗中虽无明显悔罪之词,但整个精神在说明忧愁、痛苦的根本原因为罪,故须向神悔罪。这也是“病中祷告之诗”,用疾病象征痛苦不幸。
题注中的“调用第八”也见12篇,可能指用八弦的乐器。
本篇前七节求神怜悯,诗人虽获罪罹疾,但求神勿重责,免他死亡(4-5节)。疾病痛苦难忍,(1-3节)彻夜唉哼,流泪痛哭影响到视力,眼泪多到连床都可漂起。添上敌人恶言攻击,他何等软弱乏力(6-7节)。
8节是一个转捩点。神听了他的祷告,哀哭化为凯歌。神不但未离弃他,而且赦免了他的罪,忧伤痛苦尽除,敌人再无攻击他的藉口(10节)。
6:5 本节是诗人渴望继续与他人一同在会中赞美神。死人不洁不能参加敬拜。诗人苦痛已极,感到已接近阴间。但生命可贵,盼望重获生机,可以称谢荣耀神。
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阴间”为死人居住之处(49:14),是人不分贫富、种族都要去的地方。人一去永不返(伯7:9),那里黑暗(143:3)、死寂(94:17)、绝望(88:4),与生人隔绝,与神没有交通(88:5)。在享有世间快乐的富人看来,阴间是可怕的去处;但在受苦的穷人眼中,死亡反而是解脱,是义人脱离祸患得享平安之所(赛57:1-2)。
古代希伯来人尚无复活的经验,但知生命为神所赐,神握有生与死的权柄。人都有一死,义人可安息在神怀中。因此义人的盼望不因死而终结(看16:9-11;17:15等)。本节描写死为生命的终结,故恳求神拯救转回。